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孟德斯鸠认为,行政权应该掌握在国王手中,立法权由贵族团体和选举产生的平民团体共同拥有,二者之间需要调节彼此的关系。这一主张(     
A.旨在提高民众的革命斗争意识B.契合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C.强调各国权力制衡关系的加强D.否定了统治阶层的政治特权
2024-05-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6世纪以来全球联系加强,中西文化交流随之更加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国热"风行欧洲。这场风潮体现为欧洲追捧中国的用品、器具以及赞扬和推崇中国的政治与文化等。然而欧洲"中国热"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只是欧洲人依据自身的文化认知、审美趣味及政治需要而塑造出来的杨永平《16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及启示》

材料二   但是“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乎没有一个欧洲国家思想家认为中国社会及文化有可取之处”。赫尔德认为“这是一个为避免犯错误而仅有一个人干活的群……它对一切外来事物都采取隔绝、窥测、阻挠的态度”。19世纪时,欧洲流传一个比喻“这个帝国是一个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绘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的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当更多的欧洲人这样看中国时,他们的军舰来叩关了。

——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

材料三   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我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来有。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已不胜其怀疑之意见,而吾国人之效法西洋文明者,亦不能于道德上或功业上表示其信用于吾人。则吾人今后不可不变其盲从之态度,而一审文明真价之所在。

——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1916年)

以“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论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14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启蒙思想家们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为此,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的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进行权力制约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2024-04-27更新 | 106次组卷 | 63卷引用:山东省莱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西文化接触、交流、碰撞,都曾给对方深刻的刺激和影响,在各自发展的轨迹中都曾留有对方作用的印记。

17、18世纪这两百年间,来过中国的传教士至少在1000人以上,在传教士、商人和旅行家的详细描述中,中国一片繁荣富庶,人民安居乐业,讲究道德,文明、和谐的气氛。制度完美、稳定、经久不衰。整个国家崇尚学问、重视教育,统治国家的不是贵族,而是一些有高度教养的官员,他们取得官位是通过一系列国家举行的考试获得的,这在欧洲是难以想象的。在欧洲人眼中,中国人在治国术上超过了其他所有民族。欧洲人也第一次看到孔子著作和中国经书的译本,他们发现,一个两千年前的人居然如此有见地。在欧洲人的心理上,孔子成为了18世纪启蒙时代的保护神。

——摘编自《专家武斌:中国文化曾影响了欧洲启蒙运动》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围绕“东西文化的交融”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2024-03-19更新 | 66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马克斯·韦伯指出:官僚体系的特点是理性的共同体行动,它所造成旳“非人格性”一旦定型,就能够形成一种凌驾性权力, “专制君主在面对官僚之优越专业知识时,也有同样的无力感”。这说明(     
A.制衡机制得到逐步完善B.专制君主不乏理性成分
C.官僚政治削弱君主专制D.君权受到到儒家道德约束
2024-03-04更新 | 5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该观点(     
A.否定了法治的重要性B.旨在抨击专制倡导理性
C.认为中国制度较为先进D.主张构建礼法结合社会
7 . 阅读“法国历史发展简表”。以下对法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历史理解正确的是(  )
                            法国历史发展简表

时间

事件

18世纪

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涌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

1789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792年

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804年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国民法典》

1875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①18世纪末,法国的文官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②法国成文法体系对世界法制建设有重要影响
③19世纪7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④法国政治体制部分实现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评价欧洲近代某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道德等提出广泛批判,力图通过传播知识来改善人类状况”。该运动是(     
A.文艺复兴B.科学革命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
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10 . 中西瓷器贸易

材料一   1514年葡萄牙人第一次直航中国后,中国的瓷器开始直接出口到欧洲,被公开拍卖或私人售贩,这引起王公贵胄等上流社会竞相收购的热潮。这一时期订烧瓷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中式图案和装饰习惯,采用描绘日常世俗享乐和山水美景的图案、洒脱与写意的装饰手法。

材料二   1602年,荷兰几乎垄断了海上瓷器贸易,欧洲许多王公贵族用精美的中国瓷装点宫廷。定制瓷上的辅助纹样逐渐模仿欧洲或中东平面装饰。在法国,全面地学习中国,抛弃各种文化上的中世纪残余,以理性来统一一切成为社会风尚。

材料三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也在瓷器贸易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景德镇的画工逐步理解和掌握西洋画法,由此发展出了外销画。伴随欧洲订单对工艺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瓷器生产不断标准化和快捷化。欧洲人逐渐从中国定制欧式有柄茶具和咖啡具,普通家庭也逐渐使用瓷器。1708年,德国烧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19世纪下半叶,欧洲在发展和保护本土瓷器生产的背景下,极大地削减从中国的瓷器进口。

——以上均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6到19世纪与中西瓷器贸易交流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瓷器贸易在推动中西方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023-03-21更新 | 39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