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54年,美国通过的《土地价格递减法》规定,针对上市多年而没有销售的西部地区土地,按与其上市时间成反比的规则重新核定新的上市价格,上市时间越长,出售价格越低。同时,美国西部各州设立了移民局,各州还纷纷出版书籍介绍本州基本情况。美国上述举措(     
A.意在扭转国内战争基本态势B.埋下了南北冲突的隐患
C.导致了美国长期的种族矛盾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62年5月,林肯政府签署了《宅地法》。该法令规定:凡年满21岁的公民,或申请加入美国国籍而未曾持械反抗过美国政府的人,都有权登记免费领取160英亩宅地。登记人只需缴纳10美元手续费,在宅地上住满5年后就成为宅地所有者。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的目的是(     
A.缓解当时财政困难B.强化联邦政府权力
C.关注民生消解贫困D.服务战争维护统一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动或讯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摘编自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二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法、美、德四国代议制政治体制简表

国家国家政体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权力中心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____ 议会
美国____总统总统总统
法国民主共和制总统部长会议主席议会
德国____皇帝宰相皇帝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主要内容,并简要指出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的背景。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三中的表格。
(4)通过对19世纪后期英、法、美、德四国代议制政治体制的比较,你有何认识?
2023-08-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俄罗斯的国力空前壮大,它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总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国土雄踞欧亚大陆。沙皇俄国虽善于开疆拓土,却不擅长在西方扩张其文化影响力,西方仍对俄罗斯保持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讥讽俄罗斯“有着北极熊式的憨厚和野蛮”,即使满怀善意,也可能会让人室息在它的“熊抱”中。拿破仑战争之后,俄国一度成为神圣同盟的领袖、欧洲的主宰,但在19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形象却并不被西方看好。

——摘编自许华《西方语境中的俄罗斯形象之困》

材料二   一战期间,英法反对俄国单独与德国停战、和谈。它们主导的巴黎和会不仅把苏俄排除在外,而且成为策划反苏的大本营。英法积极地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但以失败告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美本是中立国,由于十月革命,美国对苏俄态度急剧恶化,双方走向敌对。美国国务师兰辛说:归根到底,布尔什维主义对于美国安全的威胁比德国更大,因为它既否定民族性又否定财产权,并以革命威胁美国。”

——摘编自李兴《论十月革命与世界体系问题》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从苏联回国后发表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

——摘编自孙力周《苏联曾是经济萧条中的大赢家》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俄罗斯印象”的理解。
2023-05-21更新 | 43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帕卡尔石棺盖板上的线刻图像体现着古代玛雅人有着原始的宇宙观与思维方式……因玛雅文明发达的农耕文明作为先决条件,自然界一年四季、寒暑更替的时间概念显得尤为重要。在玛雅人的观念里,时间是周而复始、不停轮回地循环着的,这也渗透进入统治阶层的统治理念、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玛雅文明中将人类生活的中界定义为五瓣梅花结构,且统治者位于其中心位置,也表明统治者拥有超自然的力量。为了使他的权力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反映到玛雅宇宙观的认知体系,并以宇宙观促进宗教活动。这些宗教信仰渗透进入玛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筑了玛雅人的宇宙空间结构、神灵体系、创世演变、宗教仪式、死亡与重生以及国王与贵族的地位与作用,从而维系了古代玛雅社会的稳定运转。

——摘编自吴思佳《玛雅墓室壁画的宗教意义——以帕卡尔石棺线刻图像为例》

材料二 林肯政府最初对战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1861年7月,匆忙组织起来的联邦军在进攻中遭到惨败。林肯政府在战争开始后奉行的基本政策是反对分裂……这赢得了北方部分民主党人的支持,并使得西南边境上的4个蓄奴州继续留在联邦之内。回避南方各州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拒绝黑人参加联邦军作战,这在当时是正确的,有利于维护联邦的统一。共和党内的激进派要求林肯政府扩大战争目标,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并采取革命措施。林肯审时度势,1862年5月颁布了《宅地法》。1862年9月林肯发表了预告性的《解放宣言》,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地区的奴隶从此永远获得自由;凡条件适合者可以在陆海军服役。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摘编自《林肯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玛雅宗教的特点,并概述玛雅宗教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采取的政策的演变,并加以评析。
2022-11-25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沙皇俄国政府围绕农奴制改革产生了三大派别。自由派和保守派主张自上而下改革,激进派主张自下而上改革;保守派主张无地解放,而自由派主张有地解放。沙皇最终接受自由派的主张,同时保留贵族地主土地,这样,保守派的利益受到重视,激进派废除农奴制的主张也得到满足,改革得以顺利开展。材料主要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D.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糖业由盛转衰,清政府着意扶植糖业发展,同洋糖进行抗争。1898年,户部建议江西等“种蔗之地,广植丰收,购机制造,则岁增之利无算”。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人赴日本考察新法制糖,预备回国后正式成立公司,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罢。1929年,中国企业家发起国糖保护运动,国民政府给予这些企业家经营特权,并修改关税,保护原料糖进口。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国力不济等原因,中国糖业发展始终成效甚微。

——摘编自赵国壮:《东亚糖业史研究》

材料二江户幕府初期,日本多次派使节到中国学习制糖技术。明治初年,又从福建引入优良甘蔗品种。1895年,日本侵占中国的糖品生产基地台湾,以之为基础,加快制糖业发展。1906年,政府设立负责糖业调查、补助等事宜的糖业改良事务局。日本糖品产量增长了3倍以上。与此同时,日糖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

——摘编自(日)社团法人糖业协会:《近代日本糖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日两国糖业发展途径的相同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日两国糖业发展的不同结局及其启示。
2022-10-27更新 | 3090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2022-09-08更新 | 7268次组卷 | 5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采用贷款和补贴的办法资助私人工业的同时,还主动承担了修筑铁路、电讯和电话线路、码头、船坞等项目。这表明当时日本
A.大力发展国有经济B.政府主导经济发展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D.实施文明开化政策
10 .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形成B.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
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D.君主立宪制度在亚洲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