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1701年、1720年,英国两次通过棉布法案,禁止印度棉纺织品输入,但收效甚微——仅仅让走私愈演愈烈。1814至1828年,印度出口英国的布匹骤降2/3,而英国纺织品对印度的出口量则增长逾5倍。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英国
A.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C.加剧了对殖民地的掠夺D.受益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2 . 1870年英国《教育法》规定,5~12岁的男孩和女孩必须接受全日制教育,使女子初等教育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之后,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了正规教育;女子教育的功能不再是为了培养贤妻良母,而是为了让女性能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A.民众观念的不断更新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D.近代学校教育的改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1814年,史蒂芬森研制出世界第一辆蒸汽机车。
1825年,史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在从斯托克顿到达灵顿的铁路上。时速为15英里。
1830年,通过股票集资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开通,兴起了民间投资的热潮。
18401842年,英国议会通过两项铁路管制法案,以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1845年,伦敦—西北铁路线上最快列车平均时速达到37英里。
1890年,英国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32000公里。
1876年,英国人擅自修建吴淞铁路,后被清政府赎回并拆除。
1881年,清政府修建的唐胥铁路通车,但是用马拉列车。第二年才改用蒸汽机车牵引。
甲午战后,列强争夺中国路权,到1904年,1万多公里路权先后落入西方列强之手。
1909年,由清政府投资的中国人第一条自主修建的京张铁路开通。
1927193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先后修建了浙赣铁路、江南铁路铁路等干支线共长约3600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国家投入巨资,加快铁路建设。2000年前后,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亚洲第一。
上表是中英两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大事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2-02-08更新 | 248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九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积极鼓励接纳外来移民;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强制实行文化测验的移民法,规定凡年满16岁而不能阅读英文或其他语种文字的外国人,均不许进入美国。这一变化源于美国
A.转嫁危机的需要B.意识形态的偏见
C.种族歧视被消除D.工业化发展要求
6 . 《工业革命史》这样描述1840的曼彻斯特:“滚滚的浓烟从各工厂的巨大烟囱里冲出,空气中弥漫着异样的味道,不少地方令人作呕。”而一位旅居于此的埃及人则在其回忆录中说:“它们(浓烟)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为普通民众带来了希望,(这)让我感到无比兴奋,相比之下,我的家乡要落后的多得多。”这表明
A.历史研究难以形成定论B.史书记载更加准确可信
C.当事人的回忆接近史实D.视角不同影响历史结论
7 . 1879年,因爱迪生制造了第只实用的白炽电灯泡,而引起了输电、配电、直流电变交流电、高压变低压等系列技术与设备的发明和改进。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造了第一座商业火力发电站。1889年,生产电灯、发电机和传送电缆的分公司合并成爱迪生通用电力公司。这表明当时
A.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B.英国完全丧失世界工业优势地位
C.能源革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D.科技进步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8 . 约翰是19世纪中期英国伦敦的一家经营规模较大纺织厂的老板,在当时他不可能
A.利用汽船运输货物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D.远销其产品到世界
2021-11-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世界贸易的发展不断推动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1400~1800年)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后,新的商品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大米、香料、布匹等的交易量也大增。欧洲人还取得了许多新的渔场、林场。由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舶来品还使一些新的工业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廉价金银的大量流入使欧洲人能够消费至少1/5的金银用于装饰,生产金银质的花边、布料、刺绣品、首饰,金银加工工业得到发展。……欧洲的各种商品,主要是手工业产品也大量倾销到东方沿海国家、东非、美洲,流入北亚。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三角贸易(奴隶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摘编自萧国亮《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22%8%13%10%
191315%11%13%8%4%

——根据【德】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材料四   世界市场的形成在16世纪早期。世界市场形成以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它就不断地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延伸和发展。从18世纪最后的30年到19世纪初,欧洲国家和美国先后进行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生产,这对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张幼文、金芳著《世界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00~1800年期间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和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摧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
观点二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材料二   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1-06-09更新 | 6209次组卷 | 4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