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展现了凡人在神灵面前无力的困境。然而,伏尔泰却把俄狄浦斯塑造成一个战胜神灵的英雄。该剧在当时受到追捧。这折射出,当时(     
A.英雄主义思潮逐渐显现B.公众着力批判古希腊文化
C.戏剧成为主要娱乐方式D.反对教会神权成时代诉求
2 .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了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启蒙运动则是抛弃宗教外衣,公开批判封建专制。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人文主义的发展渐趋成熟B.反封建斗争形式多样
C.科技进步推动了思想解放D.力求实现文化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     
A.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
C.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2023-03-01更新 | 1273次组卷 | 6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15401960年间世界科学中心在五个主要国家的转移,从图中数据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出(     
A.1是法国;2是意大利;3是英国;4是德国;5是美国
B.1是意大利;2是英国;3是法国;4是德国;5是美国
C.1是法国;2是意大利;3是英国;4是美国;5是德国
D.1是意大利;2是英国;3是法国;4是美国;5是德国
2022-07-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对英国十分倾慕。最令伏尔泰称羡的是它的宗教自由、它对不同看法和科学探索的宽容、它相对而言的出版自由和它给予像他这样的文人的高度尊敬。伏尔泰不仅激烈抨击天主教教会,而且还激烈抨击整个传统的基督教世界观。他坚决认为,除了理性之外,任何超自然天启都不称心,都没有必要。他不在乎政府的权力有多大,但他心目中的文明大国近似开明的或理性的专制国家。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孟德斯鸠于1748年发表《论法的精神》,他首先从理性的观点解释了法的概念,提出人的法就是人的理性,而理性就是奠基在人的权利之上的合理的理论。在书中他提出了政体分类的学说。认为专制政体是根本违反人性的,应予摒弃。共和政体虽然建立了平等关系,但是君主政体比它更具优点。君主应该温和、明智,法律要轻刑宽和。

——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为更好地实现君主政体提出的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与孟德斯鸠二人思想的共同意义。
6 . 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儒学推崇至极。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他推崇中国的儒学文化是因为
A.儒家思想宽容B.中国政治制度体现了开明君主专制
C.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和谐D.利用中国儒学文化批判西欧社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世界各国文化大多不乏人文精神,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

材料二: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材料三: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成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8 .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2017-12-01更新 | 316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解读材料,提炼出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