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中国家代号(字母)与言论对应正确的是:
国家言论
A“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B“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C“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人的表决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能依靠铁和血。”
D“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A.美国B.德意志C.日本D.俄国
3 . 下面的示意图从总体上看,主要揭示了(     

A.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022-02-13更新 | 1446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宝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
A.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D.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
2021-11-17更新 | 245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部分
5 . 1889年德国颁布的《养老法》规定: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为70岁,领取养老金的人必须行为端正,没有不良记录。俾斯麦将之作为“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这表明,当时德国实行社会保障政策的目的是(  )
A.健全法律体系B.践行凯恩斯主义
C.加强对社会的控制D.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再现
2021-11-03更新 | 770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D.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826~1854年俄国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达70多次,平均每年达24次以上。1853~1856年俄国与英国、法国等国在争夺黑海和巴尔干控制权的战争中遭到惨败。这使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总法令》等宣布农民有离开土地、拥有财产等自由权利,农民为了获得自由和份地,必须和地主订立契约,并缴付巨额赎金。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摘编自潘黎明《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1871年底,明治政府派出使节团奔赴西方考察,历时两年。在此基础上,大久保利通于1874年5月提出了《殖产兴业建议书》,提出日本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必须效仿英国,鼓励民众发展工商业。要打开局面,“非赖政府官员奖励诱导之力不可”,政府“要参照日本的风土人情,制定发展方略”。他认为农工商“各业需要配套发展”……工商业方面,应该先从“屑丝、纺绩等轻工业制造”入手,……政府应“予之以贷款,予之以扶植”。他认为鼓励、扶植民众经营实业,才是经济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方针确立之后,日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活动。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迎来了战前工业化的高峰,始终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

——摘编自姚传德《从官办到民营——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方针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方针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俄两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自日本明治维新起,促使日本从锁国到开国转变的因素有     
①黑船来航   ②洋学的传入   ③中国鸦片战争的教训   ④幕府的高压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 . 19 世纪 60 年代,俄、日两国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制度阻碍B.以暴力推翻原有政权后进行改革
C.改革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