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18世纪,对于欧洲制造业来说,北美、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也变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市场(亚洲还谈不上),包括向非洲出口枪支,用于围捕奴隶。此时欧洲也向非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拉丁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大量转口输出亚洲商品,尤其是印度的纺织品。据材料可推知18世纪(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展B.相对平衡的多元化文明格局被打破
C.欧洲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正式确立D.世界开始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024-02-29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19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大工业的扩张性和整体性,世界对建立公平、合理、开放、有序的国际经济、政治与安全秩序的客观要求与帝国主义的强取豪夺、殖民地瓜分以及国际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并一直困扰着20世纪上半叶的国际社会。一战后列强之间围绕殖民体系的存废与调整问题、如何处理挑战现存秩序的战败国处置问题,以及全球性经济与安全机制构建问题展开了持续激烈的矛盾冲突与新旧理念、势力的多边博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种种缺失与新旧理念、势力的多边博弈最终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最终从根本上突破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进程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从实力地位对比上完成了历史的新旧交替,而且从观念和制度层面完成了历史的跨越。

——摘编自徐友珍《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4-02-05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巴黎公社彻底转变了政治组织和政治形式的理念,将一种新发现的政治形式变为现实,与一切旧有压迫性的国家组织的历史断裂。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巴黎公社(     
A.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B.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C.实践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2023-07-06更新 | 63次组卷 | 6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将分散在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探究,并借助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领域相关课程内容
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科学
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
私人海上贸易
海洋知识
气象知识
地图绘制
政治制度
综合国力
商品经济
风力
罗盘
造船技术
晚清民国时期火车、铁路、轮
船、汽车等交通工
具与设施的引入
传统交通路线的
改变
绘图技术现代化
地球知识的更新
民主与科学的建设蒸汽机
传动装置
钢铁冶炼
大航海时代新航路开辟
海外殖民地
奴隶贸易
地球知识的更新
地图绘制
交通路线
文化传播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追求商业利润
造船技术与
航海技术
风力
工业革命火车、轮船、汽车
的发明与使用
交通路线的丰富
和扩展
自然资源的开发
与消耗
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科技也是生产力
蒸汽机
传动装置
钢铁冶炼
电力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依据材料并结合各学科知识,从表中任选一例,以历史学科方法为主。融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释。(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12-14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还可以买一些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资水平低B.英国工人阶级的非理性消费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D.英国是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2022-11-08更新 | 2220次组卷 | 20卷引用:历史-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粮食产量获得较大增长,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但到了19世纪,英国却逐渐从粮食出口国转化为粮食进口国。到19世纪中期.进口粮食占了消费的六分之一以上。这反映了英国(          
A.对外贸易出现逆差B.技术革新未延伸到农业领域
C.经济的脆弱性显现D.工业革命引发经济结构变化
7 . 17世纪以来,英国的济贫院可以在院外对流浪者、失业者提供救济;19世纪30年代末以后,英国停止了济贫院外的救济活动,济贫院也逐渐成为了鳏寡孤独、丧失劳动能力者的收容所。这一变化(     
A.使得获取救济成为公民权利B.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
C.进一步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D.缩小了福利国家规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蔗糖是糖的一种,主要从甘蔗中榨取得到。在公元1000年时,还很少有欧洲人知道蔗糖的存在;到1650年时,英格兰的贵族和富翁们变得嗜糖成癖,而蔗糖则频频现身于他们的药品、文学想象以及社会等级的炫耀过程中;最迟到1800年,在每一个英格兰人的日常饮食中,蔗糖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虽然仍是价格不菲的稀缺品;到1900年时,蔗糖在英国人的日常饮食里提供了近1/5的热量。由于糖或者说是因对糖的需求而兴起的庞大市场——百万非洲奴隶到达了新大陆……糖陆陆续续地把一批批不同族群的人们带到了夏威夷,而且至今还让人们在加勒比来回迁徙。甘蔗栽种与甘蔗经过机械或化学的转化而生成蔗糖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砍伐和榨取、蒸煮和结晶、榨汁间和甘蔗地之间的协调一致才建立起来的。由此上层需要悉心规划劳动安排,对待下层则施以铁的纪律。

——摘编自【美】西敏斯《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阅读材料,围绕“糖与世界发展”自拟—个论题,并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9 . 在19世纪欧洲的城市夜晚,商家们开始用煤气灯饰来制作广告,展示商品。据19世纪50年代初伦敦一位旅客记述,裁缝和制服生产者用极为铺张的方法点亮他们的门店,数以千计的汽灯火焰把门店装饰得辉煌灿烂,发出令人眩目的灯火。材料表明,当时的欧洲(       
A.电气时代已经到来B.商业革命范围逐渐扩大
C.物质生活极其丰富D.工业化的影响日渐显著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年份内容主要作用
1847英国议会通过《河道法令》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的水源
1848英国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
1855英国议会颁布《首都管理法案》《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负责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
1875英国会议再次通过《公共卫生法》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覆盖面广、内容相当完善,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系统建立
1876英国议会颁布《河流污染防治条例》在水资源污染防治方面,又有长足进展
1878英国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条件》英国建立起完备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内容应包括背景、内容分析和作用阐述,条理清楚,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