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某些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这表明(     
A.法国政府推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B.法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C.某些学者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经济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王权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卢梭指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他们团结起来,才是他们保存自己的唯一方式。“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B.广大人民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求
C.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发展趋势D.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经济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统计,从1724年到1789年间,法国获得默许出版的图书共12610部。其中,神学和法律书籍几近消失,纯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的题材占绝对优势,科学和艺术方面的书籍增长尤为显著。这一书籍出版趋势表明法国(     
A.专制王权达到顶峰B.文艺创作冲破了神学束缚
C.启蒙理性得到成长D.大革命推动政治文化重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88年8月,在巴黎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对牛顿的匿名书评,它语带讥诮,夹杂以夸张的赞扬,认为万有引力定律带有随意性,牛顿力学不能够作为建构真正物理学的基础。此文颇为粗糙,却发表在与法国皇家科学院关系密切的刊物上,不免令人诧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理性精神催生科学革命B.自然科学受到重视
C.“光荣革命”影响法国D.思想启蒙任重道远
2024-01-24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魁奈将古代中国的统治方式当作一切政治社会的典范,认为中国是一个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法律开明、道德淳朴的国度,并据此提出“合理专制”的概念。魁奈此举的初衷是(     
A.推动制度文化变革B.学习中国的政治文明
C.促进文明交流互鉴D.维护法国的封建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47年,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广受赞誉,女主人公简·爱对其爱慕的贵族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吗?你想错了!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简·爱的心声折射出(     
A.英国贵族政治日趋衰落B.宗教观念影响世俗生活
C.启蒙精神已经深入人心D.女权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布罗代尔的说法,从15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使“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不妨把认识和信仰的关系的变化,分成以下四段:

第一段(中世纪)认识是完全服从于信仰的,上帝决定一切,认识没有独立于信仰的功能。
第二段(中世纪后期)渐渐地,认识脱离了信仰。起先是不自觉地脱离,这个过程很长,像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这类科学家都是不自觉地使认识脱离信仰的。
第三段(16世纪)物理学和神学实际上分开了,马克思说笛卡尔搞物理学时是唯物的,讲神学时又是唯心的。列宁说莱布尼茨是通过神学接近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原则。马克思和列宁这样说,都是要说明,笛卡尔和他的继承者比哥白尼等更进一步使认识脱离了信仰。不过,他们也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
第四段(17-18世纪)比较自觉地把认识和信仰分开。就像康德所建议的,在大学里把宗教教育交给神学系,而另立哲学系“作为神学系的反对派”。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

根据材料,指出15-18世纪欧洲思想革命进程中的一个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2023-12-27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至18世纪,是近代科学兴起与启蒙运动发展的时代,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中被高扬的“理性”旗帜,与上个世纪新物理学即牛顿力学的建立大有关系。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的数理世界里,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理性和法则。万有引力定律是它们的一个象征。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支配下,行星无一例外地做椭圆运动,人类可以准确地预言它们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这给当时的知识界以深刻的印象。它们相信,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只要掌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理性不仅是对待自然界的正确态度,而且应该是对待一切事物的恰当原则。

——摘引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启蒙运动成为众多中外学者研究的对象,成果汗牛充栋,洋洋大观。列举如下书目:

书名作者出版社
《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伍启元黄山书社
《文艺复兴人》(美)罗伯特·戴维斯(美)贝丝·琳达史密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法国革命史》(法)勒费弗尔商务印书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的科学研究对启蒙运动的影响,并谈谈您对“理性”的认识。
(2)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重要材料,在材料二中,您较为倾向于选择哪两部?请简要说出您选择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由于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哲学家们仍相信“自然法则”,它不仅如牛顿所说可以影响宇宙,而且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由此,他们在寻求自然法则的过程中发展了一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体系。据此可知,这些哲学家们(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B.领导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C.倡导以理性推动社会发展D.摆脱了基督教会精神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世纪,欧洲一些学者认为,《圣经》的很多事迹都是神话故事,理解基督教的教义,不能只看重神话故事,更应该懂得它要传递的思想;还有人认为,明白基督教的含义,需要十分了解基督教的历史背景;有些神学家认为基督教的教义是全欧洲人的共同产物;还有人认为基督教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这表明欧洲社会(     
A.宗教改革后新教影响巨大B.理性思想和批判精神盛行
C.世俗势力与神权激烈斗争D.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色彩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