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5 道试题
1 . 【棉花与经济发展】

材料一   将工人迁入工厂的能力成为棉花帝国胜利的关键。结果,一道鸿沟横跨在世界上那些能够动员劳动力的政治家和资本家与那些做不到的人之间。多达一半的棉花工人是孩子和妇女,事实上,棉花制造业成为18世纪和19世纪女性主导的产业,他们只能拿到男性工资的30%到50%。工厂里生产环境恶劣,机器震耳欲聋,对工人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工业化伴随着抵抗运动,18111812年,英国的卢德主义者捣毁数百台机器。19世纪30年代,工人阶级更注重组织协会,发起罢工运动,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叛乱就非常有名,工人的集体行动和世界棉花产业的空间布局交织在一起。

材料二   贝拉尔是印度西部地区中心,长久以来以其优质棉花闻名于世。到了19世纪70年代,贝拉尔的大部分经济活动都围绕着全球市场生产棉花。一位英国殖民官员观察到,在贝拉尔,“棉花的种植几乎完全是为了出口。国内家用布的制造受到英国商品进口的冲击,许多织布阶层的人已成为普通劳动者”。事实上,自铁路通车以来,欧洲成品得以进口,贝拉尔曾经欣欣向荣的传统棉花制造业几乎全部消失了,大量原本从事纺纱和织布的人口转变为农业劳动力,棉花的种植面积继续扩大,贝拉尔“已经成为完美的棉花花园。”

——以上材料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工人这种生活近况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贝拉尔“已经成为完美的棉花花园”所带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巴黎,他们认真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1849年夏末,由于领导了工人运动,马克思第四次接到“驱逐出境”的命令。当年12月,马克思领到了一张英国伦敦博物馆的阅览证,之后他每天摘录大量资料。据传有人统计,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他广泛收集各学科的资料,如农艺学、工艺学、解剖学,更不用说历史学、经济学、法律学了,甚至连英国议会发给议员的报告材料“蓝皮书”他都一本本阅读了。终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

——摘编自丁东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材料二   以最近几星期内发表的蓝皮书《就工业和工联问题同女王陛下驻外使团的信函往来》为例。英国女王驻外使节在那里坦率地说,在德国,在法国,一句话,在欧洲大陆的一切文明国家,现有的劳资关系的变化同英国一样明显,一样不可避免。同时,大西洋彼岸的北美合众国副总统威德先生也在公众集会上说:在奴隶制废除后,资本关系和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会提到日程上来!这是时代的标志,不是用紫衣黑袍遮掩得了的。这并不是说明天就会出现奇迹。但这表明,甚至在统治阶级中间也已经透露出一种模糊的感觉: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1867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资本论》诞生的主要条件。
(2)材料二中,马克思指出当时的欧美社会“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
2023-04-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108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革命没有能创造出一种可以取代专制王权的新的政治制度,结果导致专制制度复辟。可是复辟之后不久又发生一件事,这在英国历史上叫“光荣革命”。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缔造了一种新的体制。在这个制度下,王位是被保留的,但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了……

——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及其基本情况表

年代发明(现)家身份国别重要成果
1831法拉第物理学家英国电磁感应
1837莫尔斯画家美国有线电报
1866西门子电气工程师、物理
学家德国发电机
1867诺贝尔工程师、化学家瑞典炸药
1876贝尔企业家美国电话机
1885卡尔•本茨企业家、工程师德国汽车
80年代狄塞尔工程师德国柴油内燃机
1894-1896马可尼工程师、企业家意大利无线电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新的体制”是什么制度?英国国家权力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的条件。
(3)结合材料三,归纳相较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不同?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印度工业衰退。

1800-1850: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05-1849:默罕默德·阿里统治埃及并提倡工业化。

1831-1848: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35-1918:美国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在世。

1839:英国迫使埃及终止对棉花工业的保护。

185378;佩里驶入东京湾。

19世纪中叶:着重军事技术的日本工业化。

1860:农民革命控制大片中国领土;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1861: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

1871: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巴黎公社革命。

1868:日本的明治维新。

1877-1900:日本对外贸易额增长10倍。

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钢产量两倍于英国。

1895:日本在争夺朝鲜控制权的战争中打败中国。

                                 —摘编自[]非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上述材料是19世纪世界发生的部分重大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归纳不少于两个阶段特征。示例:“科技快速发展的世纪”,考生归纳的阶段特征不能与示例重复;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史学界作过种种分析,表2为其归纳。

序号

原因

陈述

(1)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英国国内政局走向稳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掌握的国家政权,鼓励经济发展,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2)

手工工场的发展

积累了丰富生产技术知识,培养了企业家和近代产业工人

(3)

(4)

……

参照(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的原因和陈述。
2023-07-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1年,英国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从1836年起,英国棉纺织业中的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材料二: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子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出现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巨大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使英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指出促使“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的关键性发明,并归纳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与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
2023-06-29更新 | 5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宪章》第33条规定:在泰晤士河、美德威河及全英格兰各地一切河流上所设之堰坝与鱼梁概需拆除,从13世纪到18世纪末,泰晤士河三文鱼渔业持续繁荣。18世纪末以来,大量建设的堰坝、水闸等严重阻挡了三文鱼通行。除此之外,污水和废弃物源源不断地排入泰晤士河。到了19世纪,三文鱼逐渐从泰晤士河消失不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治理河流污染终于被提上议程。英国出台了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法律——《1876年河流防污法》。政府对泰晤士河的污染治理,从立法指导、行政协调到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金钱,持续了很长时间,二战后尤其如此。1974年泰晤士河下游再次出现三文鱼,这可能意味着上述努力取得了重大成就。

——摘编自梅雪芹《英国环境史上沉重的一页——泰晤士河三文鱼的消失及其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泰晤士河三文鱼消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治理河流污染的特点,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2023-01-11更新 | 250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2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经济学家保尔·芒图说,正是大批农村闲置劳动力的涌入,大工业的发展才成为可能,而大工业的发展又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和迁移,两者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形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推拉力机制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政府对社会领域进行不断探索,以实现城市社会管理,从济贫法到社会保险的一系列社会立法,提高了城市的凝聚力。

——摘编自唐庆《近代英国农村人口的迁移与城市化》

材料二   “农民工”指的是虽然身份是农民,但主要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工作的人。农民工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共中央于1984年发布一号文件,规定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此文件可谓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动的一个标志,自此,农民工开始大量涌进城市。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是28836万人,其中,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11570万人,外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17266万人。

——摘编自徐胜兰《生计与发展——浅析农民工进城的“推力”》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英两国人口迁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造成上述特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两国人口迁移的共同影响。
9 . 近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特点可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标志着“由空想到科学”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问世B.巴黎公社的成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第一国际的成立
2023-05-17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平高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14—18世纪的500年间,欧美世界的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接踵而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吸引彼特拉克的不是什么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而是这里的世俗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古典作品为彼特拉克打开了哲学和文艺的新天地,他开始模仿维吉尔、西塞罗和塞尼加等人的思想写作,从事古典诗歌研究。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在信仰中直接与上帝发生联系,这样就使得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事情、内心的事情,从而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恪守天职、勤奋节俭的新教伦理则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精神前提;宗教宽容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背景,这种新时代背景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理性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并最终汇聚成启蒙运动的澎湃洪流。

—摘编自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二 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并不真心欣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他们更关心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他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顾虑,1787年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建立一个有效的和有限的联邦政府是这部宪法的核心。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各个生产部门和环节存在相互联系,一个部门的技术进步会推动其他部门的技术改造。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舒小的《工业革命:从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的转变》


(1)指出彼特拉克的地位及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文献名称,并依据材料一归纳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家权力运作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阐释美国宪法如何体现了这一原则。
(3)指出揭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明及其发明者,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以生产动力与交通工具革新为角度,阐述工业革命对世界面貌的影响。 (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2023-04-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等四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