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19年,李斯特以德意志五千多名商人和工厂主的名义起草了《致德意志同盟议会请愿书》,建议邦国间废除关税,成立德意志工商关税同盟,对外国产品实行报复性关税。1834年,关税同盟建立。材料体现了德意志(     
A.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较为盛行B.民族国家意识深入经济领域
C.议会日渐上升为权力的中心D.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部分),其反映出俄国(     
1828年,出生于名门贵族,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对哲学有兴趣,喜爱卢梭等人的学说
1847年,回到家族庄园,企图改善农奴生活,因得不到农奴的信任而中止
1853年—1856年,作为军人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失败后退役
1859年之后,创办了20多所农奴学校,遭到当局的调查后被迫关闭
A.在19世纪前期工业化发展缓慢B.农奴制改革前夕复杂的社会状况
C.在启蒙思想影响下近代教育兴起D.农奴制改革未改变沙皇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72年,明治政府宣布“自今以后,允许四民买卖和私有”。1873年,政府又规定:取消过去封建贡租按村摊派,由实际耕种者缴纳的办法,改为由持有土地执照的土地所有者交纳。政府还按地税的1/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村费。这些措施(     
A.推动了日本土地所有制变革B.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四民平等
C.阻碍了近代日本资本原始积累D.确立了封建领主的土地私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俄等国的相关史实。据此可知(     
国家重大措施
美国林肯总统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
普鲁士宰相俾斯麦促成南德诸邦与北德意志联邦实现合并
日本明治天皇颁布“废藩置县"、“四民平等”等法令
A.深化工业革命的条件成熟B.各国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C.国家元首享有立法大权D.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趋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 .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的大改革是国家、地主和农民各种对立利益之间进行复杂的协调、折衷的结果。政府被迫对地主作了多种多样的让步,219日法令的许多缺点和改革明显的不彻底性由此便可以作出解释。村社保留了连环保,集体负责向国家纳税和交纳赎金。俄国农民在解放后仍没有充分的个人行动自由。大改革把俄国推向比较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但是这离真正的稳定还很遥远,尤其是在政治方面。改革前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解决,改革后工业的迅猛发展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便沉积在没有解决的旧问题之上。社会各阶层不满意国家缺乏民主和自由的专制统治方式,但国家又坚持这种方式,激进知识分子掀起的革命运动就出现了。

——摘编自曹继安《评亚历山大二世的俄国大改革》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大改革”不彻底的表现及其成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改革“大改革”的主要影响。
2022-03-09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面的示意图从总体上看,主要揭示了(     

A.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022-02-13更新 | 141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变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元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基础上,明初鼓励经济作物种植的政策促进棉花的普及,形成了沿江濒海的植棉区域,特别是棉纺织机具的改进更是大大提高了纺织的效率。在这些内外因素作用之下,苏松地区的棉纺织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棉纺织业内部显现了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棉布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出现了专门从事布匹收购经营的棉布字号。大量棉布进入市场流通,促进了这一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棉纺织业的发展也给该地区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明中叶之后大量棉业市镇的兴起,棉货贸易繁荣。但是应该看到苏松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带来的商品经济的繁荣只是局部小范围的,而它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封建经济的束缚,棉纺织业内部出现的新兴因子难以继续拓展。

——摘编自社君立《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

材料二   美国南部的棉花品质优良,再加上内战前棉花销售已经形成了稳定、成熟的市场,棉花成为南部唯一具有绝对优势的经济作物。19世纪后半期,随着铁路的发展,运输价格大幅下降,南部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购买粮食与肉类,棉花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为集中生产棉花创造了条件。为此南方种植园主通过大规模增加棉花产量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润。由于内战结束后,绝大多数黑人租佃农普遍贫困,靠借贷为生,于是种植园主利用借贷强迫黑人租佃农种植并出售棉花以偿还债务,这样借贷者陷入了“棉花-债务-更多棉花-更多债务”的恶性循环之中,以致南部棉花生产的单一种植结构长期存在,且情况不断恶化。

——摘编自吴浩《试论内战后美国南部棉花生产扩张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苏松地区棉花产业发展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美国棉花产业发展的成因。
9 . 德意志帝国时期,文科中学的教学内容偏重于拉丁文和希腊文,实科中学的教学内容偏重于自然科学,但当时实科中学的学生不能升入大学。1901年,德国宣布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具有同等地位,毕业生可以升入大学。这反映了德国
A.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义务教育的普及
C.社会等级观念的强化D.经济结构的变化
10 . 《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俾斯麦一手包办下由1866年编纂的《北德意志邦联宪法》修改而成,由多个单独的文件汇总而成,颁布于1871年4月16日。对这个历史结局解释最合适的是
A.德意志的统一是普鲁士势力的延伸
B.德意志各邦之间资本发展极不平衡
C.普鲁士在各邦统一后居于优势地位
D.俾斯麦策划三次王朝战争打败各邦
2021-12-2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