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6 道试题
1 . 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提出贫困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的支配,工资水平随人口的增减而变动。马尔萨斯的观点
A.意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支持增加人口数量
C.与马克思主义不谋而合D.体现工人阶级诉求
2022-06-04更新 | 96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汇编—专题11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2 . 19世纪初期是英国工业化的高潮阶段,这一时期劳资双方的对抗日益剧烈,面对劳工阶层的不满和反抗,政府曾采取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后来政府逐步抛弃家长制保护主义法规条令,既不做劳资冲突中弱势方的保护者,也不做劳资冲突的仲裁者。英国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劳资双方关系得到改善B.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3 . 18—19世纪中期,英国妇女状况发生了一系列改变。 各郡女孩子离家年龄逐渐降低,1700年是17岁,1855—1860年是14.9岁,她们在16—25岁期间竟然能够为自己积聚价值不菲的嫁妆。此外,到1866年还有1500名中产阶级妇女签名请愿,要求妇女选举权。这种状况(     
A.源于技术和产业的革命B.使妇女获得广泛的政治权力
C.影响产生早期启蒙思想D.体现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023-02-09更新 | 81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工资不断提高使英国人可购买更多东西。至该世纪晚期,英国人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最明显的表征可以在食品的消费上看到。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事实上,当时工人不仅能买得起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可以买一些一个世纪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

——据【英】罗杰·奥斯本《钢铁、蒸汽与资本:工业革命的起源》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者的家庭需求发生了剧烈转变,转而用信贷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美国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代替通过已赚取的收入来购买这些物品。消费者使用它们的同时,每个月需要支付一定的现金,这就降低了他们在其他商品上的消费数额。结果,消费者的耐用消费品购买年均上升了8.3%,几乎是1922年到1929年GDP和消费增长的2倍。到了1925年,75%的汽车、70%的家具、90%的钢琴、80%的留声机、80%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分期付款购得。

——摘编自【美】乔纳森·休斯等《美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工人食品消费水平提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20世纪20年代信贷消费的后果。
(3)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2022-08-30更新 | 2028次组卷 | 9卷引用:第09讲 从分散到整体——工业革命与全球联系的建立与发展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5 . 19世纪中期,英国一位正在替妻子补袜子的男人对来访的朋友说:“我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我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她早就成了家里的男人,我却成为女人了。”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冲击了旧有的家庭结构B.抬高了工人的就业门槛
C.改变了传统的等级观念D.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2022-02-02更新 | 1693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05讲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名校
6 . 19世纪上半叶,巴黎兴起一种全新的社交形式——俱乐部。1860年,登记在册的重要俱乐部有21家,1885年增加到73家。俱乐部不限制出身,成员逐渐从贵族变为商界人士、银行家、律师、知识分子等。这种社交形式的出现及发展(       
A.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B.反映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表明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D.改变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列《1754﹣1845年英国全国和兰开夏地区结婚青年男性识字率变化图》,对此论述正确的是(     

A.英国及兰开夏地区的识字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B.兰开夏地区的教育普及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C.当时教育文化的普及催生了近代科技的诞生
D.工业革命的开展提升了整体民众的文化水平
2023-05-28更新 | 77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1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世纪中期以后,欧美国家比较富有的男子的典型服装是西装外套、马甲,黑色、灰色或深蓝色的裤子,系深色领带或领结,穿浅色衬衣。而当时工人或农民多穿着结实又不妨碍工作的服装,如牛仔裤等。到了20世纪,西装逐渐成为工人、农民的日常服装,同时,牛仔裤等也成为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喜欢穿着的服装。这一变化表明欧美国家(       

A.工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B.贫富分化问题逐渐缓和
C.休闲实用成为服饰潮流D.社会政治经济得到发展
2023-04-10更新 | 823次组卷 | 14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15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9 . 乔纳森·布朗在《英格兰农业:1870-1947年农场调查》中列举了1871-1875年间至1894--1898年间各种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小麦51%,羊毛50%,土豆39%,荞麦39%,燕麦38%,猪肉33%,牛肉29%,黄油25%,羊肉25%,这一时期的英格兰农产品价格下降主要得益于(     
A.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B.城市的消费需求增大
C.农产品进口数量增加D.殖民地农业发展迅速
2023-02-08更新 | 778次组卷 | 8卷引用:选择题专练第33题近代世界(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按题号专项限时强化训练(全国卷·新教材)
10 . 19世纪的伦敦共爆发过四次大型的霍乱。某学者注意到,由某几家水务公司供水的地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他在1849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霍乱传播模式的文章中提出了水传播疾病的理论。由此可见,19世纪伦敦霍乱的流行(     
A.导致伦敦的城市人口急剧下降B.促进了传染病研究的跨区域合作
C.凸显了城市化急速发展的恶果D.是实现工业化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