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实际上,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同时它也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有关,反过来,它又促使欧美一些其他国家也先后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英国的传统羊毛手工工场受到旧的传统、老的行会行规等限制,阻碍了新技术的发展,相较之下,新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更适合率先采用机器生产。英国90%以上的机器都是英国人自己发明制造的,而汽船、净棉机等美国的发明也很快被引进来。随着机器的大量投入使用,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得到确立,与之相关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也发展起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经常在饥寒交迫中忍受煎熬的人民开始看到了苦难尽头的曙光。但是,英国的工业革命与政治革命交织,引发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的同时,也使得社会日益分裂、贫富悬殊、物欲横流等问题出现,在闪闪发光的金钱面前,一切都黯然失色。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英国工人运动一直是以手工业工人为主力军,随着大工业的起步,直到宪章运动后期,这一状况才发生改变。1811年,英国卢德运动开始形成高潮,其工人斗争起源于经济目的,他们的破坏行为不受任何系统理论思想的指导,完全是对机器大生产的下意识反抗,且是一种分散的个人行为。1832年议会改革后,各工业团体成立“全国各行业总工会”,成为与国家议会并存的“产业议院”,之后英国工人阶级的大规模发动——宪章运动开始了。宪章运动中人民宪章六原则——男性普选、平均选区等,所具有的鲜明的政治色彩不言自明。而到了19世纪后半叶,一系列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政党建立起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等崭新思想理论的影响下,英国工人运动展现出新的面貌。

——摘编自郭春生《试论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工人运动的变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

——摘编自【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以上材料选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名作《双城记》,作者以辩证法视角概括了一个矛盾交织的时代。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选取某一时空范围,仿照材料视角拟定一个标题,予以论述。(标题示例:盛世与危机——3世纪的罗马。要求:标题包括选取时空的基本信息,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3 .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一   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跨入现代城市社会时,英国的“鲁滨孙”们各显神通,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业社会中去,全神贯注地发展生产,追求利润,而对周围的世界——城市和环境等无暇顾及。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这样描写曼彻斯特:只要哪里还空得下一个角落,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哪里还有一个多余的出口,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来把它堵住。”城市的迅速扩展,人口的急剧膨胀,迫使人们追求单位面积土地的最大利用价值,由此出现了大批联排式、大杂院式及“背靠背”式房屋。英国城市改革家埃德温.查德韦克在描述当时的状况时说,“在我国的某些城市里竟如此缺乏市政管理,以致清洁方面之糟,几乎和……一支无纪律的军队不相上下”。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的城市环境建设分为两个阶段:40年代以前是起步阶段,主要由自治市、改善委员会和教区委员会从事路政、照明、沟渠等专项改造,工作重点在市中心和通衢大道。不过这个阶段的城市环境改造是局部的,缺乏全面的考虑和总体规划,比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新的盥洗室常常会将污水排放到工人家庭的供水处。从40年代起,城市环境问题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广泛关注,中央颁布各种条例,责成地方当局担负起更多的职责,处理城市的自来水、下水道、垃圾和建筑问题,以改善城市的卫生状况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陆伟芳、余大庆《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特点。
2022-07-08更新 | 19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中生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时期非洲遭受的殖民灾难最为深重。对刚果实施残暴统治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辩护说:“我们唯一的纲领是让国家在士气和物质上得到重生”,这一辩词在西方具有普遍代表性。1902年,英国学者霍布森批评说:“帝国主义的最大危险在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它已习惯于这种(利他主义)自我欺骗,从而丧失自我批评的能力。”“帝国主义的当前趋势正在向这个方向(战争)发展,作为反作用力其后果可能是西方国家的衰败和西方文明的崩溃。”

——摘编自[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

材料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艾德礼(1945-1951年英国首相):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伊梅斯(英国最后一位印度总督的助手):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同意印度独立)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主要原因,并说明霍布森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种观点的区别。试从国际形势角度说明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原因。
2022-02-26更新 | 735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之前,利物浦只是一个小渔村。1688年后,英国的海外贸易进入持续发展时期,各地的商品、原料源源不断流入利物浦,比如棉花、糖、烟草、咖啡、木材等,各种制成品也经此运销欧洲大陆或殖民地。英法七年战争后,英国控制了奴隶贸易的主导权,贩奴船把利物浦和非洲、新大陆联接在一起,带来了它的繁荣,使之成为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海港城市。18世纪末,利物浦人口增长了几十倍,在以利物浦为中心半径200公里的区域内,集中了全国大约60%的重工业。这一区域也成为英国大中城市最集中的地区。

——摘编自张金鹏《大西洋国际贸易与利物浦的城市近代化》

材料二 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主题

主题

战争与革命

国际秩序从无序走向有序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改革

从两极走向多极化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物浦城市兴起的背景,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2)选取材料二中的任一主题,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主题,表述清楚,逻辑严密。)
2022-07-0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体育发展与时代变迁】

材料一   早期的奥林匹克赛会是以神灵的庆典为中心,是泛希腊各城邦、各民族共同参与的一场关于人的体力、耐力、能力和意志的竞赛。赛会形成的时代属于《荷马史诗》所歌颂的英雄时代,勇敢为第一美德,荣誉为最高奖赏。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邦制时代,希腊人在社会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由此,围绕奥林匹克竞技会发生了一场关于德、智、体、美关系,人的身心培养,以及体育与城邦关系的大辩论。

——摘编自陈村富《古希腊奥林匹克赛会考》

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前,英国普通民众只能在旅馆、酒馆等场所进行斗鸡、打牌、掷骰子等活动,在乡村或城镇开阔街头上演足球、板球、斗狗等冲撞激烈的运动;上层阶级则因其财富和权力关系,租借场地,用来进行狩猎、网球、赛马、钓鱼等活动。这些传统体育比赛充满混乱与无序,各类斗兽运动血腥残忍,被称为“残暴的娱乐”。从18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英国经济扩张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体育开始兴起,残忍的斗兽运动逐渐受到限制或衰落。19世纪,随着铁路的修建,人们的出行、物资的大规模流动更加方便,广大工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也打破了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垄断,现代体育运动逐渐扩散至英国整个社会。

——摘编自杨松《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帝国传播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围绕奥林匹克竞技会的大辩论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传统体育的特点,并分析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变的历史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