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2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传记作家笔下的工匠精神描绘。据此可知,当时传记作家(     
要素内容传记的模式
思想基础个人主义杰出工匠的个人传记
价值取向创新对发明家型工匠的重视
工作方法实践、实验叙述工匠通过反复探索完成发明
工作态度勤奋、毅力讲述工匠克服困难完成发明的故事
A.客观记录了英国社会发展状况B.深受工业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C.致力于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D.同情工人阶级的不公正境遇
2 . 曼彻斯特的棉织工厂里,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的蜡烛,但是几乎完全没有通风设备。因此,在工厂里经常能够闻到人身上发出的汗臭味,以及机油、棉尘,还有夜晚蜡烛发出的恶浊气味。这可用来说明(     
A.工业生产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B.工业资产阶级缺乏人文关怀
C.受自然条件限制电力供应不足D.不断开拓国内市场成为必然
3 . 18世纪40年代的英国中低收入人群吃的主要是面包,肉类如牛羊肉和新鲜水果蔬菜等缺乏、营养不良,不及上层。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人普遍注重食物的营养,马铃薯的消费减少,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蔬菜消费增加,香蕉在城市穷人家庭中得到普及,咖啡和茶叶的消费量也增加了。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国内外市场得到不断扩大B.农业和工业结构得以有效调整
C.社会贫富差距已不断缩小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
2023-10-11更新 | 604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837年,维克多•雨果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描述他的旅途过程:“路边的花儿已经不是花儿了,成了斑点;所有的点都没有了,全部变成了条纹,在天际线上疯狂地跳着乱糟糟的舞蹈:不时地,一个影子、一个形状、一个妖怪。”雨果的描述可以反映(  )
A.交通运输方式革新B.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C.工业加重化工污染D.欧洲旅行观念改变
5 . 1879年,德国颁布《国家律师法》,取消了律师录用及从业限制,规定只要通过两次国家级考试的人都可从事律师业务。这使从事律师职业的门槛大大降低,德国法学院的毕业生们从事律师职业的热情逐渐高涨起来。可见,当时德国《国家律师法》的颁布(     
A.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契合了德意志统一的潮流
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D.开启了法制近代化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科技进步提高生活水平B.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
C.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D.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
2023-07-10更新 | 4380次组卷 | 3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19世纪初的欧洲城市街道一般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末已用砖、混凝土、沥青铺路;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益改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市政建设的进步B.工业化的持续推进
C.城市职能的快速发展D.市民生活需求提升
2023-07-03更新 | 577次组卷 | 1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28年,美国开始修筑首条铁路;1829年,美国自主设计的火车头“查尔斯好友号”获得成功;19世纪3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修筑铁路的高潮;1860年,美国铁路长度达到30626英里,已超过英国而居世界首位。这一时期美国的铁路交通建设(     
A.引领人类开始进入铁路时代B.实现了国内生产方式的统一
C.适应了机器大工业发展要求D.巩固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2023-06-14更新 | 460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世纪后期,从希腊神庙到拜占庭教堂的所有建筑风格,法国都有人模仿。“思想纯正”的建筑师们长期拒绝利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认为以埃菲尔为代表的这些人“不能妄称可以创造美”,尤其对1889年万国博览会之际出现的那座铁塔感到愤慨。这说明(     
A.技术进步改变民众生活B.工业文明孕育艺术创新
C.启蒙运动影响设计理念D.建筑风格固守历史传统
2023-06-14更新 | 4940次组卷 | 35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年)出现了以回归乡土为取向的乡土运动。其间乡土文学大行其道,传统乡村生活被想象成一种家庭和谱、生活悠然、亲近自然的“田园诗”。各地争相编撰乡土教程、乡土志,面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广泛传播。这反映了(     
A.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B.乡土文学思潮进一步发展
C.民族国家概念被普遍认同D.小农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