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材料一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后期的欧洲“中国热”


材料二   18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



问题
(1)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后期欧洲为何会出现“中国热”?
(2)比较材料一、二,18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有何变化?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欧洲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变化。
2022-11-3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周练历史试题(7)
2 . 瓜分世界

观察《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除日本和美国外,这一时期从事殖民活动的国家主要是洲国家;被殖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洲、洲、大洋洲和洲
(2)从图例看,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主要有哪些方式?
(3)根据图中信息,你认为该地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简述你的理由。
(4)结合史实,简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1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合格考)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成为商业国之前,与大陆国家相比,不值一……直到大约18世纪中期,一批心灵手巧、有创造力、但彼此并无明显联系的人们在王国各地出现,极大而成功地推动了一切工业部门,获得了财富与繁荣的硕果。

——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工程师的生活》(1859 年)


(1)材料一中的“人们”是指哪类人?他们有怎样的财富观。

材料二   当普通英国人被愚弄欺诈,失去原有财……(富人)夺走他们的古朴乡村生活,代之以向他们许诺开始的和平与商业的黄金时……强迫他们进入工厂并沦为现代工资奴隶,一直使穷人确信这就是通向财富与文明的唯一道路。

——英国作家G·K.切斯特顿《世界出了什么问题?》(1910年)


(2)材料二中“他们”和“富人”分别是指哪类人?这两类人分别有怎样的财富观?

材料三   19世纪)英国追求利润并得到利润,一切都变成利润。城市有了可图利的秽物,可图利的烟雾,可图利的贫民窟,可图利的混乱,可图利的无知,可图利的绝望。迈达斯(注:古希腊神话人物,贪恋财富,能手点成金)的诅咒降于这个社会;降于它的一切生活和普遍思想,降于它从农业时代转变到工业时代所采取的决定性的和浮躁的步骤。

——英国历史学家 约翰·劳伦斯和芭芭拉·哈蒙德《城镇劳工》(1919 年)


(3)材料三可与上述哪则材料相佐证?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陈述你眼中英国人的财富观,并从证据的角度说明理由
2021-05-0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4 . 史事的面相

某教师为学生作有关“工业革命”的专题讲座首先,教师出示史料一: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反杜林论》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教师提问:根据史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的面相。
学生回答:        

接着,教师出示了史料二:

“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教师提问:通过这则追加的史料,还可以看到“工业革命”的哪一面相?
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又出示了史料三:

“城市的这一边住着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18051859)《英国及爱尔兰游记》


(3)教师提问:这则史料可与上述哪则史料相佐证?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        
(4)教师启发:综合上述材料,陈述你眼中“工业革命”的面相,并从论证的角度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        
2021-05-03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