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柏拉图所反对的是政治权力分配领域中的平等,也就是人人可以平等地成为统治者,这正与要求智慧者对非智慧者的统治的国家正义相违背。依据国家正义标准,哲学王统治是最好的政制,因为哲学家富有高度智慧,最适合担任统治者。在柏拉图看来,民主制正好是哲学王统治的反面。如果说哲学王统治最能体现国家正义的要求,民主制则是对国家正义的严重偏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批评的自由不是共同体的政治自由,而是在共同体政治自由的前提下个人行为的自由。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正义要求公民各司其职,但民主制却赋予个人无限的行为自由,使他们不把自己的职责当回事。

——摘编自申林《论柏拉图对民主制的批评》

材料二进入近代,洛克提出了议会至上原则和人民委托权力的思想;潘恩把民主制和代议制明确结合起来;密尔进一步完善了代议制民主理论,使之成为一种成熟的理论体系。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小型的城邦国家变成大型的民族国家,其领土广阔、人口众多、居住分散,这给大众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城邦时期的直接民主无法再实行。因此他们必须选举出代表来行使他们的最高权力,正如潘恩所说的,把代议制和民主制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一种能够容纳和联合一切不同利益和不同大小领土与人口数量的政府体制。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等级制度,导致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元化,社会从等级制发展到代表制,议会成为市民社会在政治国家中的全权代表。同时,代议制从历史角度来看是在国王与议会的长期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出现了“王权、市民、诸侯”的三角均势,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才最终使代议制正式形成。

——摘编自张华《论代议制民主的产生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柏拉图反对直接民主制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代议制民主在近代欧美社会形成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政治妥协已经普遍广泛地应用在解决国际争端当中。因此,我们只有全面地把握和利用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出政治妥协的真正意义,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在国家政治发展的过程当中,当出现矛盾冲突时,就可以利用政治协有效和平地解决问题,促进国家政治体系的健康运行。

——摘编自中国(南方)学术网《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11-01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省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确定于隋朝,完善于唐朝。隋朝三省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并没有明确,而职责明确、运行协调的三省体制,是在唐朝才得以形成的。唐朝在中央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负责草拟有关军国大事的诏旨;门下省是审署下达机构,有封驳之权,负责审查中书省起草的诏旨,如认为不当,可以驳回,此外,尚书省等各官署送呈的奏章,也由门下省先行审议驳正,门下省将审核意见提供给皇帝参考;尚书省主掌行政事务,负责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全国各项政务。唐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和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摘编自赵士祥《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结构与特点的探讨》

材料二   独立战争后,各州从维护本州统治集团的利益出发,使得原来的邦联政府名存实亡、濒于瓦解,同时,以英国为首的国外列强对美国的独立耿耿于怀、虎视眈眈。美国宪政的奠基者们开始把孟德斯鸠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和美国化,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之际,富足的资产阶级之间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当1786~1787年的谢斯起义威胁着他们的基本利益的时候,这种集团间的差异就被共识所取代了。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掌握立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预,同时对总统具有弹劾权。行政权由总统行使,由选民选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案行使否决权。司法权由联邦最高法院以及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来行使,最高法院有终审权,联邦法院的法官均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进行任命,法官只要忠于职守,可以终身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能被免职。同时,规定任何一个机关的官员不得在任职期间担任另一机关的职务。

——摘编自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分权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确立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代分权制与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主要不同。
4 . 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逐渐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分权制衡原则是美国宪法的核心,它不仅在于权力的分立,还在于权力的相互制约……按照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属于国会、总统和法院三个不同的部门。但是由于各部门有其各自的运行程序,且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机构,三权在互相制约的同时,致使周转程序繁多,运作不灵,从而容易导致效率低下、职责不清。尤其是国会与总统之间,常常由于党派政见和利益之争而出现僵持局面,出现混乱拖延,处理事务不力的状况。

——摘编自尤维丽《论美国宪法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建构分权制衡体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影响。
2022-07-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重于防范与惩处。

材料一   周秦以来,中国形成了自创一格的“中华法系”,成为公认的世界五大法系之。在历史的推移和王朝的更迭中,法制虽代有损益,但“诸法合体”、“政刑不分”的旧法律结构形式到清末却始终未变。自古以来,中国的法典基本上是刑法典,但又包含有民法、诉讼法及行政法等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民商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无别的法律结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

材料二   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的确立标志,并简要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图示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并简要说明该宪法的局限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托利党改称为保守党,辉格党改称为自由党。1868 年,保守党先把各选区委员会联合成为一个全国性组织,因而赢得了1874年大选胜利。1877年,自由党也建立了全国性党的组织系统。与此同时,责任内阁制逐渐确立,议会选举的结果直接决定哪个政党上台组阁。英国实现了基于议会多数的两党轮流执政。后来工党取代了自由党的地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保卫共和国”政府18617月颁布了一项关于结社的法律,允许自由建立政治党派和民间团体(但宗教团体必须得到当局的批准)。法国各政治派别由此纷纷组成政党,如激进党、共和民主联盟等。在这些政党和处在变换中的选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第三共和国的政党制度。在这种政党制度下,往往由几个政党结成政党联盟,共同组织政府,联合执政。

——-摘编自张忠、陈应珍《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英法对比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10-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先发后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期领先世界,却在近代落后于历史潮流,值得深思。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城市风貌出现在。
A.7-8世纪   B.11-12世纪
C.15-16世纪   D.17-18世纪
(2)该城市位于今天中国何处?在下图中确定其大致的地理位置。
A.1   B.2   C.3   D.4

(3)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近代的开始”。为证明该观点,某同学梳理了宋朝相关历史。请帮助他,将梳理的典型史实填入表格相应空格中。(用字母表示)
A.儒学复兴B.经济重心南移C.崇文抑武D.三大发明成熟
E.佛道流行F.江南初步开发G.儒学独尊H.西学之风渐盛
宋朝年间典型史实
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持续发展:①____等
政治稳定实行②____政策:中央集权加强
民族融合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加深
文化昌盛宋词繁荣、③____、④____

材料二   在约500年至1500年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不发达地区。与中国比较,这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放慢自身发展的作用,人们称之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15世纪以后中西方历史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中国越来越“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困扰。参考下表范例,完成空格内容填写。
15世纪以后中西方发展趋势比较
领域东方西方
经济____经济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工业国家转变
政治开疆拓土版图奠定: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逐渐确立____
思想文化理学主导,八股取士、实行文化专制历经文艺复兴、____等洗礼,人文主义、理性勃兴
对外政策海禁、闭关锁国,几与世界隔绝____
总体趋势逐渐落后以致挨打逐步迈向现代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独立战争的硝烟未尽,美国却已险象环生:根据1777年《邦联条例》建立的邦联合国会,名为国家领导机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自身威望难于建立。1786年,马萨诸塞州负债累累、陷入绝境的农民们在独立战争的退伍军人丹尼尔·谢斯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凸显了邦联体制的脆弱和积弊。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无力在外交折冲中保护美国利益,英国拒不履行《巴黎条约》,而且与西班牙联手对合众国进行经济封锁;对内,则无法领导和协调13个州,各州自行其是,以邻为壑、不相往来。国内经济严重萧条,国债年息高达1200万美元,而国家年收入仅20多亿美元。

——摘编自百度词条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为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联邦政府为各州的中央政府,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

1)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2)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对宪法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

3)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10条修正案,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了公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但是,印第安人和广大黑人并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邦联政府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国家结构形式发生的变化,并全面评价美国建国初的宪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曾经的罗马共和国政治领袖波利比乌斯认为:“王政、贵族政体、民主政体都是倾向于代表共同体的一部分利益。”但是,罗马人不执着于政体,他们通过执政官制度、元老院制度和市民大会(公民大会)有效地利用王政、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优势。这一举措凝聚了松散分布的城邦势力,进一步消解了国内的对立关系,从而建立了统一的体制。在此基础上,罗马与其他区域、城邦(自治市)联盟,形成了罗马联盟,使得能代表共同体利益的政治体系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将更多利益单元纳入进来。

——摘编自郑皓文《基于公共政策下的罗马政治改革透视—社会政策的隐藏力量》

材料二   共和并非天然所成的。比如在美国的成长历史中,独立战争的确是其非常关键的转折点,但一场战争未必就为共和国这种新的政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同一切初生的制度和组织一样,创始一代的性格和做法都会渗透到这种组织制度之中,进而变成制度的惯性和基因。美国也是如此,独立战争的那一代人基本奠定了美国的政治传统,即便到今天,杰斐逊主义、汉密尔顿主义依然存在于美国的政治辩论之中。共和主义也是精英政治,而独立战争那一代的人就是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精英群体,如埃利斯所言,“政治制度的形态和特征是由少数政治领袖所决定的,他们相互熟识、相互合作又相互冲突,这种合作与冲突在个人性格和理念层面上,塑造了宪法中的制衡原则”。

——摘编自孙兴杰《独立战争一代如何奠定美国根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共和政体的优越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能够确立共和政体的原因。
2022-12-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联邦制与德国联邦制有相同的背景因数。美国与德国都是在国家构建时选择了联邦制,而且都是分权制衡联邦制国家,在联邦制的演进过程中,美国经历了二元联邦主义、合作联邦主义和新联邦主义三个时期;德国联邦制在演进过程中经历了联邦国家单一化、新合作联邦制等。

——摘编自金飞《美国联邦制与德国联邦制比较研究》

材料二   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联邦权力并不绝对排除州的权力,对未禁止州行使而性质又不属于联邦专有的权力,州仍然享有相应的立法权。但根据联邦法律最高条款,联邦一旦就这些领域的事项制定法律之后,则州法律中与联邦法律相抵触的部分无效;联邦也可以通过立法完全排除州对某些事项的管理。在德国,州作为自身职权执行联邦法律时,联邦具有对(其)执行的指导权和合法性的监督权;联邦可以颁布一般性的行政法规,向各州政府派遣代表,也可以经联邦法律的授权向州政府发布指令。德国基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在联邦专有立法权的范围内,各州只有在联邦法律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并在授权范围内,才有立法权”。

——摘编自杨利敏《关于联邦制分权结构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德两国联邦制确立的“相同因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德两国中央与地方在法权分配上的差异。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国家政治体制建设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2-05-26更新 | 28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