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他与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合译《几何原本》,将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奠定了我国近代数学的基础。其著作《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该书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1629年明政府以徐光启为监督编纂《崇祯历书》,书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然而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意见,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

——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的主要科学成就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统治者自称“天子”,他从天那里接受统治人民的“天命”。告诉人们季节的天文历法成为天命的象征,因此制定历法和颁布历法成为帝王政治的首要任务,所谓“现象授时”。同时这也是帝王的特权,对此帝王统治者们都要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改变历法就意味着改变天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味。改历就不仅是专业的天文学问题,而且是重大的宗教政治问题。除了历法以外,占星术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对应宇宙论中重要一环。在天人对应的体系中,各种天文现象具有警示人事的作用。汉代的董仲舒把这一理论发挥到极致,提出“天人相与之际”的灾异谴告学说,使占星术也成为国家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摘编自孙小淳《天文学在古代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牛顿生活在欧洲社会大变革的时代。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启蒙,带来了欧洲精神文化的空前繁荣,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并蓬勃成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蓬勃展开。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启迪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无穷智慧,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国家政治之间关系,分析“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在物理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天文学对东西方科技发展的不同影响。
2019-05-3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二 牛顿用刚性的、机械的“力”取代天体运行中的神秘因素,以数学公式表述其规律,得到实验的有力证实,取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无论是地上的万物,还是宇宙的天体,都固有其自然秩序和规律,根本不存在神秘因素的干预和超自然的意志。

——郑晓松《科学经济与社会》

材料三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在法国哲学家卢梭看来,契约就是人民之中的一个协议。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牛顿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这些哲人”的思想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之间关系的认识。
2018-12-19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吴江市平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4 . 材料一:《农政全书》共60卷,70余万字,分成12目:农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田制(井田考和《王祯农书》中各种田制图);农事(营治、开垦、授时、占候,以屯垦为中心);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泰西水法》);农器;树艺(名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木棉、苎麻);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食品、房屋);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

                                                                              ——麦群忠《中国古代科技要籍简介》

材料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书共五部分:首先是“定义”,这一部分给出了物质的量、时间、空间、向心力等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包括著名的运动三定律。接下来的内容分为三卷。前两卷的标题一样,都是“论物体的运动”。第一卷研究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许多命题涉及已知力解定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轨道、速度、运动时间等),以及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所受的力。第二卷研究在阻力给定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流体力学以及波动理论。压卷之作的第三卷标题是“论宇宙的系统”。

材料三: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3)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电灯,根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所说的“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2018-10-01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这就是伽利略的发现的重大意义。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
材料二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它们掀起了物理学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所说伽利略的发现是什么,分析这一发现的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为什么说这两大支柱的形成使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6 . 17世纪,近代数学的兴起、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等,是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巨大的突破。这一时期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B.科学家艰苦的实验钻研
C.人文主义的推动
D.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科技发展出现的变化,指出16-19世纪中西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科技变化的原因。
2019-12-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面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表:


材料2:近代史上,德意志民族也不乏杰出的科学家,像开普勒、莱布尼茨……但这些杰出人物未能改变德国因社会历史原因所带来的总体上的科学落后局面……19世纪下半叶,在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两方面,德国突飞猛进,相继超过了法国和英国……据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的50年间,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105项、法国占65项、美国占33项,而德国占202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

材料3:1865年~1913年美国专利注册情况统计表:

年度专利和设计专利注册数其中对外国居民颁布数
1865~1869年10895283
1875~1879年13689634
1885~1889年216661609
1905~1909年332203556
1913年339174212


(1)根据材料1,指出3世纪以后中西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西方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2、3,分别指出19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德两国科技发展有哪些特点?
2020-01-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如图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
(2)举两例说明材料二中“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的说法。
(3)据材料二、三,说明近代科学引起了什么思潮的产生?恩格斯认为在这种思潮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
10 . 16—19世纪,自然科学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物理学成就斐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传统与工匠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例如,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体现了学者传统的工匠传统的结合。伽利略很重视实验,同时,伽利略也很重视数学……这就是他在实验的基础上,能够做出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如落体定律。摆振动、合理定律等。

——摘编自金文玲、毛建儒《对近代科学在西方兴起原因的分析》

材料二   《牛顿哲学原理》一书则是把牛顿思想通俗化的一种尝试。伏尔泰声称该书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荣幸属于的那个无知平民阶层设计的。他通过故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原则。例如那个家喻户晓的说明牛顿万有引力理论产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故事,便是伏尔泰的手笔。

——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

材料三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法是源于事物本性的必然关系。就此而言,一切存在物都各有其法。物质世界有其法……人类有其法。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伽利略研究物理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物理学革命发生于欧洲的思想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宣传“牛顿思想”的方式与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牛顿思想”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