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漫画是思想宣传的重要手段,借助漫画可以了解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赏析以下三幅漫画,并回答问题。

(1)请指出三幅图所反映的欧洲重大历史事件,并分别概括出三幅漫画的思想主旨。
(2)据漫画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三幅漫画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并选择其中一幅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简要评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初,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威。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德国作家歌德(1749—1832年)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近代美国近代德国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864年,普鲁士对丹麦开战,王朝战争开始
1866年,普鲁士对奥地利开战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德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及其政治制度的差异。
2023-06-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选考)试题
3 . 历史上欧洲深受亚洲文化影响,也对亚洲产生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世纪阿拉伯人对欧洲文明发展的贡献,并指出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现代化道路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这种特点给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始于19世纪50年代后期。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3个对美国农业和农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意义的法案,即《农业组织部法》、《宅地法》和《莫里尔法案》。1884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关于阻止在牲畜中蔓延传染病的法令;1887年,国会通过《哈奇法》,开创了合作的试验站制度,即由农业部、各州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分工协作,共同承担农业科学研究任务。虽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农业和鼓励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措施,并设立了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所以美国农业发展的进程并未遭到很大的挫折,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1940年,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此基础上,美国用了50余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摘编自孙鸿志《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政策分析及启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这一时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准备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问题,并通过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制度变迁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由于片面地强调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上的“大”和“公”,忽视了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实质内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因此遭到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缓慢增长和波动的态势。这一时期,国家从降低农业税、增强农业贷款力度等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受“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以及国民经济中对工业的重视和倾斜等因素影响,农业发展出现较大波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时期。在经历了准备时期和初步实践时期之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变革了原有生产经营体制,建立了新的组织形式。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经营体制和组织方式的变革,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提高了农业产量,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摘编自王国敏、赵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1949201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它主要有以下特点: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其存在主要作为国家的象征。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表面上,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的批准,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

——摘编自陈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法两国君主立宪制结局的不同原因》

材料二   1871年建立起来的总意志帝国是普鲁士首相伴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是普鲁士强叔政治的结果在意态帝国中,以皇帝为首的容克贵族居于领导地位,资产阶级则从“参与”的意又上加入了统沿阶烦的行列,帝国在建立之初虽然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立完为虚,君主是实。1871年修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有任免国家官史之权,有法律的创制叔是帝国武装力量的统帅,决定帝国的对外政策;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拂和,与外国缔结同盟和签订条约委派驻外使节。帝国宰相是全帝国唯一的大臣,其领导下的内网主持着帝国政府的运转。由于宰相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因而只对皇帝而非议会负责;而由宰相任命的国家各部门的负责人则对宰相负责。从立法机构有关权力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政治生活中的专制主义色彩。

——摘编自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专制色彩形成的历史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的工场已是使用不完备的机器装置的“工厂”。在这些工场中,强力的动力设备——水车——被用于机械的驱动作业。政府成立了各种特许贸易公司和商业冒险团体,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东印度公司、俄罗斯公司、东地公司等。批准成立各种股份制贸易公司既是政府聚财的手段,也是进行商业扩张、地理大发展和海上掠夺的工具。

——摘编自姜振寰《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德国工业革命开始起步,到19世纪70年代末基本完成。此后,德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其工业产值超过了英国,仅次于美国,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从19世纪40年代起,铁路建筑业迅速发展,到1872年,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公里,超过了法国甚至英国。与此同时,德国还大力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设港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为尽快摆脱落后局面,促进经济腾飞,德意志各邦政府都充分发挥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作用,大力推进工业革命……同时,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到19世纪70年代末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机器制造、化工、电力技术的进步,不断为农业提供先进的机械设备、化学肥料、农药和电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力的应用引起农业机械的革命性变革,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化学肥料的生产技术,特别是合成氨的突破和化肥工业的兴起,为农业提供了大量养分高、肥效快、便于运输和机械化施用的优质肥料。这一切大大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

——据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的工场与“工厂”之间的联系,并分析“特许贸易公司和商业冒险团体”的活动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德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工业革命对欧洲农业的影响。
2023-06-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宏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世纪后期,德国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宪法看起来自由民主,但实际上其条款的起草却巧妙地掩盖了真正的绝对专制思想。宪法设立了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个机构组成的议会或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构成了立法机关的上院,由61名成员组成,这些成员由联邦国家的君主们任命。而普鲁士国王作为帝国皇帝可以任命17名代表。这些联邦议会的成员按照其代表的政府或统治者的指示来进行投票表决。帝国议会构成了议会的下院,由通过普选产生的大约400名成员组成。最初选举的比例是联邦政府内各联邦国家按照每2万人口选举一名会议代表。

——摘编自[]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   1873年,德国创立了“帝国铁路局”,负责协调各种铁路系统的建设、装备和营运。1879年,政府购买了5000公里的私营铁路;1884年,再次收购了10个公司的4000公里铁路;随后政府还决定停止给予私营公司以建筑重要路线的新特许权。19世纪后期,德国建立了国立物理研究所、国立化工研究所、机械研究所等。对于一些工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科技难题,德国政府也尽力去帮助解决。当英国人发明托马斯转炉炼钢新技术后,德国立即引进,很快就使质量极差的磷铁矿发展成为工业财富。

——摘编自刘雄《大国崛起的产业政策及其特征

——以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德国、美国为例》


(1)概括材料一中该美国学者对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评价,并说明其依据。
(2)运用唯物史观简述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影响。
2022-10-13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7世纪中叶,革新派拥立孝德天皇即位,组建起新的政权,仿中国建年号为大化,以唐朝的律令制度为蓝本实施大化改新:将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变为公地、公民,由国家统一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效仿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授予公民定额的口分田,在保证公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规定公民按时向国家缴税。这样既防止了豪族继续扩张领地,也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日本政府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模板设置中央官制,根据唐朝的州县制在地方设立行政区划——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将旧豪族的统辖势力范围置于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然而,没有内在政治结构衔接性的照搬照抄式的内政改革受到了强大守旧派势力的顽强抵制,大和朝廷内部的革新派与守旧势力围绕改革而产生的对立冲突不断凸显。

——摘编自娄雨婷日本古代律令制国家的形成与特点》

材料二   自从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首次公开地提出公民权利这一概念之后,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和义务就成为资产阶级宪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虽然日本明治宪法也写上了若干有关人权的条文,但这些条文不过是天皇专制统治的装饰品而已。由于日本明治宪法是钦定宪法,“人民”因此在宪法中都被称为天皇的“臣民”。宪法列举了臣民有居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自由等方面的权利,但是又规定权利必须“在法律范围内”“在不妨害安宁秩序及不违背臣民义务之范围内”方能获得。宪法“在一般词句中标榜自由,在附带条件中又废除自由”。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民不但连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都享受不到,而且由于受到军事警察机器的高压和宣扬“皇民”思想的《教育敕语》的毒害,对国家政治的参与极其有限,这也是后来日本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祸根之一。

——摘编自孙月娥《试论日本明治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措施并进行简要评价。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宪法的局限性并说明其成因。
2022-07-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17月,新政府成立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文部省,将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作为重要任务,并开始关注女子教育问题。12月,文部省颁布“设立女子学校公告”,指出“人所以能昌其家业者,端赖男女各知其职分也。今虽有男子学校,而女子之教未备,故此番雇西洋女教师,开官立女子学校。自华族至平民,若纳资费皆可许其入学”。这一公告表明女子教育被纳入近代学校教育体系,使日本成为东亚国家中女子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在文部省的积极推动下,东京女学校、京都府立的新英学校及女红场、开拓使女学校三所女子学校在1872年内相继成立,这是近代日本最早的一批官立女子学校,从此拉开近代女子教育事业的序幕。

——摘编自戴婉莹《明治前期(1868-1886年日本女子教育探析》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近代女子教育事业的内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开启近代女子教育事业产生的影响。
2021-12-01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文明与文化的“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1840年,眼看一个老大帝国在鸦片战争中败于远来的“夷狄”小邦,日本朝野为之震动,这可视为日本人现代觉醒的开端。1853年美国“黑船来航”或称“佩里扣关”,成为日本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甚至可以看做明治维新的起点。明治政府实施以西方国家为榜样的“文明开化”政策,号召动员国人学西方,下令神佛分离,儒学被全盘否定,西装被定为官服。画家放弃了自己的民族风格,民族音乐让位于贝多芬、瓦格纳。一时间,“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如无本之木,缺乏支撑点,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冈仓天心针对“全盘西化”的倾向,提出了以回归儒学、恢复民族自觉、重建日本文化为目标的“亚洲觉醒论”。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文明开化”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明与文化“离异”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明与文化“回归”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