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地带”

1870年以后的40年里,并非仅仅是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个中心存在于欧洲的某一区域。因为当时的确有两个欧洲:一个内部地带和一个外部地带。内部地带包括大不列颠、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北部以及奥地利帝国西部某些地区。欧洲海外移民区的某些区域,特别是内战之后的美国,也属于这一地带。

外部地带包括大半个爱尔兰、伊比利亚半岛和意大利半岛的大部分,还有位于当时德国、波希米亚和奥地利等国本土东面的整个东欧。许多欧洲人海外移民区,比如说拉丁美洲和美国农耕地区,也可认为在当时是属于外部地带。

欧洲人世界之外还分布着一个第三地带,即广袤无际的亚洲和非洲大陆。除了正在现代化的日本以外,从欧洲的标准或文化假设来看,它们全都是“落后的”;并且注定要在1870年以后那半个世纪之内严重依附于欧洲或被欧洲殖民化。187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大都可以写成为这三个地带之间关系的经历。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作者对“文明地带”的划分。
2024-03-26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自【日】宫崎正胜《简明世界经济史》

阅读材料,任选角度,独立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工业革命中普通劳工生活水平”的问题,在20世纪英国历史学界曾引发一场激烈而持久的争论。1929年,克拉潘的《现代英国经济史(第一卷)》出版,书中提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劳工生活标准在实际工资、居住条件等方面都有所改善,以往“工人阶级的一切一切都每况愈下”的观念是缺乏实证性依据的。哈蒙德提出反驳:更多更好的食品与衣物代替不了工业化对生活质量的破坏。3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争论,并在五六十年代达到最高峰,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个对阵营垒。

乐观派悲观派
劳工的生活标准并没有因为工业革命而恶化,并从1820年左右不断得到明显改善。工业革命开始后,劳工的生活标准不断恶化,而且工业化本身即是导致恶化的重要原因。
生活标准指的是“物质生活条件”,是一些可量化的物质性指标,如货币工资、实际工资、物价水平、消费品结构等。生活标准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即生活的“质”的方面。“财富的大部分明显是劳工自己的劳动成果,却又以同样明显的方式落到了雇主的手中,用心理学的观点看,这种现象在人们的感觉中十分酷似生活水平的下降”。
“改善”是一种一般趋势,是整个劳工阶层的平均状况。用实际工资的平均值来说明劳工的生活标准没有意义,因为它忽略了各地区和行业之间、熟练技术工人和占大部分比例的非技术工人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
经济的持续增长必将带来生活标准的普遍改善。尽管工业革命期间人均产出不断增长,但收入分配的比例却不利于劳动阶级。

——摘编自徐滨《英国工业革命中劳工生活标准的争论与辩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 对材料中的观点(整体, 任意派别、学者, 或任意一点均可) 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予以说明。(要求: 看法具体明确,不能简单重复材料中的观点, 说明须史论结合, 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欧洲重大历史事件(部分)简表

时间

事件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示威游行,最后发展为武装起义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1861年俄国实行了农奴制改革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1882年意大利与德国、奥匈帝国签订《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确立“有效占领”原则
根据19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完整,条理清晰。)
2024·福建·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

                                                                 图3

注:图中的社会革命在以上国家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国家统一。

——据杨中凯等《近代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整理

图1、图2所示资料能否用于探讨世界专利中心的转移?说明理由。
2024-03-21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西方学者绘制的一幅历史地图,包含了多种历史信息。

提取地图中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3-21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1000-1870年世界GDP的结构(单位:百分比)

年代1000150018201870
西欧8.717.923.633.6
西方殖民地0.70.51.910.2
东欧和原苏联地区4.65.98.811.7
日本2.73.13.02.3
亚洲(不含日本)67.662.156.236.0
拉丁美洲3.92.92.02.5
非洲11.87.44.53.7
全世界100.0100.0100.0100.0

公元1000-1870年世界人均GDP水平(单位:1990年国际元)

年代1000150018201870
西欧40077412321974
西方殖民地40040012012431
东欧与原苏联地区400483667917
日本425500669737
亚洲(不含日本)450572575543
拉丁美洲400416665698
非洲416400418444
世界435565667867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以上材料能够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多种趋势和现象,指出其中两种趋势或现象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经济趋势或现象,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19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四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9世纪—20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史观”的倡导者巴勒克拉夫主张,历史研究者应“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建立“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代都有领导该时代历史潮流的力量,即中心。历史上也的确存在过“欧洲中心”或者“欧美中心”。但是“欧洲中心”的存在,并不等于非欧洲中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不存在。在研究“中心”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时,也应该研究非中心国家和地区对历史潮流的回应,或它们如何创造历史,不应该排斥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明和历史贡献。

——摘编自李世安《全球化与全球史观》


围绕材料,请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2024-03-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洛平许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录自尤瑟夫·凯西斯《资本之都》目录(部分)


根据上述目录中不同章节间的逻辑关联,独立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2024-03-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