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2 . 1872年日本文部省颁布《学制》,两年后进一步颁布《增补学制》,在此推动下,日本基础、高等教育和外语教育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1890年日本政府又颁布《教育敕语》为国家基本教育方针,其中规定忠孝为“国体精华”,维护天皇的绝对权威。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反映了(     
A.文明开化政策的深化B.天皇专制权力至上
C.广受世界趋势的影响D.传统与近代的杂糅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日本政府正式推行“废藩置县”政策,颁布《户籍法》,次年进行首次全国户口调查,开始编制全国性户籍。《户籍法》规定“户籍旧习错综复杂,在于按照族属而不按地域编制,虽有遗漏而不便检查。此度编制之法采用臣民同等,华族、士族、卒族、神官、僧侣乃至平民,均按照地域编之”,“以其居住之地专收无遗漏为宗旨”,“根据各地方的土地的基本情况划分区域,以区为单位,各区设户长掌握其辖区内户数,人员生死出入等详细情况”。居住在同一地的家族全体成员为一“户”,“户主、直系长辈、户主配偶、直系晚辈、旁系亲属均须记录在册”。户主是家族之长,一户之主,家族成员按照尊卑、男女、长幼顺序记载,无论入籍、除籍、转籍均需户主申报。

——摘编自王鹏飞《近代日本户籍制度的建立与变迁》

材料二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以及城镇化发展,国家开始了户籍制度改革历程。1984年《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颁布,规定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户籍严控制度开始松动。1997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意见通知,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逐步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需求,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摘编自李丹阳《新中国70年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演变历程、逻辑与趋向》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日本近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对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户籍制度的变革趋势及其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户籍制度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德国自1835年建成第一列蒸汽火车以来,铁路大都是由私人建造和运营的,1873年德帝国国家铁路局成立,开始了德国铁路国有化的进程,各州强烈反对交出他们的铁路,不愿意为帝国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一部分主权。德国的铁路政策(     
A.是德国专制主义残余的产物B.迎合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潮流
C.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D.顺应了国家统一后的建设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基于对世界历史趋势和特点的理解,认为19世纪的世界是一个解放的世纪。下列表述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提高解放生产力B.欧美主要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人类解放事业D.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6 . 棉花王国的危机

                                      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

材料一   北美独立后,棉花迅速取代烟草成为美国南部主要的现金作物,其产量从1791年的0.5万包增长到1820年的72.2万包,到1840年增加到100万包,并使南部获得了“棉花王国”的称号。

材料二   据统计:1859年~1860年南部销往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棉花分别为2344000包和1069000包,而销往北部的棉花只有94300包。1814年从外国输入美国的商品为1300多万美元,而1816年增加到14700万美元。

材料三   

众议院保护关税表决情况
1816年1828年1842年
东北部17—1016—2326—7
大西洋中部42—556—650—8
东南部16—354—488—41
西南部9—412—176—32
西北部4—017—1013—11
说明:表中的每组数字前面为赞成票,后面的数字为反对票。

——以上均摘自《美国史通论》


问题
(1)简述独立后,促成美国南部获得“棉花王国”称号的主要因素。
(2)美国南部为什么把棉花大量输往英国和欧洲?对美国经济和社会有何影响?
(3)从材料三看,赞成和反对保护关税呈现怎样的趋势?赞成和反对主要目的是什么?
2020-02-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20世纪最初20年间提出了“宋代近世说”为核心的中国历史时代划分学说和 “中日文化同一体”、“文化中心移动说”的中日文化关系论。对清末中国的研究,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陷入政局反复动荡、军阀割据的黑暗时代的失望,促使他去追寻他所看到的这些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现象,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是在中国史上的什么时期开始形成的?他找到的答案就是“宋代”。他发现“宋代以来的近世”是中国目前弊端的根源,是中国走向未来所必须克服和超越的对象。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问题,他提出“文化中心移动说”,他预言:东洋文化的发展,有时还会越出本民族、本国的界限,形成一个“东洋文化圈”。今后,中国文化的中心将移至日本,将由日本来代替中国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这就是近代日本的国家使命、文化天职。
评材料中内藤湖南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12-12更新 | 5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新课标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思想界一改以前对王安石批判的态度,将王安石比作重商主义典范,更有留学西欧的学者引王安石为知己,认为其经济政策一改中国传统的退守主义,变为扩展财源的积极主义。这一变化(       
A.宣扬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B.适应了日本脱亚入欧的需要
C.为日本对外侵略作理论准备D.使日本摆脱了中国儒学影响
2024-05-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明治维新初期,欧美的资产阶级思想涌入日本,自由民权运动风起云涌。1880年以后,支持自由民权运动的教育家森有礼、福泽渝吉等接受了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国家主义思想,由自由主义的基督教徒转变为了忠实的国家主义者,反对自由民权运动。这一变化反映出(     
A.德国大力扶植日本B.日本政治民主化的需要
C.日本专制集权加强D.日本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024-03-21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河南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面貌迅速改变。由于土地的逐渐丧失,许多贵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条件陷于破产。从1862年到1905年,贵族掌握的土地减少了41%。失去土地而流入城市的贵族充实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从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到工人、农民、手工业者乃至女仆。正如卡列林所说:“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就是这样,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贵族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接近。”同时,参加工商业活动也是贵族中普遍的行为。他们开办得最多的是制糖、酿酒、榨油、面粉、木材、制呢等工厂。此外,贵族们还参加各类股份公司、购买股票和各种有价证券。对工商业活动的广泛参与,促进了贵族的资产阶级化,那些本来是典型的贵族代表人物,现在却成了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商人。

——摘编自《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专制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贵族社会面貌发生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俄国贵族社会面貌变化的积极影响。
2024-03-1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