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农民虽然人口众多,直接创造了财富,但他们没有政治能力和文化能力去改变自己的政治地位。尽管从中世纪后半期开始,封建领主经济一步步瓦解,自耕农和雇农越来越普遍,但他们的负担和义务仍然是最沉重的,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他们只能非常被动地跟着社会的进步享受到一个文明底线不断提高所带来的权利、尊严和幸福。

——李筠《中世纪》

材料二 1855年亚历山大二世即位后,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骚动在1859年为90次,1860年为126次, 1861 年则猛增到1176次。

——历史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总结作者对于中世纪农民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封建领主经济一步步瓦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沙皇政府为应对空前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并简述其影响。
2024-04-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留学活动】

材料一   贞观初年,日本留学生、学问僧称颂“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建议日本政府重用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建立以大唐为蓝本,“法式备定”的封建国家。从唐太宗贞观四年到唐昭宗乾元元年,日本共正式派出19批使节。留学生全部随遣唐使入唐,均为经过日本朝廷精心挑选,有较高素养的人才。日本留学生分散在国子监六馆学习儒学、文学、佛学、律令等各种课目,其生活费由唐朝政府补助。留学生的习业内容有明确分工、有意从不同方面吸取借鉴唐朝文明成果,补日本之短。

——摘编自姚嶂剑《遣唐使: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略》

材料二   1896年,清朝首次向日本派遣十三名留学生,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大力倡导留学日本之效,“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从 1901年到1907年,中国留日人数高达26000人。日本逐渐成为中国接触西方和日本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的窗口。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等翻译团体,翻译了国外大量政治、文史、军事、理工、农业、医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 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革命舞台的一部分。黄兴曾是官费留日学生,1904年谋划起义失败后又与宋教仁等一同亡命日本。留日学生视黄兴等为英雄,追随的人甚多。

——摘编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日本赴唐留学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清末赴日留学活动兴起的主要因素。
2024-04-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 19世纪初,德意志仍然是一个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807年,德意志邦国之一的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率先踏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改革。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告成立,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德意志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开始,并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要求。

——摘编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德国工业化启动的独特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4-04-1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代议制度,使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而在政治体制上对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使之在形式上代表着民意行使国家权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材料三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法国《1875年宪法》

材料四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要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史,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

(1)材料一发表于哪一年?以后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政体?由此,英国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的职务是什么?
(2)材料二所示,它是近代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确立该制度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政体的特征是什么?反映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设想?
(3)近代法国政治体制循环多变,各派政治力量对此展开了反复较量。据材料三,l875年最终确立了什么体制?
(4)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一,指出德国的“皇帝”与英国国王在权力上有何不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19世纪末移民潮和难民潮的到来,美国语言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突出表现在努力巩固英语的地位,将其上升为国家语言和通用语言。一方面,人们需要通用语言来处理迅速增加的经济、政府及公共事务;另一方面,移民和难民的大批涌入带来差异极大的语言文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到1919年,有15个州通过立法规定必须在所有公众场合使用英语。

——摘编自陈新仁《美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沿革与启示》

材料二   17世纪以来,法语是法国上流社会先生的语言,方言则是各地民众唯一使用并掌握的语言。大革命前夕,法国存在三十多种方言,因语言障碍,方言区的民众对国内巨大的政治风暴不知情或不关注。革命者将废除方言、统一民族语言视为传播共和思想、巩固共和国的一个必要前提。于是,讲法语被视为爱国行为,这一全新的语言观引发了法国历史上首场全民性的语言爱国主义运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反复,直至20世纪初,法语才真正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通用语言。

——摘编自曾晓阳《从先生的语言到公民的语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推广通用语言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语言爱国主义运动”的影响。
6 . 阅读下列材料: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   三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帝国议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
(2)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
(3)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二和材料三规定有什么不同点?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
2024-04-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天皇发布《改新之诏》,是为大化改新。第一,废除贵族私有的土地和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第二,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给6岁以上的公民分口田,死后归还,不得买卖,授田者必须负担租庸调;第三,改革官制,各级官员由国家任免,废除氏姓贵族世袭制,中央设立二官八省,地方设立省、郡、乡等。

——摘编自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图1   《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百年纪念

(该条约是1858年双方缔结的一项贸易协定,自1859年7月4日生效)


图2   圭亚那发行的纪念明治维新的邮票,呈现日本开通铁路的场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2024-03-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1级)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光荣革命却在非暴力的过程中完成了制度的变迁。虽说新制度仍需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渐得到完善,但光荣革命毕竟是奠基的第一步。这使人们意识到,妥协和渐进也可以达到目标: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非暴力的光荣革命中竟然被解决了。英国人从光荣革命中学到了许多:后来的英国人们,无论是激进还是保守,都企图到光荣革命中去寻根溯源。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二:从世界各国代议制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德意志帝国皇帝是国家元首、权力中心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德国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他们打着代议制民主招牌,而行专制独裁之实。

——摘编自黄牧航《再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教材处理》


(1)指出材料一中光荣革命后英国“新制度”实现路径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8世纪英国在构建新制度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德两国代议制中国家元首权力、政府首脑产生及与议会关系的不同。
9 .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经历了曲折和反复的漫长过程,各个国家由于历史条件、政治传统等实际情况不一样,建立的民主政治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维多利亚18岁成为立宪君主,女王学会了如何心平气和地与首相共事,尊重政府的决策,哪怕她从心底里讨厌这个首相。

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首相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1890年,因为与威廉二世在外交政策上发生分歧,俾斯麦虽然一肚子委屈,但还是被威廉二世解除宰相职务。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及不同的原因。
(2)同样作为立宪君主,导致祖孙二人的表现有如此大差距的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
2024-01-05更新 | 4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民主思想的火种被移民传入北美。五月花号公约带来契约思想,特许状带来了政府必须保卫地方特权的思想。18世纪,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对英国自由的描绘、对法国政治黑暗的抨击,受到北美人的欢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对英国政制的研究,引起北美思想家的重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此时已相当流行。

——摘编自李永清《略论美国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材料二

序号重大历史事件
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2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31871年德意志帝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4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启蒙思想对18世纪北美发展历程产生了哪些影响。
(2)围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从材料二的表中任选两件相同的政治制度建设,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对主题进行说明。(要求:主题准确,说明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