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1年,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一书中写道,对文明地区的国家来说,代议制政府或许是最好的政府形式,但对尚木文明的地区来说,代议制政府未必是最好的政府形式。……衡量是否是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倒有一个普遍的标准:这个国家或地区如果没有这样的政府就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进步。

1908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在《代议然否论》一文中,仔细分析了西方议会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得失,指出制度建设与历史流变息息相关,不可轻易比附。他特别强调,在师法和移植西方这些制度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他国未有议员时,实验未著,从人心所县揣,谓其必优于昔。今则弊害己章,不能如向日所县拟者。汉土承其末流,苓瑟不调,即改弦而更张之尔,何取刻画以求肖。”因此,不能一厢情愿地寄希望于代议制,而要认真研究中国国情,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抑官吏,伸齐民”的方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相关史实,围绕“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条理清晰)
2024-05-1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发展的不同途径

对于世界历史从史前的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所遵循的不同途径,可归并为两种主要方式,即非西方式的和西方式的。前者以中国为代表,其重要特征是连续性的,就是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许多文化、社会成分延续下来,其中主要延续下来的内容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后者是突破式的,就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经过技术、贸易等新因素的产生而造成一种对自然生态束缚的突破。

——摘编自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

参照以上材料,以“______向______发展的不同途径”为题,设计一幅简单的示意图并加以阐释。(要求:将设计内容填写在答题卡的方框内;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世纪我们都可以用关键词来概括其时代特征和内容。比如16世纪的欧洲,处处体现着“创新”。这一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阅读材料,另选世界史某一世纪,拟定相应关键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说明。(要求:关键词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学者布莱克划分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学者罗荣渠划分的现代化模式
模式一:由英国和法国组成。政治权力从传统领袖向现代领袖转移很早,现代化挑战主要来自内部,社会转型是渐进的。
模式二:由英、法的殖民地组成,以美国、加拿大等为代表。“脱离了母国的传统社会结构”,国家权威比较微弱。
模式三:包括德国及一些东欧国家。 具有外国模式的明显特征(多是强加或通过武力引进),国家建设道路漫长,民族主义情绪激烈。
模式四:拉丁美洲。
模式五:包括俄国、日本、中国等国。在受到现代化挑战之前,已经奠定了国家领土和人民的基础;其政府本身,能够主动地回应现代化的挑战;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与认同感使其在外来压力下仍能够保持自身完整,却也阻碍了社会转型。
模式六:包括东南亚、中东伊斯兰地区。
模式七: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为主。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类型:“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市场+分权型或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这一类型完全是自发形成的,并逐步趋于成熟。
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类型:“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指令与有限市场结构+集权型现代化国家机枸”。这种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定向发展,至今只具雏型。
发展中国家的混合式现代化模式:“混合经济+自由市场+集权或分权现代国家机构”。政治上有反西方主义色彩,经济上则受西方强大吸引力或仍然不能摆脱依赖性,从而形成一种边缘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东亚现代化模式:其共同特征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突入,东亚被卷入世界巨变的大潮,开始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世界的社会经济体制缓慢转变的过程,也即从自身衰败化、边缘化与半边缘化,走向革命化和现代化。

——根据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等相关资料整理


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把现代化进程分为不同的模式。请提炼出上述材料中划分现代化模式的一种具体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要求标准清晰准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资本主义”是理解现代性的核心概念,追溯其历史对解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变化具有重要义。资本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讨论和定义至今都有重大影响。在前所未有的技术和财富创造能力背后,马克思看到人类生而有之的贪婪本性。资本主义制度使致富的欲望和才干得以发挥到极致。资本家通过压迫和剥削劳工阶层追逐利润。列宁则认为,借助政治权力的垄断才是资本主义的真谛所在。

——摘编自【德】于尔根·科卡《资本主义简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角度提出一个观点,运用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国政治结构示意图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种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才能保持生命力。制度创新可以对国家兴盛产生稳固的保证作用,可以产生全方位、根本性的作用。综观15世纪以来的世界主要国家,在其兴盛时期,都重视创新而不墨守成规,都不断改革而不因循守旧。

——据《国家兴盛与创新改革关系的历史考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国家兴盛”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初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小说主人公格列佛医生多次出海,除了到过印度、西印度群岛和日本外,还到过许多奇怪的国家。他先是到了小人国,那里的人因为鞋跟高或低而分成两个党派,内斗不止,还和另一个国家因吃鸡蛋先敲破大头还是小头而连年爆发战争。而在飞岛国的时候,格列佛发现当地科学院全是研究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全国遍地荒凉、民不聊生。格列佛最后去的是慧驷国,那里的统治者是有智慧和理性的马,而那里的人因为邪恶愚钝只能沦为马饲养和役使的畜生,由于马看不惯人的邪恶,甚至打算将所有人都杀死,只留下幼崽驯化后当工具使用。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变迁与创新是人类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就是依藉着主体—人的现实变革精神和行动来实现的。推动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一定社会关系下的人,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及其社会关系, 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中,则表现为不同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下的人。当全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基本制度的容量极限制时,它就会炸破其外壳,转换其形态,实现社会突跃。

——摘编自刘荣材《论马克思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理论模式》


根据材料,围绕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19-10-2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