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形成强有力的政治力量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1-05-13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日本的工业发展中,政府扮演着一个非常积极的中心角色。早期很多新工厂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在经过初期的建设投资和实现生产之后,工厂就转到了私人手中。后来大量的私人工业在日本出现时,政府的意愿和政策仍起到很大的作用。纯粹追求利润从来不是日本企业的目的。日本公司常常争取荣耀和威信,工厂管理者认为有责任为国家服务、服从上级并增益和保护下级。这种态度直接来源于统治日本很多世纪的武士道精神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采用上下分权的政体,设立公会,以施公明正大的政治时,民皆怀其仁德,视朝廷如父母,万民相亲如兄弟,人和悉齐无疑。至此时,武备方面精神万备,故枪炮船舰方始成为真物,操练教阅也方始成为实用。因此即使有外患内贼也决不足患,国家永久太平,王室永久安全绝对无疑。

——加藤弘之《邻草》

材料三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政府扮演“中心角色”的主要措施,除此以外,概括日本工业化发展的独特性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对于日本社会的构想以及“国家永久太平”的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任一种观点的理解。
2021-05-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描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埃及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成果时,共同采用的关键词是
A.政治民主B.民族独立C.富国强兵D.近代工业
2021-04-14更新 | 678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现代化的途径有两种主要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的积累,自发转变;另一种则是转导型,主要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以下属于转导型现代化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日本D.英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
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培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
A.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
C.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
7 . (08四川文综卷,2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8 . 有学者说,历史上德国一旦形成了市民和农民的大联合,就会成为很强大的政治力量,并且能够自下而上地推动德国现代化。这主要是因为
A.德意志长期分裂赋予人民自我发展空间B.人民在1871年德意志统一中发挥主导性
C.《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D.历史上德国市民和农民即是天然的同盟军
9 . 亚历山大二世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坦言:“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废除要好得多,”他为“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所作的准备包括(       
①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主的改革阻力
②成立农民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组织讨论改革草案并拟定改革法令
④于19世纪颁布法令让农民付赎金获得土地和自由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2016-11-27更新 | 1840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