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31871年这风云变幻的百余年间,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人类控制自身和征服人类之外的自然界的能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长足发展⋯⋯人们把人类能力的这种突然增长称为革命,却是当之无愧的。

——【英】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材料二   19世纪世界部分城市人口的统计表(单位:千人)。

城市1800185018801900
纽约6469619123437
伦敦956261847676581
东京800

——

10501600
莫斯科2503656121000
上海300250300600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纪,伦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人口从1800年的100万增长至670万。19世纪的伦敦也是一座“贫穷”的城市,那里数百万人居住在拥挤和不卫生的贫民窟。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写实小说《雾都孤儿》以当时的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该书揭露了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1)指出材料一中“革命”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4-05-0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历史(等级考)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5年,英国议会下院在讨论修建曼彻斯特-利物浦城际铁路议会法案时,有不少反对意见。

(铁路一修),造马车的怎么办?造马具的怎么办?还有车主、车夫、小酒店老板、驯马师、马贩子,他们都怎么办?……火车经过的时候,车头冒出的黑烟,会熏死飞鸟。制造商听说,火车烟囱冒出火星,会烧坏他们的产品。老一辈的人担心他们会被火车轧死,女士们害怕坐骑碰上火车会惊,据说奶牛都不会再产奶。

                                                                             ——摘编自【英】弗朗西斯《英国铁路史》

材料二

   

《它究竟能跑多快?》(素描作品;业创作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

创作背景:1825927日,一辆运载450名旅客的列车,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从达林顿驶往斯托克顿,一位头戴高帽、斜倒身体的富翁与当地的乡绅和身着皮衣的神父围绕这个新鲜事物展开了讨论。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1)作为历史的观察者,针对材料一中的反对意见,请你代表支持修建铁路的一方分析必要性、可能性。
(2)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修建铁路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0年(%)1800年(%)1860年(%)1900年(%)
中国32.833.319.76.2
印度24.519.78.61.7
英国1.94.319.918.5
美国0.12.47.223.6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概括表中四国产品在世界份额中的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1850年,过去不仅仅是过去,而且是死亡的。工业革命以后的世界,有着全新的形象,这种形象,与过去的社会是截然不同的。工业革命对当时的社会起了巨大的改造作用,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牧民转变为无生命驱动机器的操纵者。从此,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同时,从那时开始,也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布下了阴霾,对社会政治问题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近代英国工业革命》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关于工业革命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
2023-06-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制造业产出的地理分布表

——摘编自拉里·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750~1900年间东西方主要国家(地区)在世界制造业占比变化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研究蒸汽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历史,某同学读了《瓦特传一工业革命的旗手》,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摘录。这些摘录,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摘编自【美】安德鲁·卡内基《瓦特传—工业革命的旗手》

请你阐述从上述摘录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历史结论。(要求:结论明确,结构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5-07更新 | 37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分期以什么为依据呢?一种是着眼于政治,即以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情况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依据。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第二种是以有世界意义的重大经济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材料二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既要着眼于经济基础,又不忽视上层建筑;应该以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的事实为依据,来划分历史时期。……在我们看来,世界近代史似应界定为∶世界近代史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以18世纪60年代作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而以20世纪40年代作为世界近代史的终点。

——以上皆摘编自许永璋 于兆兴《世界近代史断限问题新探》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世界史两种历史分期的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以18世纪60年代作为世界近代史起点的理由。
2022-11-13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指出,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3个世界性大国,17世纪是荷兰的崛起,19世纪是英国的崛起,20世纪是美国的崛起。其中,经济因素对大国崛起的影响巨大。   

经济体制的维度荷兰、英国和美国崛起的历史表明,凡是能够成功崛起的大国都必须积极建立和培育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其经济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
科技创新的维度近代历史已雄辩地证明,科技创新在国家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崛起的大国不仅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技术转化和应用能力,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先进的科研体系往往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维度从荷兰、英国和美国崛起的历程来看,能否构筑开放的贸易格局,将国内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有机衔接,在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优化配置资源,是决定大国能否成功崛起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温俊萍《经济史视野中的大国崛起——基于荷兰、英国和美国的经验》

围绕材料,选择一种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8 . “斯迈尔斯神话”是19世纪英国社会对工业家起源的普遍认识,即认为在工业革命中涌现的工业家们大多是践行了“自助”原则的“自我塑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9年,历史学家威廉·休顿通过考察得出结论:1783年时,伯明翰的富豪中财产在5000英镑以上的有209人,其中103人在创业之初几乎是一无所有,35人只拥有很少的财产。

——摘编自Francois Grouzet《工业家的起源》

材料二   1842年,托利党人威廉·托德在走访了英国的主要工业区之后,对自己的考察做了一个总结:“通过对我所能接触到的这些企业的分析一我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这些企业都是其所在行业的样板——我发现,80%的工业家在其创业之初是一无所有或只有很少的本钱的……虽然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有50万到200万英镑的巨额财富。”

——摘编自Andrew urc《工厂的体制》

材料三     1854年,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描述:焦煤镇的主宰约瑟亚·庞得贝是一个大工厂主、银行家、商人,但却有着卑微的出身和苦难的成长史。他是一个私生子,在阴沟里降生并被生母抛弃,他先是由酗酒的外祖母抚养,后来四处流浪,白天在阴沟里过,夜晚在猪圈里过。经受了种种苦难和虐待,但他自学成才,从店铺的招牌上学会了字母,从观察教堂尖塔的钟学会了辨别时间。他从一个流浪儿、小听差、流浪汉、苦工、看门人、小职员起家,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做到了总经理、副董事长,最后成为拥有许多家工厂、银行的成功人士。

       ——摘编自Char1es Dickens《艰难时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释“斯迈尔斯神话”。
(2)分析说明上述材料对于研究“斯迈尔斯神话”的价值。
9 . 中西瓷器贸易

材料一   1514年葡萄牙人第一次直航中国后,中国的瓷器开始直接出口到欧洲,被公开拍卖或私人售贩,这引起王公贵胄等上流社会竞相收购的热潮。这一时期订烧瓷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中式图案和装饰习惯,采用描绘日常世俗享乐和山水美景的图案、洒脱与写意的装饰手法。

材料二   1602年,荷兰几乎垄断了海上瓷器贸易,欧洲许多王公贵族用精美的中国瓷装点宫廷。定制瓷上的辅助纹样逐渐模仿欧洲或中东平面装饰。在法国,全面地学习中国,抛弃各种文化上的中世纪残余,以理性来统一一切成为社会风尚。

材料三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也在瓷器贸易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景德镇的画工逐步理解和掌握西洋画法,由此发展出了外销画。伴随欧洲订单对工艺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瓷器生产不断标准化和快捷化。欧洲人逐渐从中国定制欧式有柄茶具和咖啡具,普通家庭也逐渐使用瓷器。1708年,德国烧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19世纪下半叶,欧洲在发展和保护本土瓷器生产的背景下,极大地削减从中国的瓷器进口。

——以上均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6到19世纪与中西瓷器贸易交流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瓷器贸易在推动中西方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023-03-21更新 | 39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发展模式虽以经济为表征,其实质是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历史、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发展方向、体制结构、思维和行为方式,如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英美的自由放任模式)、莱茵模式(欧洲大陆的赤字福利国家模式)。易陷入市场至上、股东利益优先的自由放任状态是以美英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先天缺陷;以德国为代表的莱茵模式又很难在公平和效率间达成平衡……

——摘编自崔洪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莱茵模式·东亚模式—三种模式交织下的全球未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以"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持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12-27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