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俄罗斯的国力空前壮大,它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总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国土雄踞欧亚大陆。沙皇俄国虽善于开疆拓土,却不擅长在西方扩张其文化影响力,西方仍对俄罗斯保持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讥讽俄罗斯“有着北极熊式的憨厚和野蛮”,即使满怀善意,也可能会让人室息在它的“熊抱”中。拿破仑战争之后,俄国一度成为神圣同盟的领袖、欧洲的主宰,但在19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形象却并不被西方看好。

——摘编自许华《西方语境中的俄罗斯形象之困》

材料二   一战期间,英法反对俄国单独与德国停战、和谈。它们主导的巴黎和会不仅把苏俄排除在外,而且成为策划反苏的大本营。英法积极地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但以失败告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美本是中立国,由于十月革命,美国对苏俄态度急剧恶化,双方走向敌对。美国国务师兰辛说:归根到底,布尔什维主义对于美国安全的威胁比德国更大,因为它既否定民族性又否定财产权,并以革命威胁美国。”

——摘编自李兴《论十月革命与世界体系问题》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从苏联回国后发表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

——摘编自孙力周《苏联曾是经济萧条中的大赢家》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俄罗斯印象”的理解。
2023-05-21更新 | 43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元视角下的德意志统一

材料一   1850年到187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一倍多。1843-1861年,机器织布机由5018台增加到15258台。1850年德国铁路长度为5822公里,到1870年增加到21471公里。正如恩格斯指出:1848年革命后的德意志在二十年中带来的成果比以前整整一个世纪还要多。

材料二   普鲁士学派代表人物特赖齐克曾感慨:“我们还缺少一样东西——国家。我们是唯一没有共同法律的民族,我们不能派遣代表参加列强会议。在外国港口,也没有礼炮向德意志的旗帜致敬。我们的船只在海上航行,没有国旗,像海盗船一样。”

材料三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造成功新内燃机,其以汽油作为燃料。

1885年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汽车。

1897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制成一种更为实用的内燃机——柴油机。

1897年到1907年,合成氨的产量从84000吨剧增到287000吨。

1913年世界电气产品贸易,一半掌握在德国,德国电气行业规模欧洲最大。

——据陈美玲《德意志第二帝国崛起初探》等

上述材料各是从什么视角论述德意志统一这一主题的。另外补充一个视角并作简要说明。
2023-05-05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妥协合作精神】

要从多元利益格局中产生共识,就必须要有妥协合作精神。这种妥协合作精神用富兰克林的话来说,就是“手艺人制作木头桌子的时候,如果木头的边缘厚薄不一,不合格,他们就两边各削去一些,让各方严缝,桌子就稳了。按照这个道理,双方都应该放弃一些要求,才能联合起来,商量出一个解决办法”。

——摘编自严杰夫《在深思熟虑与政治权力之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妥协与合作”这一主题,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04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列材料节选自《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徐蓝主编)的目录。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一编近代早期的世界全貌

第一章相对隔绝的世界

第二章世界初步连成一体

第二编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初步发展

第二节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一、尼德兰革命二、英国革命三、美国革命四、法国大革命

第二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一节工业革命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资本主义的初步完善1.英国的自由主义改革2.法国共和制的确立3.美国内战和南部的重建

二、资本主义的地域扩展1.俄国农奴制改革2.日本明治维新3.德国与意大利的统一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全球优势


请根据以上材料,从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3-01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2023届高三区域性规模化统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19世纪德意志与日本国家发展进程

德意志时间(年)日本时间(年)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实行开明专制,改革军事1740-1786德川幕府两次幕政改革,发展经济1716-1745
1787-1793
拿破仑解散神圣罗马帝国1804下级武士大盐平八郎反幕起义1837
1848年革命席卷德意志1848美国佩里舰队两度来日,叩开日本国门1853-1854
俾斯麦任普鲁士宰相,提出“铁血政策”1862高杉晋作夺取长州藩实权,提出“开港讨幕”1865
普鲁士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德意志帝国建立1864—1871戊辰战争推翻幕府,明治新政府成立,推行“三大政策”1868-1869
《非常法》颁布,严禁传播共产主义思想1878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确立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1889
柏林会议召开,与列强商讨瓜分非洲1884《教育敕语》颁布,推行忠君教育1890
威廉二世即位,推行世界政策,积极对外扩张1888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工业时代德日两国发展”为主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写明看法,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2-2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代到近代,世界科学技术中心随着文明中心的转移发生了5次大转移:四大文明古国(特别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16世纪以前)一意大利(1540~1620年)一英国(1660~1750年)一法国(1760~1840年)一德国(1840~1910年)一美国(1920年至今)。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认为,近400年来,导致世界科学中心发生5次大转移的机制有5种:①文化的震荡;②社会的变革;③经济的快速增长;④新学科群的崛起;⑤科学家的集体流动。世界科学发展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理论。

摘编自叶岱夫《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中心的转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科学中心发生的5次大转移中的任意一次,用汤浅光朝理论中的3个以上观点进行合理的解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鉴于社会动荡给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严重破坏,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现代性孕育稳定,而现代化则滋生着动乱”的命题。丹尼尔·贝尔认为社会由技术一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组成,正是这种领域间的脱节断裂与对立冲突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李普塞特从冲突与一致,民主与经济发展、民主与合法性的角度来研究西方社会冲突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与秩序问题。拉尔夫·达仁道夫从欧洲社会和世界范围的广阔视角分析,认为权利和供应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多变的20世纪社会历史的关键”。

——据万华炜《政治稳定机制:现代西方学者的旨趣及其评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对材料中的整体或局部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具体明确,论述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2022-06-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美国近代德国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864年,普鲁士对丹麦开战,王朝战争开始
1866年,普鲁士对奥地利开战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结合所学知识,以制度和国情为主题,自拟题目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近代”

材料   20世纪欧洲各国对作为时代概念的“近代”的划分各有不同。法国赋予18世纪末的革命以极大的意义,革命以前被称为近代史,革命以后被称为现代史。英国将18世纪中叶视为近代与现代的分界,18世纪中叶之前为近代,之后为现代。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因为各自的国情不同,对近代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恰当的时段对欧洲“近代”进行划分并用相关史实进行说明。(要求:划分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5-07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六)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人类历史演进的一个必经阶段,现代化意味着“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工业文明)的逐渐确立,……包含着整体的社会变动”。确立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目标,这正如阿尔蒙德所指出的:政治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政治参与问题,即各种社会集团施加压力,要求参加政治体系的政策制定问题。塞缪尔·亨廷顿也认为:政治现代化意味着增加社会上所有集团参政的程度,以拓宽“政治参与面”,实现“政治参与的平等”。从世界历史上看,不同类型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现实国情的差异,其政治现代化的道路不尽相同,但大体来说有两条道路:其一是暴力革命道路,即通过武力斗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推翻旧的统治秩序,确立民主政治。革命道路“会使社会付出沉重代价”,它往往是特殊历史情境下的不得已选择。其二是和平改革道路,即新旧社会势力在压力之下实现妥协,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方式,在相对较长时间内逐步实施对传统政治制度的改造,最终过渡到现代民主政治。

——摘编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围绕“世界政治现代化历程”这一主题,提炼一个适当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合理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4-19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