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这说明工业革命(     
A.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导致了贫富分化
C.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造成了环境污染
2 . 19世纪60年代,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用铝质餐具来宴请最尊贵的客人,至于那些二等客人,就只能用黄金的刀叉来凑合。到了19世纪末,化学家发现了能够大量、廉价提炼铝的方法。铝被做成抛弃式铝箔,用来包三明治、带剩菜,用完就丢。这主要说明(     
A.铝的价格一度超过黄金B.科技突破影响社会生活
C.全新原料被发现和使用D.市场需求推动技术革命
2023-06-28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冲破了区域性的限制,从而消除了各地区饮食内容的差别,打破了食物原料的短缺状况,改变了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形成了营养饮食和科学饮食的新观念;使饮食更讲究食品质量与文化品味。新航路的开辟,使饮食礼仪进一步规范化,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饮食消费文化。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二 19世纪前期,英国环境恶化、卫生状况糟糕、食品掺假等社会问题突出。1847年,英国素食者协会成立,在协会的指导下一股素食主义风潮兴起,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协会的会员主要是工人阶级。协会的分会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南部的城市。针对工人阶级贫穷、时间匮乏,营养不良的特点,协会制作了一些宣传素食廉价、快捷、有益于健康的小册子等。协会还不断翻新素食的做法,发明了很多新的菜式,人们蔬菜消费的比例大为提升。至19世纪晚期素食者餐厅与咖啡馆遍布了整个英国。

——摘编自王钰峰《19世纪英国素食主义运动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饮食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素食主义风潮的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饮食变化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1801—1861年工农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1801年1811年1821年1831年1841年1851年1861年

产值

比重

农业

34

37

30

28

24

21

19

工业

28

27

34

37

39

40

41

就业

比重

农业

35.9

33

28.4

24.6

22.7

21.7

18.7

工业

29.7

30.2

38.4

40.8

40.5

42.9

43.6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6-04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8 世界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中,学生学习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清规是首要的任务。在10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大城镇中出现私立的写作和算学学校,教授阅读、写作、商业代数和簿记,学生大多是工匠和商贩的孩子。教皇、皇帝或国王给很多大学颁发特许状,给予大学及其学生以某些特权,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学拥有司法权。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教育是最高等级的教育,全社会人口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这种教育,而能够最终完成学业得到学位的人更少。

——摘编自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涌现了许多为普通人开设的技术学校和大学学院。在伦敦技术学校中,周工资劳动者占全体学生数的2/3。这些学校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宗旨,着眼于学科的有用性。19世纪初,议会开始颁布工厂法,强制儿童实施教育。1839年,议会拨款20000英磅作为初等教育的经费。1841年,英国男子识字人数占67.3%,1851年达69.3%,同期,女子识字人数从51.1%上升到54.8%。

——摘编自潘迎华《英国近代教育与工业化关系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欧洲教育的局限性及其所蕴含的积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教育的显著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一、二,归纳教育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2023-06-27更新 | 92次组卷 | 6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8 世界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25年之前,英国严禁技工离开英国,重要的机器和零部件也被禁止出口。然而,1825年欧洲大陆上已经有至少2000名技术熟练的英国技工,而英国的设备也以合法的或非法的手段流到了国外。这一结果说明(     
A.英国民主政治完善B.凯恩斯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得到扩展D.欧洲一体化加快
2023-06-29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808年,一位英国人在印度孟买逛街时,惊讶地发现至少有一半的棉布出产于英国,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产的棉布还便宜,而作为原料的棉花来自于印度。这种现象能够说明(     
A.印度即将开启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英国推动印度产业升级D.跨国垄断企业开始出现
2022-09-04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指出:“在一个文明与商业化的社会里,要求公众更为注意的是一般普通老百姓的教育,而不是有钱有地位的人的教育”。该言论(     
A.体现了重商主义的本质特点B.强化国家对教育的干预
C.实现了英国教育的公平发展D.顺应了机器化生产需求
9 . 如图为19世纪工业社会中的妇女从事文书工作的场景。该场景反映了(     

A.妇女政治权利的保障B.女权运动的兴起
C.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D.男女平等的实现
2023-06-28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 . 19世纪,英国城市的人口开始向周边扩展,这种扩展是为了减轻污染和其他不卫生的现象。早期向郊区迁居的主要是富裕的企业家,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马车每日进城。到后来,普通工人也有条件住在郊区。这一变化直接得益于
A.出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B.城市环境污染逐渐加重
C.社会贫富分化不断缩小D.工业分布格局得到调整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