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虽然19世纪后期的英国有不少发明,但蒸汽时代的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依然居于主流。到19世纪末,英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主要背景是(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经济侵略的利器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
C.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程度不断加深D.宗教改革宣扬了勤俭节约的伦理观
2023-09-01更新 | 295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832-1886年,伦敦因大量排放生活污水,导致4次大规模霍乱流行,仅1849年一次就死亡14000人。在1873—1892年间,伦敦相继发生多次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这表明
A.圈地运动加快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B.工业革命激化了资本主义阶级矛盾
C.宪章运动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D.工业文明发展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
23-24高三上·山东威海·期末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遗产是指建筑群与机器、工场和工厂、矿山与处理提炼、能源、交通等具有历史、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遗址。它起源于1950年代英国的“工业考古”。1975年,欧美等国开始关注工业遗产的保护。1995年以来,工业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以下为截止到2010年世界工业遗产的统计情况。

材料一   世界工业遗产登录时间分布图

材料二   世界工业遗产各洲产业分布表

——摘编自崔卫华《世界工业遗产的地理、产业分布及价值特征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工业遗产的时空及产业分布特征,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2024-02-08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3-24高三上·河北秦皇岛·期中
4 . 三次科技革命中涌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材料二1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触摸开关,芝加哥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

——摘编自[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

材料三 1960年,日本政府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计划实施中,通过积极采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到1970年,日本人均个人收入年增长率实现了翻番。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比重加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纺织业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机器的广泛使用”得益于什么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良?
(2)根据材料二,“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电灯的发明者是谁?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电脑”与计算机网络连接成国际互联网,从而推动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结合以上材料,概括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2023-12-08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动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环节之一,但它的推广却经历了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明19世纪早期;手纺机纺纱工组织有序,而且愿意就工资问题,或者是为保护他们对工作安排、进入条件等的控制而发动大罢工。1824年在海德发生了一次大罢江,直接推动了自动纺纱机的发明。1825年,曼彻斯特工程师理查德·罗伯茨发明了自动纺纱机。1851519日,他在向英国止议院特别委员会作证时说:“因为海德纺纱工人罢工的缘故,我造出了自动纺纱机。这场罢工持续了3个月,当时,为了能够让纺纱机自动运转,一整个棉纺业的代表团都在亲自等候;他们要求我将注意力转向纺纱。”

材料二   威慑1834年,爱德华·塔弗内写道:“自动纺纱机现在正迅速被投入使用,有其优势,最大的优点是,它已不再任由工人摆布。几年以后,卖力干活的纺纱工人联合体有什么样的蠢行,又受到了怎样的压迫,都将被湮没在历史深处。”

安装自动纺纱机的方案使纺纱工人面临威胁,棉纺业的雇主威廉·格雷厄姆给议会委员会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例   

议会提问雇主回答
您是否知晓,有哪家棉纺厂由于工人联合的缘故,老板们正关掉旧机器,引入自动纺纱机?我们自己正在着手进行。
您会怎么做?会将我们每一台纺纱机都纳入。我们有几台纺纱机,适合女工使用。我们不知道是否能让他们适应自动纺纱机,如果可以,我们甚至会撵走女工,引入那些自动纺纱机。
这对您聘用的男工人数有什么影响?大概只有22人。
占多少比例?我们会解雇所有的纺纱工人,所有赚取过高工资的男性都会被解雇。

材料三   结局理查德·罗伯茨的成就立即受到了同时代人的赞誉。《曼彻斯特广告商报》谈到,当时的“成功……如此关键,甚至连那些熟悉这位发明家非凡才能的人都感到震惊。”但自动纺纱机的实际情况是,我们拥有了一个设备,并且对它寄予厚望,但它主要扩散到占行业总产出份额很小的生产过程(粗纱)中,50年之后才在该行业的产出中占据主导地位。

棉纺织业的相对工资(约1850年)。   

手工纺纱机自动纺纱机
纺纱工或看护人3530
大接头工1512
中接头工10_____
小接头工567
总收入65~6649

——以上材料均据【挪威】克丽斯廷·布鲁兰等《重说工业革命的经济史》

(1)马克思认为,自动纺纱机的发明“开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纪元”。如把材料一、二作为论证这一结论的证据,应该如何使用?
(2)说明材料三从哪些角度反映了自动纺纱机扩散推广缓慢的原因。
(3)英国自动纺纱机的缓慢扩散发展历程,为我们重新认识工业化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历史启示?
2023-05-28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江南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时期,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苏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苏州的繁华带来了奢侈消费的风尚.使它成为当时的时尚之都,邻近的地区纷起仿效,奢侈消费风尚逐渐弥漫于苏松杭嘉湖诸府所属各县各市镇,并通过频繁往返于各地的商人为媒介,很快向各地散播。在奢侈性消费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王公贵族和上层士绅。他们集特权和财富于一身,成为晚明奢侈商业的最大受益者,并在权力的庇护下,抢占商机,与此同时,商人通过与士大夫相结交攀附,逐渐跻身士绅之列。这一潮流催生出晚明乃至整个帝制晚期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那就是绅商,这个阶层将权力与财富相结合,成为明清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士大夫热衷于奢侈商业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可谓利弊兼有,而绅商形成的另一途径,即由商入仕,则可帮助我们解读何以中国商人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阶级意识。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等

材料二   18世纪以来,英国消费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预示着现代社会给人类所带来的物质进步和精神愉悦。各种奢侈品如茶、咖啡饮品、食糖、郁金香、衣帽、珠宝、银质盘碟、精致家具以及其他新潮商品充斥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领域。一种感官和精神上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也被前所未有的刺激起来,弥漫着整个英国社会。17 世纪末到19世纪初,奢侈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不断由贵族阶层下移到富有的中产阶级及社会下层。由于奢侈品多是与人们追求优雅、精致以及愉悦生活方式分不开的,所以奢侈消费追求直接刺激了奢侈行业的发展。18 世纪英国奢侈品制造业有丝绸行业、陶瓷工业,甚至到制鞋业、帽子业以及马车制造业等。18 世纪英国最有名的两个金属制品中心是伯明翰和谢菲尔德,伯明翰以五金制品和小玩意闻名欧洲,谢菲尔德以刀叉制品闻名,其中伯明翰制造的各种工业品在欧洲和美洲市场深深烙上了“英国制造”的特性。

——摘编自曹瑞臣《论海外奢侈品消费对近代英国社会的推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以来督侈消费风尚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明时期与近代英国暂侈风尚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出现这些不同的原因。
2022-11-04更新 | 519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