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2023-05-01更新 | 181次组卷 | 9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高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2022-09-28更新 | 1019次组卷 | 9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统计,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48%,而城市人口占52%。同期,法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国、俄国和意大利的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的城市化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一些“巨大的村庄”。材料说明(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B.英国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
C.法、美两国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三国D.德、俄、意三国尚未开始工业革命
2022-08-30更新 | 199次组卷 | 21卷引用:【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4月初复习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
信息文化技术
(造纸、印刷)
电讯技术
(电报、电话)
信息技术
(互联网、人工智能)
能源水能、风能热能、电能核能、清洁能源
运输帆船、马车、轿子铁路、轮船、飞机宇宙飞船、空间站
人体传统医学现代医学生命科学、再生技术
需求层次生存性需求社会性需求发展性需求

——摘编自何传启《新科技革命的预测和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这一主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2022-06-01更新 | 99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安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亩。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
7 . 下面是英国不同时期就业人口比重示意图。由此可知,英国
A.在欧美国家中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社会关系领域发生了重大改变
C.城市的经济力量和作用逐渐增强
D.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8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20世纪以来,英国倾力治污,使伦敦的天空从滚滚毒雾到重现蓝天白云。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借鉴。

材料一(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

——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三(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快乐的英格兰”时期英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特征。比较材料一、二,结合史实说明,工业革命使英国在政治、经济的近代化道路上发生了什么重大意义的“变革”?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2020-10-1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B卷)
9 . 如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完全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B.两次工业革命中美法的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
C.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和殖民霸主D.英国能略占优势的重要原因是殖民地广阔
2020-10-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泰晤士报》(TheTime)是英国的一张综合性全国发行的日报,她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既是一部近代传媒发展史,也是部社会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元旦,创始人是曾经因诽谤罪而入狱16个月的约翰.沃尔寺。《泰晤士报》最先将新闻视角延伸至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这为《泰晤士报》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与此同时,报纸发行量十分可观,这也使得当时该报的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的收入非常可观。

1803年沃尔特儿子小沃尔特接手《泰晤士报》,他除了坚持不再接受政府补贴外,在技术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全面改革……到1847年小沃尔特去世时,《泰晤士报》的发行量超过了伦敦其他大报发行量的总和。

第三任发行人约翰,沃尔特任职后,以《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为代表的“便士报”,对《泰晤士报》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终于在1908年,拥有《每日邮报》和《每日镜报》等多家报业的北岩报团取得了《泰晤士报》所有权,并加以革新,使之重有起色。

……1966年,《泰晤士报》出售给了大出版商罗伊.汤姆森。也正是在这一年,《泰晤士报》开始在报纸的第一版刊登新闻报道(在此之前,《泰晤士报》的第一版一般主要刊登小型的奢侈品广告,对象为英国的富人阶级)。这时的《泰晤士报》已经不堪重负。

1981年,从澳大利亚办一份小报起家,后控制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多家报刊、电台的新闻巨头鲁伯特,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了《泰晤士报》。随后进行改革,主要包括对新的采访和传播技术的采用以及引入了更加高效的管理系统,采用当时电脑排版和激光照排印刷技术……社会新闻体育、音乐和文学等内容也明显增加,目的在于适应青少年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

——据百度词条信息整理


(1)结合19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及世界形势的发展潮流,猜想下《泰晤士报》第二任发行人小沃尔特可能进行了哪些革新,使得该报发行量剧增。
(2)结合《泰晤士报》的发展历程,说明《泰晤士报》也是一部“社会发展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