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将分散在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探究,并借助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领域相关课程内容
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科学
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
私人海上贸易
海洋知识
气象知识
地图绘制
政治制度
综合国力
商品经济
风力
罗盘
造船技术
晚清民国时期火车、铁路、轮
船、汽车等交通工
具与设施的引入
传统交通路线的
改变
绘图技术现代化
地球知识的更新
民主与科学的建设蒸汽机
传动装置
钢铁冶炼
大航海时代新航路开辟
海外殖民地
奴隶贸易
地球知识的更新
地图绘制
交通路线
文化传播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追求商业利润
造船技术与
航海技术
风力
工业革命火车、轮船、汽车
的发明与使用
交通路线的丰富
和扩展
自然资源的开发
与消耗
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科技也是生产力
蒸汽机
传动装置
钢铁冶炼
电力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依据材料并结合各学科知识,从表中任选一例,以历史学科方法为主。融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释。(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12-14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是由很多股力量竞争或竞合前进的,一个时期并非只有一个调子,而是像一首交响曲,有很多调子同时在前行。我们书写历史,往往只着重当时的主调,而忽略了它还有一些副调、潜流,跟着主调同时并进、互相竞合、互相影响,像一束向前无限延伸的“纤维丛”。如果忽略了这些同时竞争的副调、潜流,我们并不能真正了解当时的主流。

——摘编自王泛森《执拗的低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的某一历史时期,自拟论题,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3-29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从近代重商主义学说以来,西方经济学大约经历了六次大的“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次:1776年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亚当·斯密力主实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三次: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从而形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第四次:20世纪50年代货币学派。该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短期内,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产量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第六次: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在批评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着重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主张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自行加以调节,最终使经济达到自然率的水准。

——摘编自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点明确,阐述史实准确,论述表达清晰。)
4 . 研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   1769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经济适用性。

1814年,史蒂芬孙制成第一台蒸汽机车。

1830年,利物浦(当时最大的港口城市)——曼彻斯特(当时的纺织业之都)铁路通车,1831年该铁路运输总收入达50万英镑,获利颇丰。

1836年,英国铁路里程已达724千米(美国为2036千米),这些铁路将主要工业区连成一体,成为“经济大动脉”。

20世纪初,德国制造出大功率电力机车。

1914年前,世界铁路里程达110万千米;英、美、德、法等国先后建成全国的铁路网,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1964年,世界第一条   高速铁路通车仪式在日本东京站举行,由此引发欧洲国家建设高速铁路的高潮。

材料解读:①②反映了19世纪前期蒸汽机车出现后英国通过铁路逐步将主要工业区连成一体;③④反映了20世纪初电力机车出现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网,为新一轮工业化奠定了基础;⑤反映了高速铁路在日本的出现及欧洲国家的快速跟进。

材料阐述了火车这一交通工具的更新及铁路对工业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题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6-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