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制度变革中的制度内容与制度形式的关系状态,即制度内容与制度形式的“变”与“不变”,我们可以把历史上的制度变革模式归纳为三种不同的范式:第一种模式是原来的制度形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原有制度行使的职能和程序在实质上却没有什么变化,这种模式可称之谓“新瓶装旧酒”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原有的制度形式和制度内容被新的制度和形式所取代,可称之为“新瓶装新酒”;第三种模式是传统的制度形式得以保留,但制度内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旧瓶装新酒”模式。

——摘编自叶剑锋《制度形式与内容的“变”与“不变”》


根据制度变革中制度内容和制度形式的关系,结合世界史的内容选择一种模式提出新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7-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七高级中学(长安区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历史的发展,可谓几度兴衰。她走过的是一条分裂、统一、崛起——冒险、失败——再分裂、再统一、再崛起的曲折发展道路。她经历了中世纪的强盛、近代的骄傲、今日的重新崛起和辉煌,也遭受过分裂的羸弱、饱受战败后欺凌的痛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对德国历史的学习,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摘编于齐世荣、钱乘旦《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考察》


材料蕴含了国家发展过程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1-05-07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美国日本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使新兴工业城市得到议席1836年,宪章运动,工人争取普选权和工作权利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使大部分工人得到选举权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18611865年,南北战争,维护联邦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地位1865年,第十三条   宪法修正案,全国范围内废除奴隶制度1868年,第十四条   宪法修正案,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
19世纪后半叶,美国两党制正式确立1886年,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争取八小时工作制
1871年,岩仓具视使节团考察欧洲,广泛接触各国首脑和各阶层人民1874年,板垣退助等人上书天皇,揭开自由民权运动的序幕1889年,天皇“御赐”《大日本帝国宪法》,基本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1-05-01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广东卷)01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意志是一个变化频繁的国家。翻开德国史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变幻莫测的景象∶边界在变。国旗在变。首都在变,头衔在变,语言在变,就连国名也,变个不停。同一部德国史,对这个国家的形象的描绘,前面篇章与后面篇章迥然相异。它时而如温驯的绵羊任人宰割,时而如咆哮的雄狮显威于世界,真是反复无常,迷离混沌。……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开掘,德意志终于从这"混乱的通道"里走了出来,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中欧强国。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整体或部分),提出看法,并加以说明。
2021-04-25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鸿浩超级联考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下列材料节选自《大国的崛起》(唐晋主编)的目录。

请根据以上材料,从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提取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4-2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研究者从落后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总结出一组命题

命题一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就愈不可能从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直接过渡,而需要通过若干中介阶段。
命题二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国权问题(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权问题(个人解放),是民族的生存权而不是个人的人权。
命题三一个国家工业愈落后,工业化的启动就愈需要强大的国家导向与政治推动。
命题四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农村势力(上层地主阶级、下层农民阶级)在社会变革中就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以上命题中任意选取一个命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赞同、修改、反对该命题。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3-28更新 | 798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列材料节选自《大国的崛起》(唐晋主编)的目录。

前言

第七章东方唯一列强日本

一、中国的学生

二、布国威于四方

三、上下一致学西方

四、万世一系的近代天皇制

五、武力扩张、争霸东亚的不归路

六、启示

……

第九章美国:从蚂蚁到大象

一、从定居点到美国

二、向西、向西、向西

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四、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统天下

五、新贵与老欧洲

六、简短的几点启示


请根据以上材料,从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提取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8 . 明治维新之启示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日本横滨港出发,前往欧洲各国。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使节团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这份实录详细地记录了西方先进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为日本日后改革的方向与领域奠定了基础。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实施之后,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可见,在日本明治维新中,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日本的传统文化也保留了下来。可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日本文化是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重要成分的一种融合,这种融合也是一种最佳的制衡点。

——陈玉婷《“百年维新”带来的强盛——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启示》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外历史事例予以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人类起源是多源还是一源,尚难定论,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无可置疑地是多线条的。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并不排斥其他文明的发展,也不必然地以其他文明的衰亡为前提,相反,各种文明的发展可以是并行不悖的。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又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结果,不管主观上的意愿如何,每一种类型的文明都会从其他文明中吸取养分,同时,也会给其他文明不同程度的影响。

——摘编自李忠杰《怎样认识和对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20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765珍妮纺纱机问世1895芝加哥摩天大楼瑞莱斯大厦竣工
1841三元里人民抗英1904日俄战争爆发
1853佩里舰队驶入江户湾1906爱因斯坦提出质量能量公式
1861沙皇签署“二一九法令”1914奥匈帝国皇储遇刺身亡
1873列宾完成《伏尔加河上的纤夫》20世纪20年代纽约哈莱姆区成为有名的贫民窟
1876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1945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从如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