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历史悠久的学院式精英教育相比,面向社会大众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教育出现较晚。1793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对社会普通公众开放,是博物馆、美术馆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也是社会日渐民主化的体现。此后,“艺术属于人民”渐渐成为博物馆、美术馆开展大众教育的鲜明口号……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目的是让广大观众感受艺术魅力,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全面协调发展。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言:“美术馆既是殿堂,也是公共教育的平台,是育化大众的一个美的空间。”

——摘编自杨应时《美术馆:让艺术点亮美好心灵》

材料二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后,“自由、平等、博爱”成为新的国家格言,每一位共和国公民在法理上都获得了平等的地位与权利。卢浮宫内的艺术珍宝由王室私藏变为了国家财产,参观这些珍宝也就成了受法律保障、任何人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利”,而不再是君主的恩赐。卢浮宫作为一个公共机构,而非君主私产,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类与公民权利宣言》的物质化载体之一。由此,这些被称为人类文明精华的艺术杰作真正与普遍的公众产生联系,并以美术馆这一新形式为媒介,得以被收藏、展示和研究。艺术的公众普世性由卢浮宫而发端。

——摘编自《美术馆的起源:大众、艺术与国家》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卢浮宫的“现代形态转型”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转型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卢浮宫“现代形态转型”的社会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性时,人民便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节选)王春来,卢海生主编《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材料二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在经济上,大多数启蒙思想家反对特权垄断,主张发展工商业,进行自由贸易。他们还强调政府应该狠抓文化教育,实行政教分离。而且,启蒙运动中自始至终都有人致力于使知识摆脱宗教迷信的窒息,使其科学化和大众化。可见,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意识形态现代化的肇始。

——摘编自孙静、刘书珍《法国启蒙运动是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开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文献蕴含了那些启蒙思想。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2022-05-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