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英国通过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完成了政治制度的改造,建立了一种完全现代意义的国家体制。英国现在的国王和都铎时期的国王完全不同,区别在于:都铎和斯图亚特时期的国王是大权独揽的,议会是一种节制力量,但它服从国王;光荣革命后情况倒转过来,国王需要服从议会,议会是最高的主权。

美国所实行的三权分立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当“三权”中的一个权力部门专权,导致权力失衡时,其他部门便可以依据宪法授予的权力给予限制和纠正,使权力恢复平衡,进入正轨。

参考材料,结合英美两国相关史实,围绕国情与代议制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明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正如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们由于各国历史条件、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价值观念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成了越来越鲜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模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

——摘编自徐贵相《关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文化的民族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古代或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文明的多样性”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将“民主”“资本主义”“法治”和“公民社会”做为构建近代以来西方文明所需的四大支柱,比喻为四个长条黑匣子,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黑匣子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这些制度的优势,使得1500年后西方社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但1900年后西方的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使西方世界像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样,正在走向沉沦。

——摘编自尼尔·弗格森《西方的衰落》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知识,针对材料中该学者的观点:“这四个要素使得1500年后西方社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10-10更新 | 368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他突破了西方传统经济学认知经济发展的模式,试图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的作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阐释和认知资本主义的发展。

熊彼特在不连续性假设基础上,把动态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认为创新就是新组合对旧组合加以破坏或颠覆的过程。对此,他曾这样形象地比喻:多少辆马车相加,都不能得到一辆火车;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熊彼特非连续性创新模型

——摘编自《熊彼特之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等


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对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4-20更新 | 459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9-05-08更新 | 1138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相对于欧洲的这些新变化,宋代中国尽管拥有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商业最繁荣的城市集群,建立了遥遥领先于同时期欧洲的经营模式和工商文明,但是,在社会制度的创新上却开始落后了,相反,王安石的变法更空前强化了政府的管制能力。在欧洲所出现的“自由民”、“自治城市”、“私人财产的合法性原则”、“对君主权力的限制”等法权思想,对于强调中央集权的中国而言,根本没有萌芽的土壤。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时期,城市与学校一直为政权所牢牢控制,这是东西方文明走向不同演进道路的根本性原因。放眼未来中国,能否真正建设好现代政治文明,城市与大学的自由度仍是重要的观察指标。所以,11世纪至12世纪常被称为中西方文明的大分流时期,是“世界时间”的钟摆从东向西摆动的关键时刻。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