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两代时期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当中华常国驱连传教士、封闭国门,陶醉于“十全式功”之时,欧亚大陆的远西端,新兴的资本主义呼唤来工业革命。瓦特发明的双向运动蒸汽机,使得欧洲人获得一盖“阿拉丁神灯”。产业革命催化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农业社会的中国也在幼难逸。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入了一个规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古代文化概论》

材料二   中国连续不断的道德堕落、政局不稳以及经济恶化,为复辟皇权的反复企图和外国的侵略提供了条件。在更广闻的范围内,欧洲的战争暴露了令人非常钦美的西方文明所固有的弱点,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随即废除沙皇在俄的特权。则为中国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仿佛这些划时代的事件尚且不够一样,巴黎和会决定把以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给子日本,而不是公正地归还中国。在这些事件和决议的综合影响下,中国的思想与政治气候突然改变儒家化了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宰地位被彻底粉碎了。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危机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和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共同特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本土棉纺织业起步晚,早期从印度输入大量棉纺织品。在早期的印英贸易中,棉纺织品是主要的出口商品。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棉纺织品产量飞速提高,印度棉纺织品成为英国扩大棉纺织品市场的障碍。英国利用殖民统治的便利,从印度大量掠夺棉纺织业的血液——棉花,导致印度本土棉花大部分输往英国,本土棉纺织业原料供应不足。……英国在印度大规模建立种植园,强制雇佣当地人,使部分劳动力被挤占。……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鼓励本国棉纺织品销往印度,为了抢占市场,不惜补贴出口。……近代早期,为掠夺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强占市场,占有先机,英国资本家开始在印度开办工厂……它们牢牢控制英国市场,挤压印度近代民族工业。

——摘编自杜金骑《18-19世纪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探究》

材料二   18601月底,曼彻斯特商会的成员聚集在该市市政厅举行年会。在当时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聚集的这68人中,最显要的当属棉花贸易商和棉产品制造商。在过去的80年里,这些人把周围的农村地区整合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囊括农业、商业和工业生产的全球性网络枢纽。……他们站在一个世界性帝国——棉花帝国的中心。他们统治的工厂里,有成千上万的工人操作着巨大的纺织机和轰鸣的动力织布机。他们从美洲奴隶种植园获取棉花原料,再将其工厂产品贩卖到世界各地最偏远的角落去。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印英棉纺织贸易中印度地位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棉花帝国中心的原因及其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政治经济活动的演进和变化都有周期性.一百年作为时代跨度上的一个“长周期”,国际政治和经济局势将难以避免地出现重大变革。回顾近现代世界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是“世纪之变。当这样的大变局开始出现,其影响将是长期和深远的。并必将带来全球权力、财富和利益分配结构的重大变化。这对时处大变局时代的每一个国家和世界来说,都是“危”与“机”同生共存的时刻,也是深化国际格局和体系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性时刻。纵观历史上的多次大变局,均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出现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但首先在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方面的突破。工业化进程是国家间力量在分配最普遍、最根本的途径。工业化进程开启的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带来了国家间力量对比的新变化、产生了国际权力结构的新变局。这是“大变局”的本质动力。

——摘编自朱锋《“百年大变局”的决定性因素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请你对19~-20世纪的世界“大变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学术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喜爱表为部分学者观点。

序号

作者

观点

赵晓兰

工业革命改变了“女性在家庭当中的屈从的地位”。

孙炳辉

工业革命变革社会生产关系,破除了陈腐观念习俗,保证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

朱玉龙

工业革命引领的机器发明与生产推动了制造技艺的提升,也直接导致了欧洲管乐器的改良。

钱乘旦

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倒贵族地主阶级工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

管佩韦

正是这最残酷的压榨成就了最彻底的革命精神,最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无数无产阶级在苦难中得到集中和锻炼,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王同彤

一是以工业资产阶级为主体,努力在框架内进行上层议会改革……一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以集会斗争为主要形式,走下层激进路线,试图获得权利……

李金展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社会变革……给画家在思想领域、生活环境、绘画题材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带来的诸多影响与转变,从而促成这一时期英国绘画的缤纷世界。

马缨

大工业扩大了女工的活动范围与社会圈子,锻炼了她们各方面的能力,在工厂这样集体劳作的环境中,女工们的政治眼界得到了开阔,女工在工会等维护自己利益的各种活动中接受锻炼和考验,不断成长和成熟起来。

材料二1842年,英国废除了自1774年以来的机器出口禁令;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取消农业进口保护性关税;1849年,实行了将近200年的《航海法》被终止;1860年,英国单方面取消贸易和关税上的所有限制……英国在1850—1870年间,棉纺织品出口的价值和数量均增长了大约150%。同时,英国钢铁的产量占欧洲产量的份额从1838—1842年的54.2%上升到1851—1862年的58.5%。……大约从19世纪70—80年代开始,英国形成了“从美国和德国进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对外出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的工业贸易结构。英国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有很大的欺骗性。

——摘编自邓久根、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1)对材料一中的观点进行归类,并分别概括其研究的角度。(要求:写出序号即可,研究角度指向明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外贸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1860年间,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5%,而同期的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84%。这一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不断有新的国家加入国际贸易的行列,导致了这一时期国际贸易领的急剧增长。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由欧美工业国家经济的巨大增长推动的。…伴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落后地区作为工业回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此外,铁路线在各大洲的廷仲,港口的开发和建设,商船位和航线的增加,都成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宋则行等《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在许多学者看来,这种经济全球化已经是谁也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它就必然要被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之中,中国也不例外。所以,对于中国来说,与其被动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还不如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摘绵自【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梳理19世纪末以来的历史脉络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40年—1900年德国铁路里程(公里)

年份1840年1850年1860年1870年1890年1900年
里程4695585611089188764286951678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德国铁路建设开始起步,多以私人投资为主。40年代初,德国的245辆蒸汽机车中只有38辆产自国内,在德国的劳动人口中工厂工人还不到劳动人口的3%。1850年3月,普鲁士政府颁布“赎免法”,无偿废除了20种封建义务,到50年代末绝大多数农民获得了自由。由于德国铁路的投资回报利润相当高,19世纪60年代,政府开始大规模投资该项事业,普鲁士铁路占到整个里程数的61%,从而控制了全德铁路网的运营。1861年,德国的机器制造厂已增加到了300家,机器制造业工人已达98000人。70年代后,德国积极利用新的发明,对原来旧有的铁路线进行电气化改造。到20世纪初,德国的铁路线长度和增幅相对缩小,但以国家为主的铁路建设的纯投资额,增幅仍然在每十年一倍以上,主要是增加军事需要的铁路建设。

——摘编自《现代化视域下的19世纪德国铁路建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铁路里程持续增长的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021-06-16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学者马丁·威纳在《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一书中指出“反工业文化”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社会的贫富分化、城市化带来的脏乱差等,这引起了人们对工业化的批判;另一方面是由于英国的贵族制度和贵族精神影响,企业家及其继承者漠视生产创造,追求绅士生活,进取精神衰退。还有学者指出,政治社会变革也是造成英国企业家精神衰退的重要因素。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的工会组织日益强大,垄断了劳动力供给,挑战雇主对其雇员的传统权力。此外,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越来越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崛起的工党更是凭借其政治权力,抑制了自由企业精神。在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看来,英国未能适应新形势,是因为其企业家有着广阔的帝国市场,仍能从旧的投资中获得充足利润,对海外传统产品市场的依赖,使英国企业家安享其成,竞争精神衰退。

——摘编自郭继兰《企业家精神与英国经济兴衰》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的蓬勃发展不仅引发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促进了人口就业结构与地域分布的重大变迁,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德意志帝国在1871年仅有8个人口超过10万的大城市,到1910年则飙升至48个。另外,1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人口之和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从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情况看,德国城市增长呈现出巨大差异性,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工业发达的莱茵、威斯特法伦、西里西亚、萨克森等地区。在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技术革命的助推下,柏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合并了周边的施潘道、克罗伊茨贝格等城市,建立了新型工业区。据统计,1880~1900年柏林在行政区变更后人口增加了766518人,增长率高达68%,其中行政区并入的人口为490425人,约占柏林人口的26%.

——摘编自徐继承《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高速城市化与公共卫生危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企业家精神衰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可可、烟草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布匹、香料的交易量也大增。意大利各城市的商业地位被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普所排挤。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增加了3倍……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材料二   明代后期,白银货币化促使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大的白银需求国,直接影响了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世界贸易。……一个首先建立在白银世界性运动基础之上,以白银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世界经济体系雏形产生了。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三角贸易相比,19世纪晚期世界贸易的基本特点。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以前,并不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渐次展开,英国展露出一个现代世界第一强国的面目。世界史上曾有这样的时刻,用不拘字眼的话可将英国描述为:世上唯一的工厂、唯一的大规模进出口国、唯一的货运国、唯一的帝国主义者、几乎唯一的外国投资方,而且也是世界唯一的海军强权、唯一拥有真正世界政策的国家。

材料二 到1870年,“世界工厂”仅仅拥有世界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蒸汽动カ,生产了远不足世界一半的钢铁。到19世纪80年代,即便在以前占主导的生产行业,英国的相对落也不难看出;到19世纪90年代初,在钢铁这一工业化关键商品的生产中,美国和德国双双超过英国。从此往后,英国仅为一组工业强国中的一个,不再是工业化的领头。事实上,在工业列强中,英国的地位最为疲弱,而且显出最明显的相对衰落的迹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自埃里克霍布斯绝姆《工业与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期英国“相对衰落”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资本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大工业国工人的不断过剩,大大促进了国外移民的流动和把国外变成殖民地、变成宗主国的原料产地的想法。因此,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马克思指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摘编自曾庆伟《两种“中心一边缘”理论:世界市场与经济世界》

材料二   无产阶级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展开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最初,他们的斗争常常是破坏机器、捣毁工厂。后来他们逐渐认识到,失业和贫困的根源不在于机器的使用,而在于资本家的剥削和压榨。于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水平逐渐提高到新的层面——通过罢工、起义等斗争方式迫使资本家提高工人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宪章运动就是这些斗争中很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宪章运动在当时没有取得成功。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1848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诞生并传播开来。

——摘编自《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8年诞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并分析这一理论产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