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8 道试题
1 . 19世纪初的欧洲城市街道一般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末已用砖、混凝土、沥青铺路;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益改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市政建设的进步B.工业化的持续推进
C.城市职能的快速发展D.市民生活需求提升
2023-07-03更新 | 576次组卷 | 12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选择题专练50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原棉自美国进口。经济史学者罗斯托曾感叹,“美国为自己在南方建立了一种传统社会,这个社会是兰开夏郡的附属品,以后则是英格兰纺织厂的附属品”。他意在说明(     
A.国际产业链分工不平等B.英国强迫美国成为原料产地
C.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D.南北战争造成美国贸易亏损
2024-02-29更新 | 539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3 . 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但很悠闲。现在,生活节奏变快了,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人们生活的准则。如1880年,英国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是史上第一次有国家采取了全国统一的时刻表,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反映了(     
A.人类生活会受到科技发展的制约B.时间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
C.城市化是人们生活节奏变化主因D.改变计时方式表明议会权力膨胀
4 . 如图是1841年至1910年进口鸦片所占中国总进口货物的比重变化(单位:%)示意图。由图中数据变化可推断
A.西方列强停止向中国输出鸦片B.列强扩大了对华的商品倾销
C.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D.中国成为了世界市场的中心
2022-05-30更新 | 1353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5 . 18世纪,现代板球运动在英国逐渐形成。进入19世纪,板球运动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哪里插着英国国旗,哪里就有板球运动”。印度的板球运动发展迅速,土著精英被吸纳为俱乐部成员,优秀的板球手还代表英国参加比赛。由此可见,板球运动的广泛传播主要是由于(     
A.体育运动走向商业化B.符合英国殖民扩张的需要
C.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适应国际交流的发展形势
2024-03-15更新 | 540次组卷 | 11卷引用:历史(新课标卷,12+3模式)(河南、山西、新疆、西藏、云南专用)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粮食产量获得较大增长,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但到了19世纪,英国却逐渐从粮食出口国转化为粮食进口国。到19世纪中期.进口粮食占了消费的六分之一以上。这反映了英国(          
A.对外贸易出现逆差B.技术革新未延伸到农业领域
C.经济的脆弱性显现D.工业革命引发经济结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870年(注:德国为1872年)到1913年的世界贸易占比变化(     

A.英国占据贸易垄断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C.德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D.世界贸易逐渐形成多中心的格局
2023-04-01更新 | 569次组卷 | 7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7近代世界-【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8 . 19世纪中叶以来,闽江上游的茶叶生产使福州成为“世界茶都”,厦门则是当时最大的契约劳工出洋中心。这体现了当时(       
A.中国传统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B.列强加紧对华的商品输出
C.国人积极加入全球劳动力市场D.世界市场国际分工的需要
2023-02-02更新 | 590次组卷 | 9卷引用:核心素养01唯物史观-【核心素养+增分题型】致胜2023年高考历史提分专项训练(新教材地区专用)
9 . 德国政治经济学之父李斯特在19世纪40年代多次说道:生机勃勃的工业是民族精神的一剂补药。对经济问题漫不经心是危险的——且不论和英国相比德国的经济很落后,而且德国人将远远落后于法国人和北美人,甚至远远落后于俄国人,这是一种明显堕落的状态,其前景足以将任何爱国者都吓得手足无措。这种观点旨在强调(     
A.德意志与其他国家有不可调和的矛盾B.德意志具备得天独厚的工业资源优势
C.通过推进经济一体化实现德意志统一D.发展工业经济以提升德意志民族认同
10 .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匹兹堡和华盛顿等城市一万多个单位的35万工人举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八小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B.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美国
C.工人阶级积极争取合法权益D.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