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君主制国家中,虽然英国贵族等级制度历史悠久,但1688年政变时,英格兰世俗贵族却仅有160名,20世纪开始时也只有522名,明显低于同期人口的增长比例。英国贵族爵位的受封对象限于王室成员、宫廷宠幸、政府要员和高级军官,一般行政官员和平民无法进入“蓝血阶级”。在1721-1832年的22位首相中,有13人是上院贵族,6人是贵族之子,1人是贵族之孙;1769年,皇家陆军中的上将27%是大贵族;1688年,在由土地贵族策划发动的“光荣革命”爆发后,英国贵族虽有大宗地产,但是他们必须交纳直接税,不得承包税收,还出现了日益明显的资产阶级倾向。据统计,1820年,上院中主要借婚姻关系拥有爵位者有24人,约占全院贵族总数的8%。在18861892年间,新封贵族中资本家约占三分之一。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开启了政治变革的制动阀,贵族垄断的政体首次遭遇严重挑战。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改变了下院阶级成分,剥夺贵族政治特权的法令接踵而至。

——摘编自阎照祥《论英国贵族政治权势在近代的延续》

材料二   1688年,英国专制王权瓦解后,新兴商业贵族阶层掌权,新兴贵族之间展开了国界内外的利益竞争和争夺。新贵族们采取了限制进口、扩大生产出口以满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策略后,1698年到1775年,英国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了500%和600%,“1688年,英格兰商船总吨位比1666年增加了一倍,比以前20年间的轮船吨位翻了一番”。1851年后,新贵族政体消除了因封建君主专制导致的市场边界的掣肘和对自由经济活动的限制,为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开辟了新路。没有英国君主专制的瓦解和贵族政体的建立,就不会有提供近代工业产生所必需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准备。

——摘编自赵涵《西欧贵族政体与近代工业的开端》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近代贵族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贵族政治权势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近代新兴贵族政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21-08-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17世纪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33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经调查后,认为应进行大规模的公共空间建设,建议由私营业主来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由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据此,1835年,议会通过了《私人法令》,允许在任何一个大多数纳税人要求建公园的城镇建立公共园林。1838年要求在所有未来的圈地中,必需留出足够的开敞空间,“足够为当地居民的锻炼和娱乐之用”,“以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舒适”。1845年,柴郡切斯特市获得议会法令,建设公园与娱乐用地。1846年,曼彻斯特也获得此项权利。1859年,议会通过《娱乐地法》允许地方当局为建设公园而征收地方税。在全国上下形成共识的情况下,全国范围内各城市掀起了公园建设的热潮。

——据陆伟芳《城市公共空间与大众健康——19世纪英国城市公园发展的启示》整理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英国公园建设热潮形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强城市公园建设的历史背景。
2023-01-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有关民国初期政治设计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四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宣战、媾和及结条约之权。

第五条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富员,但制定官制、官规,及任命国务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十八条行政各部设部长一人为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办理各部事务。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结》(1912年1月2日)

(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民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后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取代)

材料二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埘和及缔结条约。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临时约法》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

一一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关条款内容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而制定。您是否赞同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1-09-2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解读材料信息,提取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两处不同,并予以阐述。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2021-07-1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以来,法国因粮食短缺引起的食物骚乱和农民反叛频发。为解决这一问题,19世纪30年代,法国政府设立农业促进会与示范农场总监等,支持农业竞赛,改良农业技术,传播农业知识。到19世纪中期,正常年份可以收获2.25亿公担谷物,比世纪初增长了50%。1861年,拿破仑三世废除浮动关税制,规定:用法国船只运输的进口谷物,关税减到每公担0.5法郎;用外国船只运输的,每公担则为1法郎。这使法国成为世界农业市场的一部分,外国的廉价农产品能快速运到国内需要的地方。当时,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面对国际市场的变化、战争和经济危机,法国粮食生产仍旧摆脱不了在过剩与短缺之间摇摆的命运。

——摘编自周立红《近代法国政府职能转变与谷物自由市场的建构》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初,农业在英国国民净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15.2%。英国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840万英亩,1870年的小麦产量为3070万公担,本国生产的粮食基本能满足79%人口的需要。1895-1904年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占6.2%,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在英国政府看来,只要能保持其殖民体系,英国农产品供给就不存在问题。到1910年,英国小麦产量为1540万公担,1870年到1910年英国进口小麦增长了近3.5倍,英国进口的小麦占到国内消费量79.7%。到1914年,英国耕地面积变为1430万英亩,本国生产的粮食仅能满足35.6%人口的需要了。

——据《工业化及其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30-60年代,法国解决粮食危机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到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怎样的粮食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与英国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认识。(要求:有认识,有史实阐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自由主义主要也是一种资产阶级运动。《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同法国革命者所采取的所有宪法一样,强调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拿破仑那部已被证明是最持久、最有影响的著名法典,明确禁止组织工会和进行罢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极度暴烈。这是不妥协的必然结果,国王和贵族首先不妥协,接着所有的派别都不妥协。但法国大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没有能建立起新制度,也就是没有能达到预定的目标。从1789年到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也就是19世纪70年代中叶,将近90年的时间里,法国政局动荡,出现过三个共和国、两个帝国、两个王国,可是到第三共和国形成时,法国人终于学会妥协了,而到了这个时候,政局也就稳定下来,大革命所追求的共和制度终于确定下来,但那是各个派别妥协的结果。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律文件的共同原则。结合所学,从经济和法制角度说明拿破仑对法国的改造体现了“法国自由主义主要也是一种资产阶级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70年代中叶法国共和制度“终于确定下来”的原因,并指出当时法国两个主要政治派别妥协的集中表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立宪者们认为,由于政府的权力会很容易被滥用,所以必须靠某些对抗性的力量把政府的每一项权力都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这部宪法处处布满巧妙的手段,用一种力量控制和限制另一种力量,但不使其失去作用。约翰杰伊这样建议:“让国会立法,让其它机构执法,让其它机构裁决。”这个原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的分离。其它的例子还有总统的否决权、巧妙地分散在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国会弹劾权、参议院对总统缔结条约和任命的批准权、还有国会的宣战权和对总统的军队控制权的制衡等等。

——摘编自(美)马克C卡恩斯《美国通史》

材料二   世界棉花消费飞速增长的驱动(英国的棉纺厂是最大的消费源)令奴隶制的规模极大扩张,导致美国农产量在19世纪20年代翻倍,此后十年间再次翻番;到1860年,美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来自棉花。这一巨大增幅很大程度上来自开垦新地,而新的种植园则意味着更多的劳力需求。1820年的奴隶数量已达到100万,1860年更增至400万左右。在南方各州,奴隶制已成为经济体系的基础。南方社会因此而更加特立独行,有别于更具商贾气息、更城市化的北方诸州,人们也一直意识到这一点,但当时,那套“独有的制度”开始被南方人视为当地独特文化不可或缺的核心。

——摘编自(英)J.M.罗伯茨、(英)O.A.维斯塔德《企鹅全球史:大加速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部宪法出台的直接目的。结合所学,从“巧妙的手段”的角度阐述美国宪法实践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棉花出口总额增幅巨大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独有的制度”的含义及其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2021-08-24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高考考前原创热身历史试题(选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千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利。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詹姆士一世对英格兰的传统一无所知…最终导致革命爆发,国王被送上断头台。此后,又经历近四十年的曲折过程,到“光荣革命”议会取得最终胜利。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英国革命后就是贵族掌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革命后的近百年间,随着中央政府职权范围的扩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1850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参选议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国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均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夏玉成《阳光与闪电: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价值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法两国在变革的方式和内容上有何差异。
(3)根据材料,概述“阳光革命”和“闪电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节选)

时间文件成果
1215《大宪章》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1628《权利请愿书》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89《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1701《王位继承法》议会有权力决定国王的继承人

——据《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整理

材料二   1787年美国通过联邦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规定实行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10条宪法修正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不受侵犯。以后又陆续补充了17条宪法修正案,最终这27条修正案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200多年来,美国宪法通过宪法修正案等方式加以改变,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

——摘编自《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共同纲领》所规定的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多阶级、多党派合作的基本精神,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规定了“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最高原则;保障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的颁布使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性质得到了更为完整和规范的法律体现,具备了更为完备的法律形式。

——摘编自臧嵘主编《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宪法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影响。
(4)请结合以上各国宪政发展历程谈谈你的看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国家至少在国内建构上,抑制暴力,实行法治,保护成员,追求公平,成为国家主要职责。

一、现代国家是有限国家,不是全能国家,有限就有限在国家不再试图控制其成员的精神生活,政治事务在权力和权利的博弈机制中解决。

二、在现代国家发展进程中,如果没有在初创之际,搭建好国家的基本政治框架,即便之后再努力为之,也很难将国家装修得美轮美奂。

三、任何现代国家的建立,都是在有利与不利条件交互出现的情况下展开的,建国者必须具备最大限度利用有利条件、全力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的能力。

四、现代国家的建立既涉及立宪者的宪政信仰,也涉及内部的宝贵契机、政治博弈、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更涉及国际环境和国际思潮。

——摘编自任剑涛《为现代国家扎牢"公共,桩脚》


根据材料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得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5-26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5月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