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8世纪以前,英国非沿海地带的百姓很难吃到新鲜的鱼。进入19世纪后,蒸汽火车的速度让鱼的价格便宜下来,土豆成为英国重要的廉价主食之一,两者结合的炸鱼薯条迅速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大众美食。这反映了英国
A.社会购买能力持续降低B.原料供应决定市场价格
C.交通发展影响饮食结构D.交通工程建设领先世界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阅读中成长的英国1819世纪是英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的社会变革中,民众阅读扮演着重要角色。

材料一   英国部分地区成年男性识字率(%)统计表

地区
年代
乡村城镇
约克郡东区内地
西部
班冉斯牛津北安普顿金斯林布里
斯托
诺丁汉
175417626448717474626661
179918046764717775676967
183118377065748274707878

材料二   在最早的记录中,女性订阅杂志者比例不足5%。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女性订阅杂志者的数量和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到1770年上升到10%左右,17791780年已超过16%。同一时期,慈善办学机构举办免费学校,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帮助贫困阶级子女摆脱了文盲命运。

——摘编自陈宇《近代英国民众的读写能力研究》

材料三   (在英国)我常常碰到一些穿着褴褛不堪的粗布夹克的工人。他们显示出自己对地质学、天文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比某些有教养的德国资产者还要多。阅读最新的哲学、政治和诗歌方面最杰出的著作的几乎完全是工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对18~19世纪英国民众的阅读状况加以阐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技术通过扩散对霸权的兴衰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荷兰、英国,还是美国,技术扩散都在其崛起阶段提供了主要的推动力,并为之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霸权兴衰更迭的不同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175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时代,更是建立在众多他国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一时期,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先进技术大量涌进英国,并被整合与补充,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在权鼎盛阶段往往会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如英国),这种政策有助于推动霸权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支撑霸权国家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导致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的扩散,导致潜在的党争对手从技术扩救中获利。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

——据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等整理

材料二 民族国家的出现,技术扩散逐步受到国家的主导。英国造船业的兴起,是从模仿荷兰的先进造船技术开始的。特别是在1688年荷兰总督威廉就任英国国王后,大力鼓励荷兰熟练工人去英国工作,进一步加速了造船技术向英国的扩散。1790年,英国的“叛国者”——塞尔斯莱特将英国新式纺纱机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与相关知识熟记于心后移民到美国,并在美国成功仿制出新式纺纱机,成为美国近代棉纺工业的先驱。

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一定的技术转移给东道国的中间品供应商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技术,甚至为之提供工人的技术培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技术通过进口对进口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较大的正效应。

——摘编自赵朝龙《近代霸权兴衰与护持的技术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在霸权兴衰更迭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不同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现代不同时期国际技术扩散的基本路径并分析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
4 . 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富人和穷人身高差距表(单位:cm),下表可以印证
前工业化时期工业革命时期
富人174.0178.2
穷人168.5176.0
差别3%1%

A.资产阶级减轻对工人的剥削B.工业革命缩小了贫富差距
C.工业革命改善了民众的生活D.英国福利政策的成效显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贸易的发展不断推动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1400~1800年)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后,新的商品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大米、香料、布匹等的交易量也大增。欧洲人还取得了许多新的渔场、林场。由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舶来品还使一些新的工业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廉价金银的大量流入使欧洲人能够消费至少1/5的金银用于装饰,生产金银质的花边、布料、刺绣品、首饰,金银加工工业得到发展。……欧洲的各种商品,主要是手工业产品也大量倾销到东方沿海国家、东非、美洲,流入北亚。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三角贸易(奴隶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摘编自萧国亮《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22%8%13%10%
191315%11%13%8%4%

——根据【德】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材料四   世界市场的形成在16世纪早期。世界市场形成以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它就不断地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延伸和发展。从18世纪最后的30年到19世纪初,欧洲国家和美国先后进行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生产,这对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张幼文、金芳著《世界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00~1800年期间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和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6 . 在19世纪的英国,人们普遍认为那些在工业革命中发家致富的工业家们大多数是“自我塑造之人”。据学者统计发现,资本家的出身大多是中等阶层或者至少是下层社会的中层,但也有部分工匠经过努力最终转化为资本家。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A.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掩盖了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
C.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D.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2021-06-01更新 | 1904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19世纪上半期,人数较多的手工业工人与中产阶级合作。中产阶级通过宗教、教育、道德改革影响工人阶级。恩格斯说:“工厂主们,尤其是大工厂主们渐渐感染了一种新精神,他们学会了如何化解危机”。因此19世纪中后期英国到处充满和谐和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反映了英国(     
A.经济发展和政治治理效果显著B.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C.宪章运动的经济目标基本达成D.阶级力量和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前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法国、比利时的工业革命也正在深入发展。从19世纪40年代起,俄国首先在棉纺业中采用机器,建立工厂。60年代前俄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在60-80年代,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加速。采用机器的大工厂在轻工业各部门中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场。……俄国的许多大型企业从一开始创建便为外国银行家所操纵,到90年代,俄国对外国资本的依赖进一步加重,外资总额约占俄国全部资本的1/2.机器设备大部分从外国引进,主要来自英国。俄国轻工业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发展迅速,重工业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迟缓。交通运输业较为落后,全国铁路网到90年代末才基本建成。在个别地区和行业中长期保存着农奴制企业的残余。加之俄国文化教育落后,国民文化水平和工人的劳动素质比较差,所以,俄国的工业生产效率虽比工业革命前有大幅度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与直到工业革命后期交通运输业才发生革命变革的英、法两国不同,在德国工业革命中,以铁路建筑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革命处于领先地位。19世纪30年代中期,当工业革命刚刚起步时,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富尔特-纽伦堡铁路便建成通车了。到1872年,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公里,超过了法国和英国。大规模的铁路修建给予采矿、冶金、煤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推动,促使德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从18481875年,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始终领先于消费资料的生产,由此德国迅速建立起雄厚的工业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政府还重视发挥智力作用,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发电机、电炉、内燃发动机、电车、合成染料等系列重大发明。到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德国工业革命进程与俄国的不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资本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大工业国工人的不断过剩,大大促进了国外移民的流动和把国外变成殖民地、变成宗主国的原料产地的想法。因此,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马克思指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摘编自曾庆伟《两种“中心一边缘”理论:世界市场与经济世界》

材料二   无产阶级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展开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最初,他们的斗争常常是破坏机器、捣毁工厂。后来他们逐渐认识到,失业和贫困的根源不在于机器的使用,而在于资本家的剥削和压榨。于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水平逐渐提高到新的层面——通过罢工、起义等斗争方式迫使资本家提高工人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宪章运动就是这些斗争中很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宪章运动在当时没有取得成功。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1848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诞生并传播开来。

——摘编自《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8年诞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并分析这一理论产生的原因。
10 . 观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英国社会新现象(如下图所示)。该现象表明,英国
A.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B.生产管理由分散趋向集中
C.政府为工厂提供了技术支持D.生产力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2021-05-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