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至正四明续志》记载的海道进口货物来看,除了满足元朝统治集团奢欲的海外珍奇,大多是国内缺乏且具有实用价值的货物,符合“博换他每中用的物件来”的互通规律。爪哇商人将元朝的养蚕、缫丝、织锦方法带回爪哇。真腊人“以唐人金银为第一、五色轻缣帛次之;其次如真州之锡馓、温州之漆盘、泉处之青甆器,及……麻布、黄草布……”,真腊的国主穿用“以销金缣帛为之,皆舶商所馈”,官员出行按仪制乘轿张伞,所用伞盖“皆用中国红绢为之”。

——摘编自金峥杰,邓可卉《“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元朝纺织品海道互市》

材料二   公元1000年以前,印度次大陆、秘鲁海岸和东非独立发展为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中心,史称“棉花部落”。棉花种植与加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商贸流通。15世纪末新航线开辟以来,精美的印度棉布大规模地进入欧洲市场,并用以交提非洲劳动力以供应美洲种植园的需要。

英国棉纺织品占领了先前由印度纺纱工和织工控制的多层面的出口市场。起初,棉产品制造商聚焦于世界上臣服于战争资本主义的地区。在18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即工业革命的全盛期里,超过三分之二的英国棉纺织品出口销往这些地区。实际上,这些出口商品是经过大西洋经济渠道流通出去的,英国花了两百来年和无数财富来建造这些渠道。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推行纺织品海道互市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棉纺织业逐渐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背景。
2024-01-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其经验教训,写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等一系列光辉著作。同时,他们密切地注视着世界各地的革命斗争,并以巨大的热情教育工人运动的领袖。19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和北美的资本主义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电话、电报的发明和应用,大大缩短了各国的距离,为国际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了可能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尤其是1857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爆发后,资产阶级采取种种措施,把危机的重担转嫁到工人身上.这引起了工人阶级的强烈不满。经济危机年代,资产阶级一方面从国外运进廉价劳动力以破坏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联合一切反动势力镇压国内外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这进一步增强了各国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共同愿望。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它的成立在世界上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彭树智《世界近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意义。
2023-06-18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东西方直接海上贸易兴起以来,1718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将其从欧洲获得的贵金属中的大部分用于东方贸易中,用来购买印度的棉纺织品和中国的茶,丝织品及瓷器等。英国每年从印度进口的棉纺织品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虽然因进口印度棉纺织品导致国内毛织业的衰落,英国政府几度下令限制和禁止印度印花布的进口,但是国内对棉织品的需求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利益的驱动下,东印度公司以及私商走私十分猖獗。这种状况与当时盛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是相悖的。英国政府一方面通过议会制定法律寻求保护,另一方面为迎接竞争和挑战,不断地通过改善生产组织方式、提高技艺来提高生产效率。

——摘编自张琼《从贸易逆差的视角看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经济因素》

材料二   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殖民者侵略和掠夺印度的主要工具。他们以暴行为基础进行赤裸裸的抢劫、征收高额土地税等,导致饥荒成为印度的“普遍现象”。1813年,由于英国资产阶级强烈反对,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此以后,英国工业品像洪水一样涌入印度,对印度的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书中指出,英国在印度“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又“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摘编自李纯武、严志梁等《简明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说明17~19世纪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方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后英国殖民侵略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今“的概念出现手18世纪末。当时人们对英国社会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变革产生了深刻印象,因而以"革命”一词加以表述。汤因比在论述工业革命的后果时讲道:“首先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人口更快地增长……其次我们注意到,农业人口相对地或绝对地减少。在工业中,最重要的现象则是,由于机器的发明,工厂制代替了家庭手工业制度。”可见,最初研究工业革命的学者,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化,并且认为“这些变化……是突然的和猛烈的。一些伟大的发明都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总之,这一批人把工业革命看成英国经济发展的飞跃,是明显的转折。

——摘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社会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变革被称为工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本土棉纺织业起步晚,早期从印度输入大量棉纺织品。在早期的印英贸易中,棉纺织品是主要的出口商品。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棉纺织品产量飞速提高,印度棉纺织品成为英国扩大棉纺织品市场的障碍。英国利用殖民统治的便利,从印度大量掠夺棉纺织业的血液——棉花,导致印度本土棉花大部分输往英国,本土棉纺织业原料供应不足。……英国在印度大规模建立种植园,强制雇佣当地人,使部分劳动力被挤占。……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鼓励本国棉纺织品销往印度,为了抢占市场,不惜补贴出口。……近代早期,为掠夺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强占市场,占有先机,英国资本家开始在印度开办工厂……它们牢牢控制英国市场,挤压印度近代民族工业。

——摘编自杜金骑《18-19世纪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探究》

材料二   18601月底,曼彻斯特商会的成员聚集在该市市政厅举行年会。在当时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聚集的这68人中,最显要的当属棉花贸易商和棉产品制造商。在过去的80年里,这些人把周围的农村地区整合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囊括农业、商业和工业生产的全球性网络枢纽。……他们站在一个世界性帝国——棉花帝国的中心。他们统治的工厂里,有成千上万的工人操作着巨大的纺织机和轰鸣的动力织布机。他们从美洲奴隶种植园获取棉花原料,再将其工厂产品贩卖到世界各地最偏远的角落去。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印英棉纺织贸易中印度地位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棉花帝国中心的原因及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