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872年日本文部省颁布《学制》,两年后进一步颁布《增补学制》,在此推动下,日本基础、高等教育和外语教育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1890年日本政府又颁布《教育敕语》为国家基本教育方针,其中规定忠孝为“国体精华”,维护天皇的绝对权威。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反映了(     
A.文明开化政策的深化B.天皇专制权力至上
C.广受世界趋势的影响D.传统与近代的杂糅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欧洲大地工业革命盛行,普鲁士和奥地利两个邦国同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联合工人想冲破封建统治阶级的束缚。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同政府一起镇压工人运动,企图通过制定宪法来实现民主化改革,这次运动也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次运动充分暴露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但它却是德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追求民主的一次伟大尝试。

——摘编自韩承文《1848年欧洲革命史》

材料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从法律上承认了德意志帝国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此后,德国在专制和军国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通过对外战争,对内改革,最终德国成为了当时欧洲大地上的一只雄狮,一跃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不可一世的帝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三   考虑到德国的历史原因,一直以来也缺少民主政治制度,同盟国决定全面对德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以保障德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在传统地方建立民主自治政府,从而通过基层民主意识唤醒德国大众的民主意识。从地方积累经验,让大众知道通过民主手段来参与地方政治,再逐级推广,为更高一级的民主铺垫。在地方民主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民主手段制定宪法和组织政府机关,恢复德国各民主党派的政治活动,通过全民参与推动民主政治的建设。改革公务员制度,减少人为的干扰政治。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

(1)指出材料-19世纪40年代普鲁士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二分析革命失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德国民主化的演进趋势。
2024-03-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德国自1835年建成第一列蒸汽火车以来,铁路大都是由私人建造和运营的,1873年德帝国国家铁路局成立,开始了德国铁路国有化的进程,各州强烈反对交出他们的铁路,不愿意为帝国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一部分主权。德国的铁路政策(     
A.是德国专制主义残余的产物B.迎合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潮流
C.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D.顺应了国家统一后的建设趋势
4 . 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基于对世界历史趋势和特点的理解,认为19世纪的世界是一个解放的世纪。下列表述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提高解放生产力B.欧美主要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人类解放事业D.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面貌迅速改变。由于土地的逐渐丧失,许多贵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条件陷于破产。从1862年到1905年,贵族掌握的土地减少了41%。失去土地而流入城市的贵族充实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从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到工人、农民、手工业者乃至女仆。正如卡列林所说:“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就是这样,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贵族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接近。”同时,参加工商业活动也是贵族中普遍的行为。他们开办得最多的是制糖、酿酒、榨油、面粉、木材、制呢等工厂。此外,贵族们还参加各类股份公司、购买股票和各种有价证券。对工商业活动的广泛参与,促进了贵族的资产阶级化,那些本来是典型的贵族代表人物,现在却成了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商人。

——摘编自《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专制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贵族社会面貌发生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俄国贵族社会面貌变化的积极影响。
2024-03-15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晚期,受重商主义政策的影响,并且为打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上贸易垄断,英国枢密院便示意伦敦商人筹备创办东印度公司。后凭借其自身的实力和政府的支持,公司在印度建立了许多的商馆、工厂和仓库,进行着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商业贸易。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提出要在“领土霸权的基础上”保卫公司的“商业霸权”,这标志着该公司不仅要在印度扩大贸易和追求商业特权,创造条件,争取建立殖民地已经成为与追求商业扩展平行的目标。1698年的政府颁布关于东印度公司转变时期的特许状第10条规定:根据需要,东印度公司有权在东印度任何要塞、工厂和种植园等地建立行政管理机构,有权提名和任命各地的行政官员。1773年,工业革命已经迅速地开展起来,英国颁布对该公司的调整法,其中第7条规定:为了更好地管理在印度的领地,(英国政府)将孟加拉省督升级为总督,对公司董事会负责,拥有对整个英属印度的全部管理权力,被授予包括宣战和签署和平条约的权力。

——摘编自汪定华《近代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变迁——以对特许状的解读为基础》

材料二   1873年,岩崎弥太郎利用自己多年负责土佐藩藩营商会的有利条件,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原属于土佐藩所有、多人合伙承包的“三川商会”的全部财产,创建了私有的三菱商会,主营海运业。在明治前期,为适应日本移植西方资本主义需要政府和商人资本联合起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三菱公司采取充当海运业界“政商”的企业经营策略,获得了诸多的优惠便利和惊人的高额利润,从而一跃成为“海运之王”,并且在短短的10年间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与日本选择“已无力扩张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化道路相适应,自19世纪90年代起,三菱财阀采取大力发展军事重工业的企业经营战略,特别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期,三菱公司充分利用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借助国家力量,将军需生产膨胀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岩崎社长阵头指挥体制”下,岩崎家族人才辈出,团结亲睦,共同推动三菱财阀的迅速崛起和发展。

——摘编自王文英《试析三菱财阀迅速发展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起源发展的阶段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三菱财阀创建和发展的原因,并指出日本三菱财阀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共同点。
7 . 1740年普鲁士发动西里西亚战争,从奥地利手中夺取了西里西亚。在奥地利统治时期,西里西亚的年财政收入仅为210万弗罗林,但在被普鲁士占领数年后,其年财政收入就增加到700万弗罗林。这一变化(     
A.显示出普鲁士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B.体现了民主政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C.反映了工业对国家财政的独特贡献D.揭露了专制政府对工人的残酷压榨
2023-02-10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2·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萌生于19世纪中叶的日本亚洲主义原是一个多翼并存的思潮,其中的兴亚论、国粹论,主要体现为日本民族主义者抵抗西方侵略,要求亚洲民族联合起来而恢复一定的独立性的思想要求,反对文化上的全盘欧化,建立日本与亚洲自尊自信的意识主体的精神愿望,且透露希求结成亚洲经济共同体以抵制西方经济压迫的初始意念。然而即使是这个时期的亚洲主义,也在组织上、思想上,隐含着侵略主义的元素。1891-1898年间日本亚洲主义发生急遽变化。这时期的亚洲主义,理论上炮制日本膨胀论,提出觊觎中国领土的保全支那论;实践上继承日本浪人集团的侵略传统,开展对中国的实地调查,为日后侵略中国积累情报资源。早期亚洲主义性质发生根本异变,蜕变为日本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侵略主义理论。

——摘编自盛邦和《日本亚洲主义与右翼思潮源流-兼对戚其章先生的回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日本亚洲主义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亚洲主义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2-04-09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2022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肯对美国作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其遇害后所产生的“伟大的解放者”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标准的美国历史叙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界开始挑战这叙事。七十年代“新美国史学”流派出现,强调“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一些学者也注意挖掘相关档案文献材料进行研究。随着八、九十年代州权主义的抬头,林肯“伟大的解放者”形象受到颠覆性质疑。埃里克·方纳认为,林肯一方面提倡自由劳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认可奴隶制在南方的存在,这说明内战与解放奴隶并不直接相关。芭芭拉·菲尔兹也认为,内战中真正启动废奴进程的不是那些写在国会或总统文献上的文字,而是来自那些为争取自由而采取“主动行动”的奴隶。

——摘编自(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伟大的解放者”形象产生的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学界对林肯评价变化的原因。
2022-10-27更新 | 231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871年12月,岩仓具视率使团出访欧美。初到美国时,他的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引来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这刺激他剪掉发髻并订制西式礼服。1872年11月,岩仓具视拜见英国女王时已经是全身西式装扮。这一变化说明(     
A.维新官员积极践行“文明开化”B.日本社会生活开始西化
C.社会习俗的转变引领改革浪潮D.岩仓使团重视外交礼仪
2022-07-14更新 | 4714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北历史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