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中后期,英国政府谋求强化对北美13个殖民地的管理和控制。鉴于此,殖民地民众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大辩论。这场政治大辩论从伸张殖民地居民的权利开始,逐步发展到否认英国对北美的宗主权,他们阐述了反对英国政策的理由,为进行革命寻找理论根据。通过这场辩论,北美民众对殖民地的地位和命运的认识更为清醒,维护自由和争取独立的信念逐渐明确。欧洲的政治哲学在辩论中转化为北美民众的常识,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政治自由主义。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出现了“弗吉尼亚方案”“新泽西方案”“康涅狄格妥协方案”。“弗吉尼亚方案”提出“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照各州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完善中央政府的组织,国会设两院,国会外增设行政和司法机关”,试图通过一场平静的革命,把陈旧无能的体系扔在一边。而“新泽西方案”则主张统一赋予联邦国会征税权、管理商业权、司法权,同时保留邦联条例关于大小州有同等表决权的规定。此次制宪会议最终通过了“康涅狄格妥协方案”:中央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不得受地方侵犯;各州立法不得与中央相违背;两院制立法机构中,众议院每州代表数目由州内自由民加上五分之三的奴隶数目决定,每州都有两名参议院代表。该制宪会议辩论进行了近4个月,最终达成的宪法草案对美国宪法、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摘编自张友伦等《美国通史: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60年代中后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开展“政治大辩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具体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意义。
2 . 1787年宪法起草人之一约翰·杰公然宣称:普通平民过于愚昧无知,不能享有政治权利;作坊师博和工人的位置,就是在车床旁边,而农民的位置,就是在犁耙后面;国家的事务应该由有钱的和高尚的人们来管理。上述观点(     
A.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B.强调社会多个阶层的义务
C.主张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D.力图维护资产阶级的特权
3 . 下表是学者对1832年议会改革前后英国贸易政策所作的论述。据此可知,此次改革(       

标准


事件

制度

利益(主要利益集团)

信息

政策

1820年陈情书

未改革,土地货族掌握立法权地产精英(关注国内市场)海外信息流通不畅《谷物法》《航海条例》《海军学徒法》《布料法》等

1832年议会改革

改革中,给予新兴阶级选举权,贵族议员不再提名下院议员等土地贵族没落,新兴的贸易商人力量日益壮大海外信息主要由自由商人提供废除《谷物法》《航海条例》运动进行中,《互惠关税法案》出台

1840年鸦片战争

选举权逐渐向新兴阶级倾斜、立法权不再是贵族特权自由商人崛起(实际上组建了“东印度与中国协会”)由以马地臣、查顿为代表的自由商人为议会和政府提供情报废除《谷物法》《航海条例》运动进行中
A.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B.导致传统贵族政治的终结
C.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D.利于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
4 . 1796年,华盛顿认为:“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其中,“最可靠的保护者”指的是(     
A.代议制政体B.宪法体现的原则C.两党制D.文官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美国联邦宪法,总统不享有立法权,但事实上,他是主要立法者。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总统开始具有首相的双重属性,他既是立法机关的领袖,又是不向立法机关负责的独立的行政首脑。这说明当时美国(     
A.权力制衡遭到破坏B.开始学习英国宪政经验
C.行政权力有所扩张D.国会丧失了部分立法权
2023-11-28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英国1782~1820年间65位内阁成员中,43位是贵族,剩下的22位中14位是贵族之子,其他8位也与贵族有着亲戚关系。1721~1832年间22位首相中,13人是上院贵族,6人是贵族之子,1人为贵族之孙。这表明当时英国(     
A.贵族首相大多与王室关系密切B.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C.封建贵族完全控制着议会选举D.构建分权制衡体制的紧迫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相继确立,由于国情的不同,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清朝晚期徐继畲《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材料二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政体形式及“创古今未有之局”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两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权力和地位。
8 . 1791年的美国宪法修正案,具体列举了1787年宪法正文中没有明确的权利,其主要原则是“政府对个来说并不是一条只能在人们家门口看家的狗,而是人们追求自身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好管家。政府不能事先告诉媒体应该说什么,也不能在媒体和公众发表言论后把其打入牢房,更不能强迫某人发表他不相信的言论”。由此可见,该修正案(     
A.注重维护少数精英阶层的利益B.凸显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可行性
C.体现出保护个体权利的合理性D.主张建立绝对强大的联邦政府
2023-08-02更新 | 251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近代世界发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定“三权分立”、联邦制原则
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5年法国颁布《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度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民族独立的完成C.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D.国家统一的实现
2024-04-15更新 | 214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发展只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广泛现象的一个方面,必须在经济增长、社会动员、有关正义和合法性的思想威力中,去理解政治制度的变化。发展的六个方面可各自独立地发生变化,也可以多种方式交织在一起


——摘编自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的观点,以近现代世界史中某个国家为例,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