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以“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为课题展开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1〜1839年英国农村地区的死亡率约为18.2‰,而城市则高达26.2‰,尤其是新兴的工业城镇死亡率更高。1831〜1841年间,伯明翰每千人的死亡率从14.6上升到27.2,曼彻斯特从30.2上升为33.8

——摘编自赵秀芬《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发展与国家权力》

材料二1832年,曼彻斯特棉纺织家詹姆斯菲利普凯出版了《曼彻斯特棉纺织厂工人阶级的道德和身体状况》一书,认为劳工阶层集中居住的这些贫民窟则成为疾病流行的中心。很多工厂的空间里充满灰尘、湿热与有毒气体。

——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

材料三 英国查德成克被认为是“公共卫生观念之父,,和英国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1843年发表了《英国劳动人口环境卫生状况调查报告》,认为环境卫生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事关全社会每一个人。从1844年开始,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向社会宣传倡导公共卫生的观念,并且成立了一些机构,如促进清洁协会、城市卫生健康协会等群众卫生组织。1848年,议会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同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卫生机构——中央卫生署。1875年,英国议会通过《公共卫生法》,标志着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开始建立。政府在各城市建立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并拆除贫民窟建筑,改善工人住房。政府对公共卫生的管理逐渐放弃自由放任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干预,这对20世纪以后英国实施福利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


(1)围绕课题,研究材料一可得出什么结论?并指出其运用的研究方法。
(2)材料二是从什么视角进行课题研究的?
(3)依据材料三,归纳推动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的因素。
(4)通过本课题研究,谈谈你的收获。
2 . 下表是1805—1842年英国城市和乡村刑事犯罪人数和案件类型的统计数据。根据数据可知,这一时期
1805年1815年1825年1835年1842年
刑事
犯罪
被捕
人数
英格兰和威尔士4605起7898起14437起20731起31309起
赫里福德郡
(乡村地区)
2109起3580起4405起5699起6032起
侵财类案件所占比例13.3%34.6%47.9%59.4%67.3%
A.传统城市管理机制的失范B.工业化造成道德水平滑坡
C.贫富分化导致了经济犯罪D.城市化成为高犯罪的温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中,学生学习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清规是首要的任务。在10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大城镇中出现私立的写作和算学学校,教授阅读、写作、商业代数和簿记,学生大多是工匠和商贩的孩子。教皇、皇帝或国王给很多大学颁发特许状,给予大学及其学生以某些特权,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学拥有司法权。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教育是最高等级的教育,全社会人口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这种教育,而能够最终完成学业得到学位的人更少。

——摘编自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涌现了许多为普通人开设的技术学校和大学学院。在伦敦技术学校中,周工资劳动者占全体学生数的2/3。这些学校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宗旨,着眼于学科的有用性。19世纪初,议会开始颁布工厂法,强制儿童实施教育。1839年,议会拨款20000英磅作为初等教育的经费。1841年,英国男子识字人数占67.3%,1851年达69.3%,同期,女子识字人数从51.1%上升到54.8%。

——摘编自潘迎华《英国近代教育与工业化关系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欧洲教育的局限性及其所蕴含的积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教育的显著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一、二,归纳教育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2023-06-27更新 | 9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186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食品掺假法》,法令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先例”,即“保护消费者免遭钱财损失和身体伤害是政府应尽的职责”。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禁止销售任何添加了可能对健康有毒或有害物质的食品。这些法律的颁布
A.杜绝了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行为B.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国家重视
C.解决了生产者造假制劣的违法问题D.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和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维多利亚晚期(1870~1914年),英国女性的服饰不再以突出纤细的腰身为主要特点,运动休闲套装逐渐流行开来。如家庭教师、商店店员这样的职业女性为工作之便,都会选择简约大方的休闲套装。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纺织技术的进步B.工业革命的发展C.启蒙运动的兴起D.审美意识的提高
7 . 19世纪初期,棉花通过传统动力驱动的水运需要花费36个小时才能从利物浦到达曼彻斯特,若是遇到运河的繁忙期,耗时远远超过从美国新奥尔良到达英国利物浦。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倡议下,两地之间的铁路于1830年正式通车,由于使用史蒂芬森设计的“火箭号”机车作牵引动力,数十倍地提高了运行速度。这表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B.交通运输变革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方式
C.西方国家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D.对外贸易活跃提高了城市的发展速度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16世纪英国的儿童读物大多为礼节手册和训诫书,旨在用基督教教义教导孩子。18世纪后期,英国涌现了一批专为儿童创作的作家,他们往往将儿童文学作为教育儿童的手段,以期将儿童培养成符合成人理想的人,因而作品往往是寓含道德训诫的故事,说教性强。19世纪,在道德训诫故事的基础上,丰富多样、极具趣味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量出现。

19世纪英国儿童文学代表作品

类别主要作品塑造的儿童形象
童话类《金河王》《公主与妖魔》《北风的背后》《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勤劳、勇敢、善良、诚实
苦难类《水孩子》《流浪儿》《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贫困、孤苦无依
探险类《捕鲸者彼得》《远在南美的大草原》《金银岛》勇于冒险、追求财富
知识、科幻类《蜡烛的故事》《时间旅行机》《摩若博士岛》《星际战争》热衷科学、追求真理
幻想类《爱丽丝漫游奇境》《荒诞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富于想象、滑稽怪诞

——摘编自钟雅璇《论十九世纪英国儿童文学的人文关怀与游戏精神》

概括19世纪英国儿童文学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024-06-14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世界市场经历了狭隘封闭的市场、区域联合的市场以及全球市场这三个发展阶段。推动第三个阶段到来的主要动力是(       
A.海外殖民探险的兴起B.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特权贸易公司的成立
10 . 19世纪中期,英国的外贸政策悄然发生了逆转,从保护主义转向了自由贸易,并沿着这一方向大踏步地前进。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是
A.殖民扩张的需要B.海外贸易的拓展
C.资产阶级的要求D.工业革命的完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