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日心说。针对这一学说,马丁·路德说道:“有传闻说新的天文学家想证明地球在运动,……这个傻瓜想推翻整个天文学。”并且“愚蠢到公然与圣经相违背”。最终,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这说明(     
A.科学进步仍需摆脱神学束缚B.宗教改革阻碍科学革命进程
C.基督教的宗教教义需要修正D.对科学真理的探究永无止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有一类概念主要是对具体历史史实的总结、概括和说明,用来指代特定的历史事物,如近代科学革命、欧洲启蒙运动、冷战等。还有一类概念,通过对某一历史事物特质的提炼,形成具有一定抽象意义、使用范围更为广泛的概念,如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等,它们既与特定的历史事物相联系,又被赋予了不同于第一类概念的新含义。

从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三个概念中选择一个,写出这一概念的定义,并说明其与历史事物的联系及其具有的新含义。(要求:1概念定义完整明确;2所联系的历史事物具体准确;3含义表述清晰,体现新意)
2024-01-02更新 | 111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在长期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又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中国文明的发明创造,逐步改进了生产工具,在冶金、采矿、军器等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机械设备。16世纪以来欧洲自然科学、技术理论的新发展已为火器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资本主义文明对外扩张的需求频频给军器的创新和大批订货以新的更大的刺激,这就形成了欧洲军事装备发明和制造的螺旋式上升。

——摘编自[英]布伦丹 · 西姆斯《欧洲:1453年以来的争霸之途》

材料二   清代零星的先进火器仅供皇室和八旗兵使用,地方一律不许制造和使用较为先进的火器。雍正帝为整顿八旗兵颓废的精神,强调要大力恢复满族祖先的游猎传统,遂以“满洲夙   重骑射”为由,下令“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使火器研制更趋衰萎。对于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火器的巨大改进,乾隆、嘉庆、道光几乎一无所知,自以为中央王朝所掌握的火器足以对付任何不测情况。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欧洲军事技术领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发展受到限制的原因。
2023-07-23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9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将物体的运动规律以数学表述式进行了总结归纳,把地球上的物体和庞大的天体统一到了一个力学体系中,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一。据此可知,牛顿(     
A.深入了解了宏观和微观世界本质B.运用理性认识客观世界
C.是西方传统科技的总结和整理者D.推动启蒙运动向纵深发展
2023-06-23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十一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早期的西方世界(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是“14—17世纪欧洲大事时间轴”,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14—17世纪欧洲大事时间轴(节选)

A.文艺复兴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B.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初的意大利
C.哥白尼的“日心说”讽刺教会的腐朽
D.近代科学兴起之前思想已初步解放
2023-05-29更新 | 811次组卷 | 17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09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万有引力定律使天地间的一切运动都变得可以领悟和预见,于是17—18世纪西欧出现一股狂潮:贵族和各界富人购置望远镜、捕捉蝴蝶、或者兴建家庭实验室,历史学家们搜集证据以弄清支配民族兴衰的法则,研究政治的学者则对各种政体进行比较鉴别,以找到一种理想的、普遍适用的政治制度。17—18世纪这些现象反映出(     
A.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随之兴起B.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C.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普遍建立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23-05-14更新 | 456次组卷 | 5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09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哲学在近现代突出了理性的特殊重要性,极大地提升了理性的地位,把它视为是人的本质,而且还是人类描述和构建世界的本质所在。因此,理性从此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费希特曾指出:人类尘世生活的目的即是用依照理性的自由,去把所有人类关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进入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不断显露出来,人们开始对理性的绝对地位和权威发生了怀疑,由此形成了欧洲大陆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进入20世纪以后,海德格尔对理性主义继续发问,他曾批判以黑格尔为首的唯理性主义把存在这一概念讲得过于抽象、贫乏。

——摘编自李俊春《启蒙与反启蒙:人类理性的自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合理,阐述需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13更新 | 105次组卷 | 5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10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发展变化-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寿是清末著名科学家。同治元年(1862年)3月,他和华蘅芳进入了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眼看当时外国轮船在中国的内河横冲直撞,十分愤慨,他们通力合作,决心为中国制造蒸汽机。但是,一无图纸,二无资料,仅仅从《博物新编》这本书上看到一张蒸汽机的略图,又到停泊在安庆长江边的一艘外国小轮船.上观察,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在18627月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此后,他们又着手试制蒸汽船,希望能在江海上与入侵者抗衡。18664月,在徐寿、华蘅芳主持下,制造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中国军队的第一艘蒸汽船以及中国近代的造船工业从这里启航。

——《上海化学工业志》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成为时代最强音。为了回国,钱学森隐忍负重5年,历尽波折,最终于1955年踏上回国的旅途。……陈能宽在并不熟悉的爆轰物理领域,参加我国核武器研究,隐姓埋名长达1/4个世纪。

“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在内有困难、外有压力下,独立自主从零起步的。科学家们凭借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用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颗火热的心、一个不知疲倦的大脑日复一日进行计算,科学奇迹终于诞生。1964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是一一次漂亮的反击。在此期间,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19704月,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上了天,打破了西方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为国人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两弹一星”铸就中华民族精神脊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研制“黄鹄号”的背景及其成功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弹一星“内有困难、外有压力”的研制背景及其成功的影响。
(3)介绍一位你所崇拜的科学家并说明理由。
(4)综上,试概括“科学家精神”。
2023-05-13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5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抗争和探索-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9 . “艺术赞助人制度”与欧洲近代绘画

材料一15世纪以来,罗马教廷和意大利的一些大商人,都有对文化事业的爱好,他们乐于充当文化赞助人。艺术家把作品卖给赞助人,买家也会委托艺术家制作特定作品。有学者称其为“艺术赞助人制度”。《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富商约稿所绘,米开朗琪罗应教皇要求创作了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西斯廷圣母》则是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祭坛画。此后三个世纪,欧洲画家们也多依宫廷贵族的委托进行创作。画家被委托人和贵族阶层供养,几乎等同于显贵家族的仆人。这段时间盛行祭坛画、肖像画,风景画普遍遭到鄙夷。

材料二19世纪之后,新一代艺术家们不再依附教皇和贵族,画家们的创作目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法国画家库尔贝宣称:“(我)一时一刻也不违背我的良心,一分一寸也不画仅仅为了取悦于人、易于出售的东西。”雷诺阿的名言是:“如果画一个东西不能给我乐子,我画来干吗呢?”他们相信自己可以画一切事物。随着照相术的发明,传统的“画得像”失去了意义,“风格”变得至关重要。1872年,莫奈创作的《日出·印象》标志着一个新画派——印象派问世。他们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1)阅读材料一,结合历史背景,分析15世纪以来欧洲画坛“赞助人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欧洲画坛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简述变化的原因。
2023-05-12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9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667年,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揭开了人们对光的性质(光是粒子还是波)大讨论的序幕。这场讨论使“物体不存在固有色”等观点深入人心,并启发了艺术家在绘画中对光的表现。由此可见,近代科学的发展(     
A.推动了视觉审美观念创新B.传播了人文主义创作思想
C.改变了西方社会主流信仰D.提高了绘画作品的真实性
2023-05-10更新 | 393次组卷 | 8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09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