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三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1)根据材料一,归纳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转折点的理由。
2020-07-17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国家机器的变革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归纳这些国家机器变革的核心理念。
(3)你如何看待19世纪60年代“国家机器变革”这一现象?
2019-10-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历史二模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历程(节选)

1871年成立文部省,领导教育改革工作,提出“文明开化政策
1872年颁布《学制》,提出普及国民教育,并规定开办农工、水产、商业等10种实业学校,兴办师范学校。
1886年颁布《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校的设立,必须与它所在地区学龄儿童数量增长相适应;确立两级师范体制,培养专业教师。
1890年天皇下达《教育敕语》强调德育以儒教为根本,西洋哲学为参考,明确教有目的是造就义勇奉公忠良臣民,以扶翼皇运
1894年通过《徒弟学校规程》《实业教育国库补助法》等法规,从课程设置到资金来源全方位规范实业教育。

——摘编自安秀玲《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史作用》等


(1)根据材料,归纳日本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极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教育敕语》颁布的历史影响。
4 .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乃至亚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审视1868—1889年明治维新的全过程,可以看出,1868—1878年,明治政府全面移植欧美文明,破旧立新,欧化色彩强烈,社会面貌变化剧烈。与此同时,贪大求洋、政府内斗、改革实效不高等问题,致使维新难以为继。1881年11月,太政官大书记官井上毅进呈《人心教导意见书》,建议政府劝奖汉学、倡导忠爱恭顺之道,发展实业教育,推广与日本国情最接近的德国学等。明治政府及时调整政策,至此,政策基调转为“兴汉学”和“学德国”,这成为维新成功的关键举措。

——宋成有《明治维新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材料二 在日本,“自上而下的革命”的倡议、指令和骨干力量,都是来自部分封建领主和皇室公卿。日本资产阶级只能在一个方面发挥作用:商人和企业家阶层的存在使得从西方学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行之有效。所以“明治维新”不能被视为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甚至不能被称作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不过倒可看作是与资产阶级革命相等的、行得通的革命的一部分。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明治维新指导思想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政策基调”变化后的具体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明治维新的定性及其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治维新负面影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Ⅰ(岳麓版)

材料二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1)对照英国和美国,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邦德国最终是如何改变这种政治特点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3)根据上述回答和所学知识,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
2020-02-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随着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历史性宣告,一个新的统一民族国家在欧洲出现了。这个由不断改革跨入资本主义时代,又依靠武力实现了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由于扫除了历史积留下来的障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统一是德意志历史上的划时代转折点,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统一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

——刘宗绪等著《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中的哪项措施最能体现恩格斯的论述。分析该措施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简述其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统一的方式及统一后德国政治体制的局限。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2019-11-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都曾试图通过变法走上富强之路,但两者结果却截然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注:“上喜选”与“蒸汽船”谐音)

——日本民谣

材料二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

——《日落紫禁城》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尤注意于求富,繁殖物产、保护本国物产为先务,观其学校,分门别类,亦骎骎乎有富强之势。

——黄遵宪

材料四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五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1)据材料一、二,归纳中日两国这两次变法的共同背景。
(2)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知识分子对日本明治维新哪些领域的改革更为推崇?
(3)据材料四,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4)据材料五,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场改革要取得成功应着重关注哪些问题?
8 .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求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材料二:改革是沙皇顺应时代之举,也是平衡国内派别之争后做出的最佳选择。改革《宝言》和《总法令》为改革造势和定调,补充性规约适时适度调整改革方向和程度,力争实现带着土地解放农民的最初设想。然而农民获得的所谓自由并不能解决土地不足不沃的窘境,最终成为税高赋重的自由人。改革派亦属既得利益集团、俄国村杜传统掣肘、现代化改革的实用性取向是改革法令未能完全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内。

——唐艳风《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原因及“艰难选择”的具体内涵。
(2)据材料二,归纳“改革法令未能完全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经验教训。
2019-07-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8年,吉田松阴在《对策一道》中写道:“夫以战为主者,锁国之说;以和为主者,航海通商之策。以国家大计之言,欲与发展雄图而驭四夷,非航海通商又何以为之耶?如仍闭关锁国,坐以待之,则势屈力缩,非亡又何待耶?”

材料二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

材料三1860年,福泽谕吉第一次赴美时表示:“过去的西洋文明全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已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应骤然强搬硬套,吸收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这样才能调和适意。”


请回答:
(1)分别归纳上述三则材料的核心观点,不得摘抄原文。
(2)上述思想对日本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0 .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随着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历史性宣告,一个新的统一民族国家在欧洲出现了。这个由不断改革跨入资本主义时代,又依靠武力实现了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由于扫除了历史积留下来的障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民族的活力、解放了的生产力的迅猛跳跃、国威的张扬,都表现出实现统一给德意志国家带来的历史创造力量。统一是德意志历史上的划时代转折点,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统一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

——刘宗绪等著《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柏拉图认为“极端的自由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他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统一的方式,并谈谈你对统一后德国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2019-04-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