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也有文献将其称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在《辞海》中被定义为:“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产业革命”,最早出现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此文将英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定义为“产业革命”。1984年,钱学森在《科学技术讲座》的演讲上将产业革命定义为“生产体系在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方面的飞跃变化。它是因为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飞跃”。由此可见,《辞海》中有关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涵义与产业革命的定义几乎相同,即工业革命不仅使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而且还将扩散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引发其他众多产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并促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摘编自田露露韩超《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演进、趋势研判与中国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及其影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 . 马克思的革命观

材料一   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认为,革命具有自然意义,体现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对人自身的改造,革命是人们“改变世界”的一切实践活动。

材料二   1815年以前约30年期间,发生了两次“革命”。一次与法国有关,主要是政治性的,涉及政府组织、公共权力和权威、法律、个人权利以及社会各阶级的法律地位等。另一次“革命”主要是经济性的,涉及财富产生、制造技术、资本的形成以及消费者销售产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关于革命的观点。
(2)结合材料二中两次“革命”的表述及相关史实,对“马克思关于革命的观点”加以阐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从近代重商主义学说以来,西方经济学大约经历了六次大的“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次:1776年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亚当·斯密力主实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三次: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从而形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第四次:20世纪50年代货币学派。该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短期内,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产量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第六次: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在批评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着重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主张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自行加以调节,最终使经济达到自然率的水准。

——摘编自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点明确,阐述史实准确,论述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年读鲁迅书,对一篇题为《拿破仑与隋那》的短文留下深刻印象。有感于人们熟知并崇拜拿破仑、成吉思汗一类战功显赫者,却冷淡甚至无视牛痘接种发明人隋那,鲁迅愤然指出:"杀人者在毁坏世界,救人者在修补它,而炮灰资格的诸公,却总在恭维杀人者。”这番激烈的说议,自然不能视作评价拿破仑、成吉思汗的科学论断,因为在这些军事奇才"杀人"、"毁坏"背后,自有推动历史前进的功勋在。鲁迅这篇短文别有一些警世意义:它犀利地针砭了一种不公正的现象——那些大有益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往往被人们享用却不为人们纪念,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以至昔之历史如梁任公所批评的:“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降替,虽名为国史,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此种旧史必须改弦更张,以“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的新史取代之。而新史的基本内容之一应是昭显推动人类“运动进步”的一系列科技发明和发现。这既是还历史以公道,更是为着让今人和后人铭记、效法、光大昔贤的创造。应当说,直至今日,在我们的书店、书摊、电视、电影中,翻来覆去铺陈的仍然多是帝王家谱、宫闱秘事、争权阴谋,而隋那之类发明发现者依旧形末音微,难以引人注意

——摘编自冯天瑜《发明发现——创造性思维的奇葩》


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与科技革命战争或剧变新世界格局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据【美国】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整理

提取如表中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表为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部分重大事件。

年代事件
14世纪吕贝克建立呢绒手工工场
1492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1602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1764珍妮纺纱机问世
1771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
1776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
1851伦敦举办世界博览会
1857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866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9美孚石油控制了全美90%的石油产业
1914非洲大陆只剩下利比里亚与埃塞俄比亚两个独立国家
1933罗斯福断政开始
1936凯恩斯创立宏观鳋济学
1945世界第一台通用计算机问世

——据齐涛《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等


请提取三则相关联的史料信息,运用恰当的时间尺度,自拟一个主题,重构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要求:史料关联准确,时间尺度恰当,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年份内容主要作用
1847英国议会通过《河道法令》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的水源
1848英国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
1855英国议会颁布《首都管理法案》《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负责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
1875英国会议再次通过《公共卫生法》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覆盖面广、内容相当完善,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系统建立
1876英国议会颁布《河流污染防治条例》在水资源污染防治方面,又有长足进展
1878英国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条件》英国建立起完备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内容应包括背景、内容分析和作用阐述,条理清楚,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非洲亚洲美洲
1500年以前
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几十个商站;西班牙将其变成了殖民地西班牙已将除巴西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殖民侵略活动,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殖民者侵入非洲欧洲列强完全占领拉丁美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进行阶段划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划分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从古至今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商人和商业资本作为推动世界日益发展的主角活跃在世界各地,通过错综复杂的“人与物的结合”而形成的网络,从始至终都在引领世界的历史进程。以“交换”作为基石的“商业史观”,为考察世界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世界史有了更多的发现。以往的关于世界史的日本教科书一般将资本主义经济大体分为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但如今,很多学者都主张要在这两者的后面加上数字资本。不过,数字资本是以覆盖全球的网络空间的确立为前提的,与其说它是在产业资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如将其视为商业资本发展的新现象。既然如此,就可以将商业资本的发展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以欧亚大陆为舞台的漫长的陆上发展阶段;二是         以后以大西洋和印度洋为中心的海上发展阶段;三是      以后依托产业资本发展起来的制造业阶段;四是商业资本依托         、证券化、数字化再度兴起的阶段。

——【日】宫崎正胜著《商业与文明》,2022年8月第一版《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材料内容并对后三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
2023-05-23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第一次阶段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1814年,史蒂芬森研制出世界第一辆蒸汽机车。
1825年,史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在从斯托克顿到达灵顿的铁路上。时速为15英里。
1830年,通过股票集资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开通,兴起了民间投资的热潮。
18401842年,英国议会通过两项铁路管制法案,以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1845年,伦敦—西北铁路线上最快列车平均时速达到37英里。
1890年,英国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32000公里。
1876年,英国人擅自修建吴淞铁路,后被清政府赎回并拆除。
1881年,清政府修建的唐胥铁路通车,但是用马拉列车。第二年才改用蒸汽机车牵引。
甲午战后,列强争夺中国路权,到1904年,1万多公里路权先后落入西方列强之手。
1909年,由清政府投资的中国人第一条自主修建的京张铁路开通。
1927193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先后修建了浙赣铁路、江南铁路铁路等干支线共长约3600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国家投入巨资,加快铁路建设。2000年前后,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亚洲第一。
上表是中英两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大事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2-02-08更新 | 260次组卷 | 8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