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世纪,“设计”“秩序”“自然法则”等词汇被逐步引进并深入推广到基督教信仰领域;“批判”成为基督教思想领域,特别是《圣经》研究领域内的热门词汇。这一现象说明(     
A.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B.科学实用价值得到认可
C.理性精神影响宗教神学D.民众宗教信仰遭到削弱
2024-04-28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启蒙思想家们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为此,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的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进行权力制约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2024-04-27更新 | 108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考前提分冲刺练十三:世界近代精神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将统治者关进了“笼子”。由此可见,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A.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B.冲破了天主教会思想束缚
C.提出未来社会制度构想D.引起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024-04-24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二)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伏尔泰哲理小说《老实人》中的人物邦葛罗斯博士认为“在这最美好的世界上,一切都在走向美好”,结果他却对于在他“最好的鼻子”底下正在发生的一切残忍与痛苦之事完全视而不见。这一事例体现出,启蒙运动(       
A.观点的局限性B.参与的广泛性C.内容的全面性D.说教的虚伪性
2024-04-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上流社会的女性走出隐秘的家庭小空间,进入公共领域,以沙龙为平台塑造着法国社会和精神的面貌。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路易十五继位时,路易十四(16381715)留下30亿锂国债,其中1/3已经到期。图卢兹的大主教布里埃纳,面对严峻的财政局势,执意增加新税,并要求显贵会议同意特权等级也进行纳税。1720年至1789年,出口商品总额从1.7亿锂增长到4.6亿锂,仅在欧洲,1775年时,法国就同1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进出口总额达到389亿锂。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受教育途径主要包括:一是比较狭义的学校教育,主要是修道院学校,包括附属于圣母唱诗班或大教堂的付费小学校、寄宿学校、慈善性质的堂区学校,以及没那么系统的、比较广义的教育,比如参加沙龙和演讲讨论会。从1820年到1830年,女性读物的数量与1750年到1760年对比增加了10倍,占所有青年文学读物的近六分之一。下表是加莱大区女性识字率。


农村识字率

城市识字率

总览

18世纪中

39.3

51.3

45.3

18世纪末

34.8

55.4

45.1

18061815

34.7

59.4

47.04

——以上均摘编自曾咏柳《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1680178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女子教育兴起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女子教育的特点。
2024-04-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四)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762年,有法国学者提出,奢侈是指人们凭借财富和精巧的工艺为自己获得一种舒适愉悦的生活。致富的渴望应该被纳入每一个不建立在平等和共同财产上的政府的管辖范围。当时的法国对于“奢侈”的道德的评价色彩弱化。这说明当时法国(       
A.社会贫富差距明显缩小B.工业革命深入开展
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D.封建专制受到抨击
2024-04-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世纪,法国实行严格的书报审查制度。但著名的英国旅行家阿瑟·扬却在法国看到,“在巴黎,一切都在沸腾,每时每刻都有一本政治小册子问世,每周甚至发行92册”。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启蒙思想深入人心B.公众舆论主导政治走向
C.专制制度走向衰落D.言论自由权利受到保护
2024-04-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洛克认为:如果君主以专断权力取代立法机关,或阻止立法机关正常行使,抑或未取得人民的同意并与人民的共同利益相抵触,则政府解体的责任应归咎于君主。据此可知,洛克(       
A.反对君主统治B.推行民主共和制度
C.提倡社会契约D.主张权力共享平分
2024-04-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孟德斯鸠认为“炎热的气候使人的力量和勇气委顿;而在寒冷的气候下,人的身体和精神有一定 的力量使人从事长久的、艰苦的、宏伟的、勇敢的活动……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一论述在当时(     )
A.助推了欧洲中心论强化B.鼓舞了殖民地解放斗争
C.促进了民族国家的诞生D.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形成
2024-04-22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八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之比较——兼析伏尔泰对儒学的误读》中写道:“中国元代杂剧《赵氏孤儿》直接启发法国作家伏尔泰创作了《中国孤儿》,但两剧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主题传达都相差甚远。之所以如此,缘于伏公出于当下贬抑基督教伦理,褒扬‘孔子道德’、标举‘文明战胜野蛮’以及宣扬开明君主制的需要而对《赵》剧和儒学产生的有意误读。”可见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是(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借鉴改造为我所用
C.古为今用批判继承D.牵强附会随意改造
2024-04-18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