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

材料一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致激进主义运动在英国的兴起,并导致劳资冲突的骤然加剧。1799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反结社法》,该法案规定,任何工匠若通过结社要求提高工资,或减少、改变工时,或削减工作总量,以及任何人通过收买、规劝、诱导、恐吓或以任何恶劣的手段来唆使任何行业的工匠来实施上述行为,或无正当理由而停工的,经两名治安法官裁决后,亦可判处不超过三个月的监禁或不超过两个月的劳役。

材料二   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不仅给雇主阶层带来巨大压力,也迫使政府不得不通过改善工人待遇、增加工会权利来缓解社会危机。1867年皇家委员会通过的《主仆法》,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刑法对单个工人活动的限制,普通工人第一次得到议会特许的承认。1867年英国熟练工人获得了选举权,这促使政府必须考虑工会的权利。1871年,《工会法》在英国问世,法律规定,任何工会的活动只要限制在它的职业范围内都不应被视为非法。工会的合法性得到重申。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柴彬《从工会法律地位的演进看工业化时期英国政府劳资政策的嬗变(1799—197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8世纪末英国工人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英国政府对工会组织立场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18世纪上半叶,英国纺织厂女工如果在劳作的时候停下来休息,并不会有人过多在意。而到了18世纪下半叶,纺织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和调配,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纺织厂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这使得女织工不能够轻易休息。这一现象表明工业革命(       
A.解放了女工人身的自由B.提高了工人生产自主性
C.推动了生产组织的变革D.强化了工厂的管理能力
7日内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3 . 1907年只有52%的德国人仍生活在农村,原本扎根土地的许多劳动者通过当手工学徒和参加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含金量,成为手工业者和小职员。该现象(       
A.源于小农经济长期存在B.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不发达
C.使工人阶级富含斗争性D.有利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4 . 19世纪,英国棉纺织厂的童工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工资低得可怜,车间里煤气毒臭、尘埃,以及棉屑混合在一起。伍尔弗汉普顿制钉厂,“充满了危险的机器,连路都不好走”,“飞轮的咆哮声砰然震耳”,“男女童工在冲压机旁工作,他们的手指每秒都有被冲掉的危险”。这可以用来佐证(     
A.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严重弊端B.科学技术成为摧残童工的根源
C.童工劳动是工业革命的产物D.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非常有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英国的父母们认为,即使不考虑家庭利益,但为了子女的婚姻幸福,也应该赋予他们以婚姻否决权。以巴斯城和伦敦为代表的全国性相亲市场的出现取代了以往被剧作家讽刺为“婚姻市场”的教堂的地位。社会普遍认为学习社交礼仪或实用技能能使女性对男性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因此,17—18世纪女子寄宿学校迅速普及。基于情感关系的婚姻,使得女性的独立意识被逐渐培养起来,离婚越来越被认为是面临婚姻破裂时的正常对策。17世纪晚期以来,大批女性主义者纷纷著书立说,批判婚姻家庭中夫妻地位的不对等,出现了一批女权主义者。到19世纪,媒妁婚姻已经完全不被青年男女接受。

——据劳伦斯·斯通《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1500—1800》等整理

材料二

古代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而且是把两个家庭乃至家族撮合到一起。明朝中后期,李贽认为:见识虽有长短之分,但并不是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吕坤则认为礼教“严于妇人之守贞,而疏于男子之纵欲”,是圣人之偏。文人儒士非常推崇有才华的妻室。商人家庭往往希望女子善于经营与理财。女子往往能以自己的人格、聪明智慧击败附在封建婚姻上的地位、门第、金钱观念,从而获得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私订终身、“妇亦择夫”存在于实际生活中。吴地中下女子再婚现象较为普遍,子女对母亲改嫁也视为常情。

——据陶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英国婚姻变迁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婚姻与17—18世纪英国婚姻变迁的相同趋势,并分别阐释中英出现上述趋势的原因。
2024-06-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抢分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初期的英国,每天清晨当大多数人睡得正酣的时候,就有一些人穿戴整齐,拿着竹竿、软锤,摇铃甚至豆子枪出门去唤醒沉睡中的人们,告诉他们该起床了,该去上早班了。他们就是著名的敲窗人-当年伦敦和英国北部的工业城市起得最早的一批人。这表明(     
A.钟表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B.经济发展增强人们的时间观念
C.交通运输业革新提上日程D.工厂制度破坏工人的身心健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所示是18—19世纪英国煤炭产量的发展变化。

据此可知(       
①英国煤炭自然资源丰富       ②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③工厂制提高了生产效率       ④工业革命改变了原有的能源结构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上半叶,西方经济纷纷进入新的繁荣期,但同时社会弊病丛生,财富分配极为不均,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曾经被推崇的社会制度显露出其固有的内在矛盾。“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成为时代之问。科学回答这一“时代之问”的基本前提是(     
A.人文主义的发展B.资本主义的发展C.工人阶级的壮大D.世界市场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至18世纪,英国的治安法官通过厘定工资表详细规定农业工人、工匠、仆人等劳工的最高或最低工资标准。据统计,英国在1650—1659年由治安法官颁布的厘定工资表数量为97份,1700—1760年间每十年中厘定工资表的平均数量是71份,1760—1800年间每十年中厘定工资表的平均数量是24份。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主义学说影响B.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社会保障体系破坏D.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罗伯特·欧文(1771—1858)认为,实施普及教育和人道主义的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个体的道德和社会行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欧文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     
A.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B.工厂制度下的无序生产
C.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统一大市场的初步形成
2024-05-16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