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英国历史上的图书馆,用户需要支付费用,要求图书馆降格到“贫民阶层”的呼声与日俱增。1850 年,经过改革派和激进派议员的努力,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应当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政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教育、休闲的需求B.英国议会的立法保障
C.工人阶级文化水平提升D.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2 . 从西方的历史和文化来看,欧洲人对于黑夜的负面和否定性态度是一贯的、延续的,黑夜就是魔鬼、阴谋的同义语。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习俗和自然、年龄和性别昼和夜的界限被摧毁了,出现了轮班工作和“三班制”劳动方式。这种变化取决于
A.政府的大力干预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手工工场的普及D.欧洲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工业革命前,英国海滨城市主要是英国贵族和乡绅度假娱乐的地方;19世纪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和工人开始到海滨城市享受新鲜空气。这些城市修建了大量的休闲设施,如剧院、咖啡屋等,价格昂贵的温泉浴场成为富人的首选。这一变化体现出工业革命(     
A.促进了城市化逐步提升B.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推动了休闲方式商业化D.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________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
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1)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2)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
社会阶级结构产生重大变化
(1)________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2)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社会生活大变化
(1)以________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3)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4)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人口增加明显。
社会问题凸现: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世界面貌
(1)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向世界各地扩张。
2022-08-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5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社会在安于现状中停滞不前,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命运几乎是父辈的翻版,与自己的奋斗并无多少必然联系;18世纪时这种状态被打破,社会各阶层都加入到追求财富的行列中,他们认为凭借努力可以过和自己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甚至可以成为高不可攀的贵族。这一变化反映出(       
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动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共识
C.经济发展影响了文化价值追求D.民主政治冲击传统社会秩序
2022-05-10更新 | 1047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873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球运动成本的降低,英国温菲尔德少校在古典网球的基础上,设计了“草地网球”,被认为是现代网球诞生的标志。至此,网球由一种贵族运动向大众性运动转变。这一变化
A.源于工业革命的推动B.体现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C.推动体育技能的提高D.反映社会贫富差距的缩小
7 . 19世纪30年代,在拥有蒸汽动力和水力动力的英国纺织厂中,8-12岁的儿童有20558人,12-13岁的有35867人,13-18岁的有108208人;而在兰开斯特郡的棉纺织厂每有100个男工就有103个女工。这可以用于说明(     
A.英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男性和女性社会关系平等
C.工人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D.资产阶级追求利益最大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维多利亚晚期(1870~1914年),英国女性的服饰不再以突出纤细的腰身为主要特点,运动休闲套装逐渐流行开来。如家庭教师、商店店员这样的职业女性为工作之便,都会选择简约大方的休闲套装。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纺织技术的进步B.工业革命的发展C.启蒙运动的兴起D.审美意识的提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处于封建鼎盛时期的葡萄牙冲在各国殖民扩张的最前列,其工商业基础十分薄弱,封建王权占统治地位,但却垄断了东方贸易。1572~1581年,荷兰资产阶级领导了独立战争,独立后的荷兰随即开始了海外殖民掠夺,巨额的殖民掠夺财富转化为资本积累,资本市场日趋繁荣,荷兰成为欧洲的经济领袖。它的威力主要建立在商业霸权之上,偏重商业资本发展的路径使荷兰到18世纪时国运衰落。17世纪下半期,英国从荷兰手中夺取了海上霸权。到18世纪最后30余年,英国率先开始了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最终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回顾西欧这两个世纪的历史可知,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决定的社会结构先于制度变迁并决定制度变迁。

——摘编自潘悦《16~18世纪西欧诸国的经济兴衰与制度变迁》

材料二   在18世纪欧洲内部变化过程中,比较清晰的一点大概就是西欧与东欧状况的明显差异。在通向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秩序的变化、政治结构的革新等方面,18世纪无疑是西欧开始掌握主导权的分水岭。在发生明显变化的西欧,也是以西北欧,尤其是以英国和法国为先。在欧洲整体的分工体系中,通过将自己定位为向商业和工业发达、人口持续增长的西欧提供粮食的地区,东欧寻求到了新的出路。

——摘编自【日】森谷公俊等著《兴亡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6~18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崛起的首要条件,并以英国这一时期的史实为例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决定的社会结构先于制度变迁并决定制度变迁”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无疑是西欧开始掌握主导权的分水岭”的原因和影响。
10 . 根据一份19世纪40年代的记录,当时英国工人吃的主要是面包,偶尔有少量肉类。到1880年,普通英国工人家庭日常食物增加了果酱、人造黄油、蛋类、咖啡、牛奶、可可,来自澳洲、美洲的航运冻肉等丰富了英国工人的餐桌。上述变化源于
A.贫富差距的缩小B.福利制度的完善C.工业革命的开展D.宪章运动的推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