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英国人口为280万,到1600年,全国人口则增加到400万。其中,城市人口的增幅更加显著。1550年以来,全球气候下降显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而在生铁量产之前的英国主要利用木料来建造船只,其中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

材料二   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三   到1885年,美国洛克菲勒的标准油公司已在美国国内建立了牢固的垄断统治,并把它的70%的产品远销到国外,它占有了英国煤油销售市场的三分之二。英国商人塞缪尔于1896年成立了石油公司,为了避免被标准石油公司吞并,与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合并成立了皇家荷兰/壳牌集团。同时,在英国的殖民地缅甸也发现了石油,苏格兰商人组成了伯马石油公司开采,但是缅甸的石油产量还不到世界总量的1%。当时石油的主要用途是炼制成煤油作为照明的燃料,它在经济上的重要性还远没有像后来那样发展起来。

——摘编自江文娟《略论英国石油工业的早期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英国“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能源转型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后期英国石油能源生产和使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极星报》是英国宪章派的机关报,该报每份售价4.5便士,对于工人读者来说价格并不便宜,但是它出版后很快发展成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工人报纸。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章运动受到各阶层广泛拥护B.无产阶级对自身权益的关注
C.工业革命极大提升了教育水平D.宪章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2024-03-06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创新部)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研究英国妇女状况的权威人士艾维·平奇贝克认为19世纪英国北方地区的妇女,“在40年代与别处同一阶级的女性相比,要聪明敏锐得多。”这主要说明英国(     
A.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了妇女地位B.妇女阶层出现了严重的阶级分化
C.工厂劳动丰富了妇女的人生体验D.北方的妇女学历水平远高于别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70年代,大学在德国被允许独立发展,并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如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社会上流行“背上行装,上阿廷根(德国著名大学)!”德国对大学的重视(     
A.开启了科技转化为生产的进程B.提升了德国民众的科学素养
C.使德国工业赢得欧洲主导地位D.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基础地位
2024·广东深圳·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原棉自美国进口。经济史学者罗斯托曾感叹,“美国为自己在南方建立了一种传统社会,这个社会是兰开夏郡的附属品,以后则是英格兰纺织厂的附属品”。他意在说明(     
A.国际产业链分工不平等B.英国强迫美国成为原料产地
C.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D.南北战争造成美国贸易亏损
2024-02-29更新 | 524次组卷 | 1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西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反映了(       
19世纪英国议会立法和改革情况(部分)
1813年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独占权,任何英商可自由进入印度市场。
1832年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
1846年废除《谷物法》,取消农业进口保护性关税。
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
1900年通过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
A.工业化推动世界贸易迅速发展B.工业资产阶级掌握立法权力
C.技术进步改善了工人生活水平D.生产方式转变推动社会变革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50年以来,全球气候下降显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中期英国出现能源危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后英国能源转型的影响。
8 .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与北美之间的制成品贸易情况。这说明当时(     
(单位:100 万美元)

向北美出口从北美进口
1899年1913 年1899 年1913年
英国320540290360
欧洲大陆340620280560
总计6601160570920
A.欧洲大陆均势格局被打破B.工业化促使贸易失衡加剧
C.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根源D.传统霸权仍占据优势地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4年以来的几十年中,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实际上,这两种表面矛盾的趋势是互相加强的。全球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导致了西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正以加速度扩散。但是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扩散削弱了1914年之前似乎不可侵犯的西方的全球霸权。诸殖民地民族正在有选择地采纳西方文明来对西方进行更有效的抵抗。因此,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说明1763年到1914年欧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显著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这一历史结论的史实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发展中心具有生成、发展与衰落的生命周期,从而导致世界发展中心的转移。世界发展中心形成于古代亚洲,近代以来转移到欧洲和北美,目前出现向亚洲太平洋回归的新趋势,并形成其新特征。

——摘编自金泓汎、全毅《世界发展中心转移与亚太发展中心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世界中心的变化,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