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而不是盲信权威,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批判方法。中国的文化常被用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以及在法国宣传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的具体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023-09-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启蒙运动不是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可以说是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不仅接受了17世纪欧洲本土的滋养,它还在全球寻找灵感。1718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传教士和商人出版了大量作品,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土著文化和异域文明,激起了欧洲知识分子的强烈兴趣。对于致力于铲除欧洲社会弊端的启蒙知识分子而言,没有教会专制、尊重理性的中华文明显然可以充当他山之石。而欧洲独特的社会背景也为哲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18世纪兴旺发达的出版业充当了传播启蒙观念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3-08-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府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人文学者认为,对于基督徒而言,结婚建立商务关系和从事公共事物都是十分荣耀的,他们为那些拒绝修道院生活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的人进行了勇敢的辩护,于是,人文学者的道德思想代表了一种试图使基督教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日益发展的城市和商业社会相适应的努力。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人文主义者们开创了一种趋势的话,那么启蒙思想便是这种趋势的最高峰。启蒙思想家们不愿借鉴任何基督教教义,彻底摒弃了宗教界拥有圣赞的论说。他们坚信个人能够通过理性之光完善自身和社会。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提出了建立在全新的国家与个人关系概念之上的政治哲学,认为国家的存在不应只是聚敛权力,也应该增加人类的幸福。基于这一观点,毫无建树的君主制甚至寡头政治,都越来越显得难以适应。

——摘编自(美)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的思想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思想是文艺复兴所开创趋势的“最高峰”的理由,并列举卢梭提出的新的政治哲学。
2023-08-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任务主要是探讨与人生幸福有关的道德伦理问题……认为美德基于知识,而两者之获得皆有赖于教育。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莎士比亚既满腔热情地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同时也看到了大力放纵个人主义充满贪婪的一个世界。

——摘编自张莉《浅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三   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马执斌《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关于道德问题的主张及其获取途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莎士比亚认为人文主义思想存在什么不良倾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德关于自由的主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他也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王夫之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读本·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他们(如伏尔泰、卢梭等)在经济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国家的福祉只不过是在一个国家中起作用的个人利益的总和……在宗教方面,宣传无神论、不可知论和自然神论——反映了理性主义者对“天启”或“超自然”宗教的怀疑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在政治方面,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三   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

——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和内容方面比较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异同。
(2)根据材料三,结合近代中国的任一相关史实,谈谈思想启蒙如何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2021-01-0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提出“人生而高贵”。他们认为在上帝创造的世界中,只有人才是最高贵的、“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彼得拉克宣称,“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被创造出来,只是为了服务于人类”,“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王,像上帝统治着整个宇宙一样统治着可见的世界,上帝创造人的目的是要他来统治万物”。费奇诺认为:“人是地上的神,凡它真正想得到的,下都有能力去做,而使人得救成圣的道路则是通过科学、智慧的法术。

——摘编自张国臣《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内函》

材料二   启蒙运动有破有立,破立结合。启蒙运动者不仅攻击的目标十分明确,而且宣扬的中心也非常清楚。恩格斯指出:“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美国的独立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启蒙运动的第一曲胜利的凯歌。拉美独立战争的许多领导人都曾在欧洲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受启蒙思潮影响,德国出现了“狂飙运动”,歌德等人领导了文学革命,康德发动了哲学革命;俄国出现了普希金、拉舍夫领导的反农奴制的思想斗争。

——摘编自陈紫华《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生而高贵”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破”与“立”的表现,并分析启蒙运动对欧美历史发展的影响。
2020-11-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智者学派,他们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二、四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是怎样对待宗教问题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路德的基本主张,并指出他的主张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2020-12-0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伴随着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晨,启蒙哲学家转而从具体的经验和个别的事实入手,用分析的方法,重构人类的知识图景。理性不再是上帝的赐予,而是植根于人自身的一种禀赋和能力,人类不必依靠上帝的指引,完全通过自己的理性,就可以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进而改变世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这可以说是启蒙运动最核心的诉求。

——摘编自【英】约翰·罗伯逊《启蒙运动的再思考》《世界史》

材料二   “启蒙”一词古已有之,通常指幼童发蒙,晚清以降,又衍生出开启民智的近代内涵。晚清知识分子借助白话报纸等媒介,向民众灌输新知形成一股面向下层的启蒙运……现在通行的“启蒙”概念应当是清末从日本输入的。五四时期.《建设》《改造》《少年中国》等杂志上有零星的对欧洲启蒙运动的介绍,但“启蒙”一词远未通行,更不可能成为当时人对新文化运动的界定。北伐之后,现代意义上的“启蒙”概念才开始较为广泛地使用。

——摘编自陈建守《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翻译、书写及挪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诉求,并简析这些诉求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启蒙"概念演变的进程。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主要不同。
9 . 人文主义平等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条最基本的法律虽然被世俗的谬见所掩蔽了,可并不是就此给抹杀掉,它还是在人们的天性和举止中间显露出来。所以凡是有品德的人就证明了自己高贵。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二 路德认为,只要坚持基督,其他的诸如苦行禁欲等行为就不再成为表明信仰的标记,神职人员是否结婚这等行为完全由人自由取舍,任何人不得禁止,否则就是违背上帝的旨意。同时基督徒有权对圣经做出自己的理解,无需神职人员的中介。这些思想摆脱了天主教会的圣礼得救论与善功赎罪论,使人的信仰摆脱了外在形式,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路德还十分重视提高普通信徒在教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普通信徒在上帝面前是根本平等的,普通信徒均可成为祭司。

——答小群、孙琥瑭《从路德的宗教改革谈宗教与社会相适应问题》

材料三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出版,他在书中指出,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状态,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人类既不自由,也不平等,必须“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这结合能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被称为城邦,现在则被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

——摘编自钟婧《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材料一中薄伽丘有关平等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中路德的平等观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积极影响。
(3) 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卢梭的平等观内涵有什么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新发展的主要原因。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摘编自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内涵不断发展充实的原因。
2019-10-0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