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原定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修改《邦联条例》,但是《邦联条例》所确立的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美国国内和国际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美国政治体制,制定一部新的宪法取代《邦联条例》。会议代表在取得共识之后,很快便由讨论对《邦联条例》的修改,转入对制定新宪法的讨论,因此这次会议便称为“制宪会议”。会议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论,终于在1787年9月17日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草案,并提交各州批准。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代议制确立的相同点。

材料三: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英】哈巴库克、【英】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并再列举出两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路德选集》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在哪一个国家进行了宗教改革?分析材料二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注:骤然,突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初,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威。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3)根据材料三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

材料四   欧洲把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诸如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等都是切实可行的。1854年,逃亡的奴隶约翰·布朗想起他是怎么“被牛皮鞭……打的”,以及监工是如何“搜捕‘逃亡的黑奴’”的。他记得,“当英国市场的棉花价格上涨时,可怜的奴隶立即感觉到了这一后果,因为他们的日子更加艰难,鞭子也不停地抽打着。”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生的美国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哪些方面的政治理念?又存在哪些矛盾之处?
2024-05-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二   英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688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颁布《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年和1884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度日趋完善

材料三   法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789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颁布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法典
1815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四:就现代化的进程和结果而言,美国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成功的记录。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之初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力图按照他们所熟悉的模式重建社会;然而,北美不同的环境和其他条件,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打算,对来自母国的观念、制度和方式加以创造性的转化,逐渐建成了一个与母国不完全相同的社会。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北美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出英、法两国的代议制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使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创造性的转化”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成功的记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日耳曼习惯法传统已逐渐发展成为“法律至上”的传统观念。1215年《大宪章》的诞生表明数百年来英国王室与贵族之间的斗争实现了新的政治平衡格局。《大宪章》是王权的羁绊,“是国王和教会、贵族之间的协议、合同书,是一种契约”。英国贵族发展至今,形成了一种勇敢尚武,追求自由,忠诚美德的贵族精神,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保护自由权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英国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主张尊重传统,但他们并不是盲目墨守成规,反而倾向于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一些有用的经验进行渐进的变革,最终形成了多方政治主体相互协商、相互妥协的一种协商对话的机制。历经了1640年的内战和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以及1688年内忧外患的局面,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了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摘编自普英《英格兰“光荣革命”中的政治妥协探析》

材料二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大概是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在调整国王和议会权力关系时,议会将《权利宣言》作为威廉和玛丽任国王的前提条件。它明确规定了人民和议会享有的各种不可剥夺的权利。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权作出了许多新的限制,并规定了王位继承的顺序,保证王位不会再回到詹姆士二世的男系后代手上。这两个文件,威廉都予以签署。由此,国王的法律中止权、豁免权、随意任免法官的权力被取消,司法独立制度确立起来,军权被置于议会手中,独立于议会之外的财政来源被剥夺。

——摘编自程汉大《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光荣革命”中政治妥协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在17~18世纪是如何逐步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初,美国国会根本没有考虑单独给联邦最高法院盖办公楼,只在国会大厦一楼给它留了一个房间。时人这样描绘其窘境:“一个陌生人在国会黑暗的通道上转上一星期,恐怕也无法找到这个管理着美利坚合众国司法机构的偏僻角落。”据此可知当时(     
A.平衡制约原则形同虚设B.邦联制限制了美国发展
C.封建残余势力影响深重D.司法权处于较弱的地位
6 . 英国自由党因坚定捍卫有限君主制和议会至上原则而崛起,在18世纪一度连续执政46年。19世纪末,自由党由于在爱尔兰自治主张上的分歧而发生分裂,一战后更是被选民“抛弃”,沦为“第三党”,其在议会的地位也为年轻的工党所取代。自由党的兴衰反映出英国(     
A.议会至上原则遭到破坏B.君主立宪制度的调整生
C.民主政治服务国家利益D.左派政党力量的壮大
2023-11-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政治制度各具特色,又有共同点,其实质是(     
A.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进一步强化了王权
C.反对殖民统治压迫D.维护专制主义统治
2023-11-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它确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统一和经济发展。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述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开创的“世界先例”及“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
9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期,“人人心中逐步形成一种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而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有一个贤明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英国人民这种矛盾的心理(       
A.是实行君主立宪不容忽视的因素
B.造成了政治革命后政局长期不稳
C.是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曲折的根源
D.导致议会与国王的权力界限不明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写道:“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创新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制度的变革过程,是支配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则、规范和惯例的进步,并改善个人、组织与其外部环境,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各种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有更大提高。可见,制度创新在整个社会创新体系的运行中居于基础和保证地位。制度创新有助于政治观念更新,有助于政治结构合理化,有助于政治行为进步,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创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良性制度代替非良性制度,效率高的制度代替效率低的制度的过程。

——摘编自李景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根据材料,围绕“制度创新”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