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伏尔泰指出,人类社会之初人们组成家庭,由家庭联合成不同的民族。起初相互毗邻的小民族之间和平共处,但邻里间总会产生矛盾。因此,当一个民族侵犯另一个民族时,就会从中涌现出比较能干和有号召力的领袖人物。战争中的领袖自然而然地获得某种权威,成为本民族内部冲突的裁判者,人们开始服从他。这表明伏尔泰(       
A.认为国家是暴力的产物B.赞同国家是社会契约的结果
C.主张应以权力约束权力D.宣扬人生而自由平等的观念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本草纲目》的欧洲接受史,一般分为“传入与翻译期”“研究与评价期”“文化印象构建期”三个时期。在1718世纪,欧洲的《本草纲目》接受者主要为来华传教士,他们在中国收集此书的文本、图像与相关药物标本,并将部分文本内容译成西文传到欧洲;至19世纪,《本草纲目》的接受者以药理学家、化学家、植物学家、生物学家等学者为主,他们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标本进行化验分析,从化学、药理学角度解释这些中药物,并与欧洲当地的植物进行对照研究;20世纪以来,西方对《本草纲目》的接受形式趋于多样化,如通过雕塑、动画等形式向国际展示李时珍及中草药文化形象,特别是《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

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以《<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为核心,自拟题目并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列出题目,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一些思想家明确指出,不存在不变的、通用的规则,与人类文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比,未经开发的自然世界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上帝的荣耀。这些观点体现了(     
A.法国尖锐的等级对立B.对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
C.抵制工业革命的倾向D.对科学革命的悲观态度
2024-05-14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3-24高二下·福建龙岩·阶段练习
4 . 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折射着社会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足球运动发展大事记

约1300年开始,足球运动在英国很多村镇作为庆典时的一种娱乐活动开展起来。活动没有成文规定,双方手脚并用,玩法粗野,被称为“野蛮足球”。

18世纪,足球运动由乡镇居民带入了城市的工厂与街道。

1863年,英格兰足球协会在伦敦成立,统一足球规则,现代足球诞生。

1885年,英足总承认职业足球的合法地位。

1890年,英格兰首次举办了正式的女子足球比赛,吸引了上万名观众观看。

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足球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四届夏季奥运会中,足球比赛参赛队开始以国家队组成。

1926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足联总会上,国际足联决定1930年在乌拉圭举行第一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此之后每四年举办一次世界杯。

——摘编自陈静姝《英国足球运动对城市文化影响的研究》等

(1)阅读材料,试对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简述现代足球运动与社会发展变迁某一方面的关系。
2024-04-24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1)(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下·河南·阶段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的中国以物质技能和经验科学而论,都与欧洲不相上下,尤以伦理道德、政治实践见长于欧洲。中国茶文化雄霸英、法、荷兰,华瓷已随茶文化而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欧洲日用器皿的大宗商贸。由茶文化牵动的中国装饰艺术、饮食文化与庭园艺术也在欧洲熠熠生辉。中国的君主政治也曾是法国朝野主张改革的人物追求的楷模。

——摘编自沈福伟《西方文化与中国》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文化开始大规模的由浅入深的被引进中国。以仿造西洋船炮、改铸传统火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引进与创新活动迅速兴起,出现了一段研究船械的热潮。与此同时,数学、化学、医学等科学也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开来。到20世纪初,清政府制定了相应的科技政策,鼓励发展科技,中国科学家队伍开始形成,许多留学归国的学者们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的思想,其工作成就为国际所公认,这标志着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确立。除此以外,西式的服饰、饮食、建筑风格等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的一些非农地区。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概括其意义。
2024-04-07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2024·黑龙江·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大多首要关注政治制度问题,而19世纪初的许多法国思想家将社会状况的因素纳入政治思考的范围。孔德、圣西门等思想家还表达出对道德重建问题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     
①国民道德素养普遍提高   ②工业革命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③民主共和政体已经确立   ④针对大革命的反思不断深入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24-04-01更新 | 404次组卷 | 7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孟德斯鸠认为,在共和政体中应教育人们热爱法律和祖国,要求人们不断地将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立法权与执法权应该属于人民。在君主政体中为防止专制或约束君主的权力,应该借助贵族,教会与法院的力量。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A.倡导政治理性的应用B.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C.推崇法律和政治自由D.要求根本改变传统政治结构框架
2024-03-25更新 | 554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如杜威所说:“在教育文献里,人文主义通常具有一个特定的意义,它表明一种突出的理智倾向,这种倾向标志着在15和16世纪出现的知识复兴。”这种“突出的理智倾向”,开始时是由笛卡尔、弗朗西斯·培根、拉伯雷和夸美纽斯等确立的。笛卡尔主张人是能思考的主体,人因其思维运动而确证自己的存在,他说“我的灵魂,是完全、真正跟我的肉体有分别的,灵魂可以没有肉体而存在”,“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我赖以成为我的那个心灵,是与身体完全不同的……纵然身体并不存在,心灵也仍然不失其为心灵”;培根强调理智的经验主义取向,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观念,扩大了知识的范围;而拉伯雷“无疑是第一个把科学列入值得人类思考的首列学科的人”,当然这里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夸美纽斯则提出了“泛智思想”,主张“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摘编自夏剑《从人文主义到后人文主义:后人类时代的教育学之思》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3-14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近代中西方部分学者关于“文化”概念的阐释

人物阐释
鲁迅

“文化一词既包涵其一般含义,指文明的智力方面,也包含其作为分析性范畴的菜些含义,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如社会政治组织的形式和社会关系的类型等等”
叶法无

“所谓文化,是社会的团结力、思想的系统、民族的信仰。故文化在其表现方面是物质的,然后在其全体的意义上却是精神的事物”
普芬多夫

“借助他人的协作、劳动和发现,同时也依靠个人的努力和思索,再或凭借神灵的启示,每个人便可以借着文化去过真正属于人的生活"
伯内特.泰勒“文化”对人有启蒙的意义,能够开发和完善人类精神的每一部分,借着文化去过真正属于人的生活

——摘编自马炳帅《近代中西“文化”概念比较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的任一点或整体,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康德看来,当意志对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都普遍有效的时候,这种普遍的规定就是客观法则。这样的立法也就是“自律”,亦即“人仅仅服从他自己的、但尽管如此却是普遍的立法,而且人仅仅有责任按照他自己的、但就自然目的而言普遍地立法的意志而行动”。康德的这一思想(     
A.突出以自我的意识为核心标准B.阐明了法律蕴含着理性范围内的自由
C.推动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D.主张人的价值通过自身的解放来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