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英国,工厂主阶层兴起后,他们在生活格调上处处模仿乡绅,到了第二、三代工厂主,都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音乐成了他们的爱好。许多城市以伦敦为榜样,兴建了剧院、音乐厅,每逢演出季节,戏院前便车水马龙,出租马车载着中等阶级的绅士和女士小姐,隆隆地驶过铺石的街道。此外,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也开始兴建,为中等阶级提供新的文化场所和娱乐方式。从1840年代开始,伦敦等地的中等阶级还有条件到远离城市的海边、山区去,度一天乃至一个星期的假,甚至埃及也成了英国人常到的旅游目的地。劳动人民的娱乐活动就呈现出另一派景象。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酒馆往往是下层人民文化活动的中心,他们在这里交谈、喝酒,甚至是殴斗。工人阶级还喜欢热闹的、参加者众多而且富于刺激性的体育活动,德比市每年在忏悔日举行千人足球会,参加者在城市两头设球门,将街道作为球场。19世纪中期,工人中的积极分子开始鼓吹“自尊”,要求工人群众讲究文明,反对自暴自弃。工人阶级的文化兴趣也逐渐向文学、艺术方面发展。总之在这一时期,各种娱乐活动都发展很快,但都沾染上商业化风气,却同时也使文学、艺术、体育等在广大群众中找到了市场。由于这个原因,19世纪蕴育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摘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1)据材料,归纳19世纪英国文化娱乐生活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英国文化娱乐生活得以发展的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一)公社的领导人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有的是这个派别,有的是那个派别,完全以工人阶级的本性,爱国的热情搞这么一个起义。(二)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三)“凡尔赛当时具有先进的军队和武器,国民自卫军怎么抵得过呢。”(四)“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恩格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
2024-04-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工厂,标志着工厂制度正式诞生。在随后的20年里,工厂制度在英国逐渐普遍起来。到1788年,英国已经建立143家纺纱工厂。1840年英国工人的平均生产效率已经达到1770年的20倍。

材料二   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企业中,即在工厂中,我们始终可以见到一种简单协作,也就是说,好几台相同的工作机(暂且把工人撇开不谈),同时地和共同地在一个工作场所进行工作。在农业机器化的地方,农民面临与奄奄一息的家庭手工业同样的命运。旧社会最牢固的基础,与农民一起被消灭掉了。农村中“剩余”下来的农民和雇佣工人,纷纷流入城市。“机器使体力成为多余的了……这种代替劳动和劳动者的强有力的手段,立刻变成一种不分男女老幼,把工人家庭一切成员都归资本直接支配,从而增加雇佣工人人数的手段。”工厂里的强制劳动不仅侵犯了孩童爱好游戏的权利,而且还排挤了自由的家务劳动,这种家务劳动原来是工人家庭本身需要的。

——摘编自【德】卡尔·考茨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工厂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近代工厂制度建立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世纪,一系列的发明带来了一种新生产方式——工厂制度的产生。这些发明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几乎使我们难以——详述,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三个原则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第一个原则就是以机器——快速、规则、准确而且不知疲倦—替代人的技能和努力;第二个原则就是用没有生命的动力资源替代有生命的动力资源,特别是引进了能够将热转化为功的发动机,从而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并且几乎是无限的能源供应渠道;第三个原则是大量使用新的并且更加丰富的原材料,特别是用矿物资源替代了植物或者动物资源。这些改良就构成了工业革命,它们使人类的劳动生产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而且凭借着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人均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工业革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也改变了国内、国家之间以及文明之间政治力量的平衡,使社会秩序革命化;而且大幅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摘编自H-J哈巴库克M·M·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4-04-1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相继发起贸易战、科技战,进行逆全球化和“脱钩”,妄图把中国踢出世界经济科技产业链,阻止中国继续发展,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材料一

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图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图1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是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新的通信媒体已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材料相关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成果,并简说明它们是如何促进经济全球化的。
(3)面对美国的逆全球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024-04-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以来的英国政治发展中,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和1258 年的《牛津条例》等英国宪政史上的重要文件,是国王与贵族之间妥协的产物。1688年的“光荣革命”也是“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之间的一场妥协”。 “光荣革命”给国王保留了行政管理权、决策权、大臣任免权等,这些权力必须在议会和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内方可使用,从而使英国避免了专制统治的危险,确立起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新政体,也象征性地保留了君主。 1701 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案》,排除了天主教教徒继承王位的可能性,废除了国王的(法律)中止权和豁免权等,至此司法权得以独立。斗争与妥协的总趋势使英国政治制度缓慢发生质的变化,使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政治发展》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中叶进入完成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 机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农村人口和农业人口不间断地流向城市和工厂。城市化发展迅速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城市交通、供水、居住、卫生条件很差,损害了居民身体健康。 工厂沿河而建,大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市区,工厂废气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城市是富人的乐园,也是穷人谋生糊口的栖所。 这种城市的分裂鲜明地反映出近代工业社会两大阶级的对抗和冲突。 工业革命创造的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工业革命巩固和壮大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议会改革拉开序幕。 183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 工业革命后,英国以其工业强国的地位奠定了它商业强国的地位。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工业革命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
7 . 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首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从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阿克莱特的成功,引发了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的热潮,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工厂纷纷涌现。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蒸汽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19世纪初,汽车、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势力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增长。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人口激增,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媒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若干大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4年中国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08年中国加入20国集团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材料三

孔子魏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强求富《狂人日记》胡适
伏尔泰《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卢梭《新民主主义论》国民党三民主义

(1)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对材料一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分析清楚,归纳准确完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趋势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3)阅读上表,从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某一个侧面,选出两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例如:关键词:国民党、三民主义 主题: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添加 关键词:孙中山
2023-12-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告诉世界,西方国家由于率先实施自由贸易和放任自由的产业政策,激发了市场活力和企业家精神,从而获得了空前的经济实力。是这样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富国陷阱》导读图


——摘编自《得到听书》(英)张夏准《富国陷阱》

材料二   英国从征收高关税到实行自由贸易,并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是历史的突然转折。在1848年时,英国还对1146种商品征收关税;然而,仅仅12年之后的1860年,英国就只对60种商品征收关税了,征税品类减少了95%。

——摘编自《得到听书》(英)张夏准《富国陷阱》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后发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创造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奇迹。然而,以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的崛起是一个重大悖论:中国并没有按照西方国家给出的标准药方来发展经济,属于不好好听课的“差学生”,但是,这个“差学生”考出的成绩,却比那些认真听课、笔记一字不落的“好学生”要好得多。这就让开药方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很尴尬了。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都在质疑:难道我们拿到了一个、假药方?

——摘编自《得到听书》(英)张夏准《富国陷阱》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英、美两国都曾是高关税国家,为何英国要在1860年、美国在二战后都不约而同地都推行自由贸易(即低关税)政策?
(2)材料一中,作者说“当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后,然后用武力强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自由贸易(即低关税)政策。”请你以中国为例,为作者补充一则佐证史实。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这个“差学生”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2点)
(4)依据材料一,请你归纳作者认为西方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路径有哪些?(至少写出3点)
2023-08-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调研考历史试题
9 .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途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利器之器。

——李鸿章

材料三       

斯大林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苏联继续实行这一工业化发展战略直至国家解体。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

1949年后工业化进程大致可以分成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初步建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工业化基本框架……第二阶段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渐进的方式,基本完成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工业化进展迅速。

——摘编自赵英《新中国工业化进程、成就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中的数据,分析英国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主张是什么?列举其主张付诸实践的一例具体举措。
(3)根据材料三,简述中苏两国工业化建设的联系与区别。
(4)综上所述,归纳工业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式道路》

材料二 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相对非凡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后,科学家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们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 1880-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18OO184018601880
金额1.42.47.214.7

                                                              ——摘编自夏诚《近代世界整体观》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合适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说明这一制度对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2023-07-16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