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如图是1500—2000年中、美、英、日四国国家实力变迁示意图(Y轴为国家实力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国家经济实力持续下降
B.两次工业革命一度使②成为“日不落帝国”
C.③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中期的两次发展都与美国有关
D.④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霸权地位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是某位史学家对欧美某国宪政进程特点的表述。该国是(       

该国宪政进程不但起步较晚,而且步履维艰,这是因为早期该国长期保持分崩离析状态,政治经济发展落后,缺乏启动宪政进程的历史条件。后来在民族国家统一过程中,旧封建王朝又有幸占据了主导地位,发挥了显著作用,从而造就了一个庞大强悍的“权力巨人”。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3 . 19 世纪中期,全球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出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是(     
A.奴隶制在全球范围彻底废除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2024-04-10更新 | 370次组卷 | 5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第一次阶段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
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
2018-06-09更新 | 2418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承担了普鲁士文化(德意志文化的一部分)的构建,他们只想在思想和理论领域内曲折地抒发已见,经常屈从于普鲁士的“武化”,害怕政治行动。另外,在完成国家统一和确立代议制的进程中也缺少资产阶级的身影。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B.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C.国家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D.军国主义的历史传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74年,大久保利通向日本政府提交《关于殖产兴业的建议书》,指出:“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这反映了日本工业化与西方的不同之处是
A.始终由国家主导日本工业化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通过对外扩张推动资本主义D.国家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2022-05-29更新 | 478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图片可以研究(     

日本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                           俄国宣布“解救”农奴法令                            1862年美国《宅地法》文件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D.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
8 . 下图为一位高三学生在学完某国近代政治制度后,用物理电路知识绘制的图示。由此可推知(       

A.大权控于国家元首手中B.帝国议会制衡政府首脑
C.国民居于权力核心地位D.联邦议会控制立法大权
9 . 仔细观察如表,对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世界史中的重大事件中国史中的重大事件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1871年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83年法国控制了越南
A.历史事件的发生有时具有巧合性B.历史事件需要从更广的视角加以解读
C.19世纪中国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
2023-11-20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辛同学参加了以“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

——【俄】列宁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

——梁启超


材料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他们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致力于民族解放斗争,民族复兴运动开始广泛地兴起。

——摘编自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1894年,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严复首次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最终演变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901年,面对“亡国灭种”的严峻危机,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从而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重构的伟大历程。

——摘编自布海璐、毛维国《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

通过研读,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14更新 | 332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英华中学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